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保润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有关水利施工的建设技术同样在发展。相应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重中之重。在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如何确保地基牢固,项目保质保量的进行,避免因建筑坍塌带来的安全问题,这些都需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提高。因此,论文着重研究了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相关技术。
关键词: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导言
水利施工项目常常在海河岸边等,该区域附近土质一般含有较多的水分,环境复杂,伴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如何确保水利施工项目的效率以及安全是相关施工人员和研究人员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2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技术的基本概述
软土地基顾名思义就是施工现场的土壤成分主要是以软土为主,此种土壤中水分较多,抗压能力相对较弱,非常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出现变形的情况。为了让软土地基能够在水利工程施工进程中高效运用,就需要根据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借助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以及软土地基的种类进行处理,从而优化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进程,减少软土地基对整个工程后期投入使用的影响。而且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有关管理者还需要重视因为软土地基带来的施工现场坍塌等安全问题,做好万全的施工准备,从而借助高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转变软土的土壤性质,优化软土地基结构,从而增强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效果与施工安全。对于地基处理技术来说,其是一项较为专业的综合技术,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专业性,直接作用于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相关建筑企业逐步重视起地基处理技术,并且接纳了国内外各个项目中优质的地基处理技术,特别是在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进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高效运用,在较大程度上强化了水利工程施工效果,推进了水利工程的顺利运行。
3有关水利施工中的一些影响因素
3.1工程施工工期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工期长短影响着整个项目的进程。因此,施工人员必需根据当地项目具体情况,具体安排施工环节,时间精确到天,确定施工工期所花时间,并贯彻落实到整个项目之中。同样的,在对软土地基选择处理技术时都应该紧密结合施工工期,因为处理技术的难易表示着施工所花时间的长短不同,选择合适的即可。
3.2工程施工地理环境
对于整个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来说,施工周围的地理环境对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的周边地理环境,应当采取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项目负责人和专业的施工员应当在对周边环境进行考察之后,再确立对应的处理技术。
3.3软土地基施工量
软土地基的施工量对于整个工程的进度以及处理技术的使用都有一定影响。例如当施工量比较大时,为了符合经济型原则就不能采用换土处理技术,因为此技术投入的大量资源会导致成本增加。
4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深入探索
4.1换土垫层法
一般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进程中的软土地基来说,有关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借助换土垫层来强化软土地基,其中可以用水泥、沙土以及灰土粗砂等材料来代替,从而借助土壤替换的方式增强软土地基的硬度和强度。那么在此种技术实施的过程中,有关技术人员需要保障软土地基结构的优化,就需要在软土层替换的过程中进行高效处理,逐步增强软土地基的承受能力。而且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把软土地基中影响水利工程的因素排除,并且借助一些强度较大的材料进行填充,如矿渣、灰土、砂砾与碎石等,借助分层填充的方式逐步转变土壤层的密度,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机械振动的方式夯实软土结构,保证在后期水利工程施工的进程中能够得以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换土垫层法主要运用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浅层部位,需要借助外界的材料增加软土地基的压力,从而减少水利工程施工进程中沉降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在此方法的使用过程中还能够优化水利工程的排水系统,减少土壤膨胀收缩等情况发生。
4.2软土地基处理的旋喷技术
旋喷技术能够很好对软土地基进行整体加固。其主要是使用旋喷机的运作来产生旋喷柱,以此来进行固化。并且通过连续桩和连续墙体的形成,能够很好的达到软土地基水分的渗透。旋喷柱的形成是利用了高压喷射水泥和软土的结合,这能够使其快速凝固。相对于其它技术,旋喷技术具有良好的强度以及压缩性,这也是其能实现快速加固的主要原因。它的缺点是不利于同有机含量较高的软土层混合,在使用中,需要避免这点。
4.3软土地基处理的固结技术
使用的固结技术主要为化学固结技术,其可分为三种方法:搅拌,灌浆,注浆。都是采用的水泥与石灰的混合物进行填充软土地基,因为此类混合物能很好的粘合软土地基,与此同时,能满足提高地基承载力和降低沉降率的要求,这对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提高都非常有帮助。
4.4桩基法
如果水利工程中的软土壤层相对较厚时,有关施工人员无法对大范围的软土层实行填充处理,那么在此过程中就可以借助桩基法来强化软土地基的承受能力。通常情况下,桩基法在早期水利工程施工进程中运用时,都会借助水泥搅拌桩、木桩以及砂石桩等材料实行软土地基处理,那么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效冲击下,我国水利工程的软土地基可以用钢筋混泥土来制作基桩,从而通过一定的钢筋混凝土灌溉,逐步强化软土地基的强度和承受能力,为整个水利工程的后期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桩基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运用主要是以增强软土地基的压力以及承受能力为主,减少施工进程中沉降问题的出现,从而增强水利工程施工进度,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进程。
4.5加筋法
此种软土地基处理方式主要是在软土地基中填埋一些抵抗性较强的土工合成材料以及金属板条等材料,借助软土层内部颗粒的移动和拉筋作用,增强软土地基与材料的融合程度,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坚固的软土地基结构,以此为水利工程后期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规模逐步扩大,并且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进程中,有关施工管理者需要重视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高效运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运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是距离发达国家的建筑行业发展来说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我国相关行业负责人积极引用先进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施工理念,逐步优化、升级原有的软土地基技术,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后期施工提供坚实的保障,逐步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健康平稳运行。
4.6软土地基处理的深层水泥搅拌技术
在所有的软土层更换技术中,深层水泥搅拌技术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此得益于其相对简单的操作,并且能够满足大多数施工工程所要求的软土硬度。此类方法又多见于粉土,淤泥土等软土的更换,它主要是通过搅拌机混合搅拌水泥和软土,利用水泥的固化作用,以达到提高软土强度的目的。
结束语
在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合理的使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能够提高工程效率并且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施工员根据长期的丰富施工经验,总结出了许多实用的软土处理技术。方法很多,但我们需要结合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提高工程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缩短施工工期。并准备好备用方案,以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发生,以确保水利工程能够高效安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章健豪.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地产,2019(19):153.
[2]邱根.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09):150-152.
[3]陆启楼.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67-68.
[4]薄伟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地产,2019(1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