山东金正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700
摘要:对于建筑行业来讲,混凝土施工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行业研究的重点,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来,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大部分因素来源于混凝土质量的缺陷。为此,作为相应建筑工程,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就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不断改进,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土木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1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特征
1.1方便操作
在开展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时候,无论使用哪种技术措施都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以及规范来开展,如此能够提升工程总体质量。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工作流程比较简单,方便进行操作,在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并且需要参考比例需求来进行合理的配置,增强对于实际情况的研究和探讨,正确搭配施工材料,增强对于养护工作以及浇筑工作的控制,这样也可以提升整体的施工效率。
1.2对于施工材料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开展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有着较高的需求,材料质量和总体施工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施工作业时期,需要确保材料质量达标,不然就难以达到施工标准,而且会影响到施工效率。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需要增强对于应用材料的重视,选择施工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比较厂家的材料质量和价格等,确保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材料。
1.3连续性操作
在开展浇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保障浇筑的连续性,如此能够提升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周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不过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因为连续性施工会使得机械设施产生损耗的情况,因此在施工作业之前需要检查各种机械装置,若有问题,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来应对。不仅如此,也需要正确检查各种施工机械,使其可以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2.1水泥原材料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泥原材料的强度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其性能也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性能,一般会根据现场实际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水泥作为拌和原材料。有些水泥水化热大,凝结快,早期强度高,可以结合不同的施工部位选择不同的混凝土原材料,同时也要注意水泥的质量,要选择安定性合格的水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对于水泥的量也要合理确定,要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好水泥的量。
2.2砂石材料选择
砂石材料作为混凝土中的粗细骨料,混凝土内部的应力是通过水泥与砂石之间的握裹力形成的,所以对于砂石的粒径和砂石的质量也有着较高的要求。砂的含泥量不能过高,级配要合理,拌和用的石子粒径要适中,保证其配比满足要求。
2.3拌和过程
混凝土的拌和过程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影响也较大,在拌和过程中,要按照试验确定好的配比,按照顺序依次添加石子、水泥、砂,然后加水搅拌,要控制好原材料的投料温度,充分搅拌,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达到要求,拌合好的混凝土一般要在6h内使用完,避免混凝土出现初凝影响其性能。
2.4混凝土施工过程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其质量影响是最大的环节包括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及养护。在浇筑时,为了便于施工,有随意加水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在现场浇筑时,没有按规定设置溜槽,直接从高处浇筑,使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在振捣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分层振捣,快插慢拔”的操作来振捣,使得混凝土振捣不充分,影响其性能;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没有按要求及时进行养护,或者养护时间不足,养护方法不对,这些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3.1原材料的选用
在当前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原材料出现的首要问题为质量不达标、性能缺陷、强度不够等。针对以上问题,要从材料选购人员出发,严格规定购入材料以及支配资金,并及时对购入的材料进行检验审核。以水泥为例,要对其合格证、复检报告等进行审核。在对混凝土进行调配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调配,落实随调随用的原则,避免长时间停滞对其性能造成影响。此外,在混凝土材料运输至现场后,要对其强度进行检验,保证其要求符合文件标准。进行塌落度检验,如果性能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就要根据设计需求及时进行调整。
3.2混凝土的浇筑
基于浇筑流程的复杂性,在浇筑中,首先要确保模板结构的合理性,保证模板固定扎实,避免后期浇筑时出现移位现象。在浇筑期间,掌控好速度,避免忽快忽慢,以匀速为主,使得更好地对各个角落进行填充,从根本上避免质量缺陷的问题。对于规模较大的土建结构,浇筑流程更加繁琐复杂,因此在浇筑的过程中,主要以分段浇筑为主。此间,作为相应管理人员,要严格对工作流程进行管控,科学进行分层设计,保证每个隔断之间能够有效衔接在一起,落实浇筑的严密性。此外,对于建筑工作人员,要确保其工作能力,加强审核,使其能够在施工流程中严格地遵照混凝土具体操作流程进行作业。做好搅拌处理,合理地运用振动棒,将混凝土材料均匀铺开,使得热量能够均匀散发,避免内部积热引起裂缝。
3.3做好裂缝的管控
在混凝土施工期间,受到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裂缝形成,对后期整个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对工程质量进行改进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尤其对于室外施工环境而言,温度时刻在产生变化,从而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以及结构,提升混凝土的脆性。针对此种情况,可以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处理来调整整体质量。作为工程负责人,在改进的过程中,要从材料结构着手,加强监督管理职能,保证施工材料的优质,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促使建筑工程能够稳定的运行。
3.4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
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除了混凝土的制作工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十分重要。为了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或其他影响质量的问题,施工单位就需要派遣相关的专业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之后,还需要使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避免混凝土结构中的湿度和温度出现散失。如果施工的季节在冬季,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保温,以此来避免出现裂缝。如果在正常季节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还需要定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洒水来保持混凝土的湿度,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混凝土结构干裂的现象。此外,在制作混凝土时,除了对原材料的比例进行把控,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来添加适量的添加剂。之后派遣专业的人员对混凝土结构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控制,以此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和质量。
结束语:总之,在土木工程建设时,混凝土结构应用非常广泛,施工中应根据工程承载需求进行混凝土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的设置,同时还应做好材料准备,施工中应做好浇筑与振捣技术控制,混凝土材料初凝时还应积极做好混凝土结构养护,工程建设前要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综合审查,并根据工程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技术交底,施工推进中各环节做好质量检测,保证混凝土结构总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玉林,熊文宇,薛伟,梁杰.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07):149+151.
[2]伊波松.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居舍,2018(36):70.
[3]蔡洪.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16):100+105.
[4]刘向阳.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107-108.
[5]窦申建.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