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6003319930109XXXX
摘要:城市建设发展中,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其在资源方面的消耗也逐渐增加,在城市基础工程建设中,市政给排水工程数量与规模逐渐增加,由此所产生的能耗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如何开展节能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节能设计;发展策略
1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应用节能技术的重要意义
现如今,全球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对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一定要对水资源进行保护。目前,由于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会使用到大量的水资源,而市政给排水工程就是围绕水资源展开的。所以,市政可以通过对给排水工程的建设,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时,可以引入节能技术,这样可以有效的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同时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2市政给排水工程节能设计内容
2.1给水系统设计
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一些地方水资源危机情况十分严重,水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城市给水系统设计期间,需要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加强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设计期间,需要结合当地现状,在雨水充足的时候积蓄大量水资源,力争在水资源丰富时期进行行业用水,将不用水的项目转移到其他季节进行。受到水资源不均等分布的影响,给水系统设计期间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加强用水预测工作,维持水资源平衡。
2.2排水系统设计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需要从事生产、生活、排涝防洪等各项工作。明确排洪规划期限,控制排洪标准超过10年一次。②污水处理。在处理污水期间应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并与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相结合,合理化应用相应的技术手段,便于排水节能环保工作的进行。对排水工程进行设计期间,需要对施工方法、基础、管材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排水管网,确保排水管高程有效合理,如此方能提高污水排放效率,节约水资源的投资。③污水计算方面。在计算污水期间为了保证数据准确,需要使用图形测量工具对管径与坡度进行实地测量。力争确保道路与排水工程设计工作同期开展,如此方能实现对能源的有效节约,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化掌控。
3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对节能技术的应用
3.1提前做好市政给排水的科学规划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在对节能技术应用时,一定要提前做好科学的规划。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首先,设计者要提前对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对供水管道中的压力进行测试,将其在设计中重点标出,此外,设计师还要对管道中的水龙头进行认真的分析;再者,在对加压方式进行设计时,可以使用变频调速供水的方法,并把变频技术与网管设计进行结合设计,以达到节能的效果;最后,在进行供水时,可以采用分区控制,并且还要对二次循环水进行利用。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3.2提升排水压力控制水平
在给排水设计中,必须对供水压力给予足够重视,如果水压过大,则排水系统会应为无法承受过大压力导致其配件发生损坏,因此,供水压力的设置必须做到有所依,即根据排水配件进行设计,水压的控制措施,首先要对建筑用水进行测量,明确给水的压力阈值,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给排水安全,应该为给排水系统增设减压设备,以此避免水流超压情况的发生,实现节能节水的目的。
3.3做好给排水管网布局
管网是给排水的基础设施,其布局是否合理,对系统的节能节水性能有着极大影响,因此在进行管网布局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所在地的地理情况,管网布局必须与城市地形相协调。一般情况下,排水管道会设置在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坡下,管网深度也应该考虑埋藏地地形,尽量保证污水能够自流。
对于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则可以将其作为主排水管的设置,污水支管在此处汇合,进行污水统一处理,对于横支管网设计,也要遵循管道与地形坡度协调原则。
3.4采用供水分区设计方法
在进行给排水系统设计时,为保证水源质量,提升供水服务水平,可以采用分区设计的方法。前文已然论述,合理的供水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因此,对于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可以通过降低供水不足的管道的内壁压值,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管网叠压变频的方式,亦或是通过其他方法提升管道压力,从而保证水管网的供水稳定性。
3.5结合城区特点选择节能给水方案
一般城市供水的方式有很多,如直接供水:也就是充分利用管道的压力来实现供水,这样既简单也便捷。分区平衡水压:通过支点来减少出水口的压力,以此来提供供水服务。蓄水池:就是通过在合理区域修建蓄水池来为人们提供供水服务,不过在修建蓄水池时要对其深度进行科学控制,以免由于水泵压力过大引起能源的高损耗。城市给水系统的压力过高会产生能源的浪费,而过低则可能影响城市生产与生活。因此设计人员一定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如楼高、地势、未来用水量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计算。使给水压力在保证城市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的基础上尽量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另外,在现如今建筑规模越来越大的背景下,设计者还需要考虑到高层建筑的供水需求,对此可以采取二次供水的方式,不仅有利于节能环保,也能解决高层用户的用户需求。
3.6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的学习与应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层出不穷。作为设计人员应当主动学习新技术,钻研新方案、探索性产品。将智能化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尽早地应用到城市给排水设计方案当中。如在管道和阀门的选择方面,尽量选择不易腐蚀、经久耐用,重金属含量较低的新型材料。这样可以减少使用中出现管道漏水或重金属污染水资源的情况发生。
3.7科学规划与设计雨水系统
在建设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系统中,雨水是应该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以往所建成的给排水系统绝大多数是将雨水排出,这样是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可要是能有效使用相应的节能给排水技术,一方面可以将雨水排水,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还能收集多余的雨水,通过雨水的有效利用提升水资源实际应用率,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若想达成此目标,在规划与设计市政公用工程时,有关设计师应科学制定城市雨水收集系统。保证雨水收集系统的实效性,则应该开展实地考察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例如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进而确保雨水收集系统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保证城市不会发生内涝问题,而且也不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回收,以此提高雨水的应用效率。
结束语
针对市政公用工程来讲,无论出于降低成本投入的考虑,还是城市发展,均应提高对应用节能技术的重视。出于促进资源的持续性发展,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应时刻关注节能问题,充分使用水资源,减少给排水工程中的能源消耗促进市政公用工程更好地发展。由此可见,在建设给排水过程时,积极推行有关节能技术,减少资源能源的不必要消耗,在推动资源持续性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苏栋.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1):105-106.
[2]戴卫,袁峻.给排水设计中节能技术的运用探究[J].中华建设,2019(11):76-77.
[3]郭汉超.节能给排水技术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运用浅述[J].建材与装饰,2019(10):108-109.
[4]谢富强.市政给排水节能设计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3):111.
[5]刘欣.试论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环保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0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