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尹爱荣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尹爱荣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领域相关技术水平不断更新进步,各种异形结构及超高层建筑普遍受到国内各大城市追捧,但这种建筑类型却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造成很大困扰。
        身份证号:37083019870912XXXX
        摘要:建筑工程领域相关技术水平不断更新进步,各种异形结构及超高层建筑普遍受到国内各大城市追捧,但这种建筑类型却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造成很大困扰。由于BIM技术拥有模拟性、优化性及可视性等特色,对建筑项目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与之前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相比较,运用BIM技术可以让项目管理工作人员更为直观地找出隐藏在施工安全中的隐患问题,并及时排查,之后进行相应整改,如此能有效保障整个建筑施工安全性。。基于此,论文对BIM技术进行了概念性简要介绍,分析此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一些特殊性,并对此类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做了进一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应用
        前言
        将BIM技术引入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这一技术也已经被广泛地在各个领域使用,例如建筑结构、工程预算、水暖电工程、线路工程等多个与建筑息息相关的行业中。不可忽略的是,BIM技术为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竞争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科学协作的平台,能够帮助相关研究人员和实际施工人员借助三维数字设计和可视化的数字模型对建筑施工的整个阶段进行调控,具有重要的实际操作意义。
        1BIM技术的概念
        BIM的全称为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其含义是指建筑信息模型化。该技术就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初始,一直到拆除当天,整个工程生命周期中的相关数据全过程。作为一种能够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以及质量进行有效提升的信息化技术,在BIM技术指导下进行搭建的BIM模型工程会运用到整个工程项目全过程中,其中包含了全部的阶段,以及所有方位的信息数据,都需要为工程项目相关部门提供,以便其能够很好地进行提取和利用。而且全部参与的部门也能够实时对BIM模型进行更新,这是一种建筑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协同管理的一种模式。BIM技术依赖于共享基础之上的数字化三维模型,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每个部门以及每个阶段的所有数据资源都进行相关的集成,然后为工程项目的相关部门协同工作,提供所需要的充足数据基础。
        2BIM技术的特点
        2.1动态化
        由于BIM技术是将大量真实数字信息进行集合的载体,各个信息之间相互关联,一旦某一元素的参数改变,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体数据的关联性。因此,在其应用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动态输入数据的网络平台,便于相关管理人员对实际现场的操作进行动态化的检测,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2.2可视化
        利用BIM技术所建立的模型在建设过程中的意义重大,能够让设计者和参与者进行清晰的沟通,整个工程的实际施工也可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相互检测,便于减少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从而尽可能的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2.3预知性
        这一技术的应用,将便于先关从业人员随时监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对于相应的工程预算做出及时的、合理的调整。再出现超标或者危险的情况下,可以借助醒目的报警色和声音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使得建筑项目的经济预算能够得到强有力的控制。
        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建立施工安全指标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要使得BIM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应该在安全施工方案中制订安全技术指标,通过安全指标,对现场的施工进行控制。依据制订的指标,结合BIM技术的使用,对现场的施工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保证整个施工按照已经编制好的计划实施;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建筑生命周期进行精确统计,为施工安全指标的制订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依据。可见,在BIM技术的基础上,建立施工安全指标,能够科学地将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保障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2施工方案防护性能的确立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就是确立施工方案防护性能,确立施工方案防护性能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利用BIM技术对工程施工方案的防护性能进行确立,确保施工方案能够满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需求,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例如通过BIM技术对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进行力学验算,确保模板工程职称体系满足稳定性的要求。此外,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对工程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运行阶段内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例如建设项目的岩土地质条件、气候特征、人工、材料的市场情况等各项因素,从而充分发挥出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防护作用。
        3.3加强建筑施工过程安全、质量的协同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利用,主要是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把控,通过三维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将现场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安全、质量等问题反馈给管理人员,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查找原因、采取解决措施,如此,实现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的协同管理。在具体的使用中,先登录BIM应用界面,将工程信息输入系统,包括项目名称、构件位置、构件尺寸、施工部位、施工环节等,通过参数将工程信息呈现出来。另外,利用BIM移动终端,采集现场数据,将现场施工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以数据信息的形式传输至BIM,将相关数据信息与三维模型进行关联,利用BIM可视化的功能,对这些隐患进行分析,让管理人员对安全、质量问题了然于胸,进行精确的定位,实现项目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达到安全、质量的协同管理。
        3.4施工安全评价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通过识别各类风险源来构建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方法有很多,例如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采用各种安全评价方法对施工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对于评价系数较高的依据模拟状况展开实际管理工作。如果评价系数较低,则需要改变安全管理模式,对施工安全管理方法进行优化,然后重新进行评价。通过基于BIM的施工安全管理评价,从而充分发挥各项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效果。
        3.5运用BIM技术进行安全培训
        在传统的培训方式中,首先是安全意识的灌输,然后就是利用现场的图片以及文字信息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这种方法比较抽象,隐晦,往往达不到培训效果。BIM技术具有可视化的特点,利用该特点,在安全培训中,可以将施工现场的动态情况利用三维模型展示出来,让管理人员学会分析现场的实时信息。另外,利用BIM技术,创建安全内容数据,在安全培训中,利用安全数据向管理人员传输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通过这种培训方式,能够快速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达到安全培训的目标,从而控制施工安全。
        3.6安全预防措施分析
        今后必须全面制定建筑施工安全措施:利用BIM技术对既往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做出分析,由此来对比本工程的特点和安全方面需求,从而在安全措施上不断的健全;在安全措施执行过程中,一定要观察施工进展情况,要切实的考察安全措施是否能够发挥出真正的效果,特别是针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访问,由此来对安全措施做出优化;BIM技术制定的安全措施,需要在施工安全管理中贯彻执行,要确保每一个部门都具有明确的安全工作依据。
        4结语
        BIM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不仅能够有效及时地辨别出危险因素,并且能运用具体化的方式进行防范,而且还可以把BIM技术运用到安全教育、安全监控、制定措施以及场地规划等方面,这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意义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号.刍议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居业,2018(09):169-170.
        [2]石宝虎.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08):164-165.
        [3]张杨.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4):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