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272619870701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建筑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要想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就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优化,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进而提升整个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本文就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施工;混凝土;浇筑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低对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防止混凝土施工引起的质量问题,进行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
1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因素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造价较低,获取方便,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降低整个项目的成本,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同时混凝土具有可塑性、整体性等特点。其中的可塑性是指混凝土能够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出结构形式的科学设计,能够满足土木工程结构的需求。整体性是指能够依据建筑工程的特点,浇筑成整体结构。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材料配合比和混凝土自缩。温度和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息息相关,如果温度下降,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痕、裂缝、变形等,形成温差,对混凝土的结构造成破坏,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材料的配比也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混凝土材料的粗集料主要包括矿渣、碎石等,在进行材料的选择中,要确保材料的干燥以及干净,同时要控制好原料颗粒直径、粗细骨料配比等,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混凝土自缩如果控制不到位,会造成混凝土的断裂,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1调整配合比方法
合理调整材料与水的配比,主要操作如下:调整水灰的配比,增加水溶散发热能量,从而加速实现满足临界值条件。适量掺入加气剂,反应后产生气泡增大溶液体积,从而流动性变高,粘度变化大,有效改善液体中的水分结冰等状况,从而整体上提升混凝土的防冻性能。,用早强剂提升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其凝结的时间。原料选择上注意颗粒应该更小,确保在膨胀过程中与周边材料符合。
2.2混凝土拌合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集料与水,适当增加热量,从而达到提升原料温度的目的,注意水泥不能直接加热处理。整个阶段,必须要把握好水温,整个加热温度必须在60度以下,如果温度过高,必须完成骨料搅拌后方可加入水泥,以防水泥出现凝固的假象,混凝土强度不满足使用。假如是针对砂石等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可以选择蒸汽进行升温。这种加热形式,如果骨料较粗时,可以直接进行热处理,水灰比不便。在搅拌开始前,通过蒸汽冲洗干净,适当增加搅拌时间。
2.3做好混凝土浇筑控制
浇筑环节开始前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要从选材上把控,做好质量检验,保证所选材料满足低温浇筑需求,尽量减少混凝土中所含的其它杂物。在整个浇筑阶段的温度控制,也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案,目前常用的事蓄热保温,确保混凝土能够通过自身的热量保持温度,从而实现在整个浇筑阶段的温度始终满足实际需求。在混凝土的浇筑中,使用最多的是分层的施工方式,分层浇筑的具体操作如下:在进行第一层浇筑完成后,在进行混凝土初凝完成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这样操作直到完成浇筑工作,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性,防止产生混凝土裂缝。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保证进行分层处理的有序性,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规范性。此外,要从短边处开始进行浇筑,然后沿着长边的方向完成混凝土浇筑的施工。
2.4混凝土振捣需要的关键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要想提升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进行混凝土振捣的主要注意事项如下:一是在进行振捣器的使用过程中,要确保移动间距,保障振捣器能够对振捣部位的边缘部位进行覆盖;二是在使用插入式振捣的过程中,要防止由于振捣不合理导致的和钢筋以及模板等进行碰撞的现象发生,确保混凝土振捣的移动间距,对于振捣半径要控制在1.5倍以下,对于轻骨料混凝土在进行捣实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其移动间距要小于振捣的半径。三是在采用附着式振捣器的过程中,间距的设定需要依据试验进行,确保和模板之间做好连接工作。四是要做检查振捣过程中模板支架以及相关构件,防止构件在进行振捣时发生形变,如果出现了形变现象,要了解发生形变的原因,并及时的做出处理对策。五是对于干硬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在进行振捣的过程中要采用加压振动的方式进行。六是要确保振捣的质量,防止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浮浆,对于振捣的时间要进行科学的设定,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防止过振过程中对混凝土产生破坏,进而造成混凝土离析、翻浆等情况。
2.5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控制也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中,要确保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搅拌,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硬化等情况。如果混凝土运输控制不到位,会造成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程施工的要求不相符,进行导致混凝土不能正常的使用,进而造成浪费的想象,导致成本增加。在混凝土的运输中,要对车速进行控制,对运输车辆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确保罐体的保温性能,做好隔热措施,防止混凝土由于冬季低温或者夏季高温吸热降低质量以及使用性能。此外,特别强调,必须在运输途中做好防范措施,工作完成后所有设备做好清洁工作。
2.6后期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保养工作非常关键,一般采用的是搭暖棚与蓄热两种形式,如果温度低于零下10摄氏度则用搭暖棚法,高于零下10摄氏度则用蓄热法。搭暖棚的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前在周边搭好暖棚,在内部搭设暖气设备或者使用暖风加热,确保温度控制在零至五摄氏度上下。通常暖棚主要由保温体、护栏棚盖和支撑主体。搭建形式主要有装配模式,组装及捆扎等形式。装配结构的暖棚便于拆装,主要由支撑、吊装、保温体以及围栏等相关构建拼装。捆扎结构的则是通过混凝土结构来作为支架,现场搭好顶棚,用干草等材料做保温,在棚顶的下料预留口也要做好保温。组装模式的也要做好下料预留,并且在模板外搭建支撑体。蓄热保护实际就是给混凝土保温的过程,以免其被低温冻坏。在混凝土表面做好保温措施,并在内部注入热能,这些热量需要提前在混凝土内部加入可以释放热量的材料。在整个施工中模板也要具有保温性,等到浇筑工程完工后,必须马上保温处理,以防热量散失。
结束语
总的来说,经济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想确保建筑行的稳定运行,就要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注重对配合比方法、混凝土拌合、浇筑、振捣、运输以及养护等环节的控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提升混凝土质量,进而确保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王世.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05):147-148.
[2]范兵.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04):20-21.
[3]刘挺玮.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探讨[J].门窗,2019(02):63+65.
[4]陈智豪.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1):209.
[5]邹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J].中外企业家,2019(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