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63619900729XXXX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此同时,社会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充分认知到自身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然而,就目前的建筑业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有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技术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优化;开展策略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的必要性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施工技术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必须要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施工技术,将先进的生产手段应用于施工之中,从而确保建筑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大对于施工技术方面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应用先进的理念于其中,保障建筑工程又厚又快又好的完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
建筑施工技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之中,企业必须要健全和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聘任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参与到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之中,运用科学的管理监督体系确保建筑施工圆满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对施工的技术管理进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可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其次,能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随着建筑工程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已经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2]。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体系
从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现状看来,施工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其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仍然有待提高。与此同时,不同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周期、经营特点不同,这也造成了行业体系的不规范,建筑行业内大部分企业实行的都是分包体制,施工技术管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缺乏系统规范的通行制度。每个企业都立足于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制定技术内容,整个行业内部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这对于不同施工单位的对接以及整体施工技术的管理而言有较大影响,不利于营造完善的行业发展氛围[3]。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分包合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分包合同是总包建筑单位和分包建筑单位二者之间的有效协议,总包建筑单位将建筑任务进行分解,分配给多个分包建筑单位。从施工技术管理现状来看,很多建筑企业往往重视施工效率,想尽快完工拿到工程款项,但是对于施工技术却没有做到管理和优化,最终导致成本控制居高不下,原材料采购出现问题,后续的施工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等等。
2.2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从我国目前施工施工技术管理现状看来,很多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来开展工作,没有规范执行技术管理,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体系,因此,工作人员经常按照自身的主观想法来开展施工,甚至部分人员对实际施工进行了错误的指导。很多施工技术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其操作水平比较差,安全意识非常淡薄,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够及时的预知危险,违章操作时有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最后,管理制度的缺陷也导致部分检验人员投机取巧,难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不够重视工程验收和定期检查,一旦后续出现问题,追责也非常困难[4]。
2.3管理监督力度调查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操作过程中,技术管理监督是保障工作稳定开展的基础,从实际的情况看来,很多企业的管理监督力度较差,部分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较大的操作权限,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从而对技术管理的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另外,此部分人员的错误操作并没有受到提醒和警示,导致整个工程队伍不良风气的逐渐增长。
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策略
3.1优化技术管理体系
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充分意识到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加强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立足于企业本身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经济实力和管理需求构建技术管理体系,将企业的科学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化,系统化的整理,并且保证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对建筑施工技术予以切实可行的指导。对于各级分包商,要加强交流与沟通,明确其管理范围,保障其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从而充分发挥其主观性和积极性。最后,企业还必须要重视对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其专业素养的提升,鼓励企业运用新型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感,设立科学的奖惩制度,确保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之中。
3.2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而言,技术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环节,其中,制度具有很大的指导性,必须要健全和完善技术管理制度,从而为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提供参考和指导,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要立足于实际状况开展分析和研究,多次召开技术研讨会,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制度,让每项工作都能够有据可依。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并且立足于企业本身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其符合我国国情。其次,要加强与基层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员工们的诉求,鼓励员工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比较科学合理的内容,应当纳入到施工管理制度之中,从而切实可行的指导企业发展。第三,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调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明确其责任和义务,在整个企业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5]。
3.3完善管理监督机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是各项工作开展的首要前提,必须要保障施工质量,因此,企业需要完善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文件执行工作,确保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文档管理方面,要制定标准化界面,让施工管理技术之间能够更好的对接,确保管理标准的统一性。
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于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从而保障良好的施工质量。相应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革新工作策略,提高自身的责任感,从而促进整个建筑施工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文龙,李爽. 浅析土建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策略[J]. 技术与市场,2015,22(06):283-284.
[2]孔文斌.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析[J]. 智能城市,2018,4(05):58.
[3]邢红兵.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 建材与装饰,2018(30):217.
[4]孙宇,于涛. 浅析土建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策略[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254.
[5]孔庆灿. 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管理[J]. 住宅与房地产,2019(0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