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的实施分析 黄德威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黄德威
[导读]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筑工程工程造价对管理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
        浙江华夏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30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筑工程工程造价对管理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跟踪审计这一先进的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其在各方面都体现出显著的优点。简单来说,跟踪审计指的是审计部门对建筑企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在建筑工程的所有施工项目、整个施工周期中,建筑单位的每一笔资金流动都符合国家有关制度的规定。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还可针对有待改进的内容,提供合理科学的优化建议。从而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成本,为企业创造理想的经济效益。本文将对跟踪审计这一管理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控制方法
        引言
        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的审计工作重点主要放在项目竣工环节,对整个工程的控制和跟踪审计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导致项目其他环节的造价问题存在很多漏洞,影响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对项目整体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控制,并对工程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非常有必要。建筑行业的很多专业人士同样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并对项目全过程每个环节的工程造价进行跟踪审计和有效控制的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
        1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应用模式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有效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其更多的是具有多样性的运行项目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筹备和建设过程中,针对项目不同阶段所需要进行造价控制和跟踪审计的内容也各有不同。具体来讲,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需求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资金状况等方面有关,同时还与该环节对整个项目的重要性有关。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需要对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尤其要根据特定环节和工作内容选用特定的跟踪审计策略。目前比较常见的跟踪审计模式包括分期审计、环节审计和驻场审计三种,其应用环节和方式都是有较大差异的。比如,驻场审计需要相关人员对审计对象进行24小时不间断跟踪审计,而分期、环节审计则具有一定的侧重点,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审计时间和方式的计划。另外,不同的建筑项目及不同的环节,因为工作性质和工作模式不同,需要相关人员基于全过程管理的科学意识,制定合适的跟踪审计工作方案。
        2当前建筑项目审计的不足和潜在问题
        2.1项目审计工作侧重竣工结算
        我国的建筑行业,传统的项目施工管控机制无法满足当前建筑技术和施工模式的需求,其审计工作仅仅以完工阶段的结算工作为重点,即便能够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项目资金存在较大问题,严重超过预算范围,但是由于项目已经竣工,对于现存问题只能被动接受,严重影响了项目的经济效益。由于部分项目审计负责人的职业道德素养较低,而且施工管理机制不完善,无法很好的对项目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约束,导致某些员工可能会抓漏洞,对审计过程中的部分标准和数据进行修改,获取利益,而项目负责人对于整个工程的实际造价并不了解,无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控制。
        2.2跟踪审计缺乏配合
        虽然在建筑项目运行管理中,审计单位是独立的第三方,但是其工作需要得到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单位的支持。同时,跟踪审计还需要与这些单位进行合作,就项目具体情况共同制定符合多方实际情况的跟踪审计模式,以保证跟踪审计工作可以正常开展。但是,目前有部分建筑项目单位缺乏配合工程造价控制及跟踪审计工作的意识,而审计单位及人员也不具备很好的信息沟通和协同配合能力,导致其工作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自然无法发挥跟踪审计的作用。


        3全过程控制和跟踪审计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策略
        3.1结合当下建筑行业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的模式
        1.对项目规划期的准备工作进行全面管控和审计工作。该阶段的审计工作需要对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有效的前期审计工作,可以为项目的实施奠定较好的基础。2.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工作。整个项目的质量是由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决定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的管控和监督制度,会对项目的实施效率造成很大影响,也无法保证资金使用情况的真实性。在此阶段应用全过程的管控和跟踪审计,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3.项目终期跟踪审计。建筑行业传统的审计工作侧重点即放在这个阶段,但是由于对之前的管控力度和审计质量较低,无法形成完善的审计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对项目竣工阶段进行审计,可以结合传统的审计模式,对其进行修改和优化,并通过新的审计技巧进行完善。
        3.2工程投资决策及设计阶段
        建筑项目的筹备阶段包括投资决策及工程设计等环节,该环节中跟踪审计人员需要通过各种资料收集整理和经济分析,在全面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为投资决策和工程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为其调整优化提出建议。由此可见,审计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所以需要对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单位的资质和人员专业能力进行考察,提高相应的专业要求,为项目筹备阶段保驾护航。
        3.3工程计量与合同价款支付审计
        项目计量和合同价付款概述项目计量和合同价款支付是指审核由建设方和管理方对承包商宣布的已完成工作。根据确认的项目工作量和合同价格,依据合同规定的付款时间和方法,由建设单位向建设单位支付工程款(预扣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款额)的行为。建设项目流程中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是工程计量与合同款支付,这也是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的重要手段。项目计量和合同价格的支付是承包人和发包人履行合同的方式,并且是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环节。
        3.4更新审计手段及审计理念
        审计效果和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先进的理论指导和优质的辅助工具。因此,优化审计工作,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及时更新相应的理念、方法,做到审计工作的与时俱进。审计人员要具备学习、创新意识,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审计人员更要积极学习计算机操作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掌握前沿的审计软件使用技巧。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对审计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提高审计业务开展效率和质量。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渗透,依赖于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分析,逐渐成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数据分析的结果为审计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对于审计工作的现代化而言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提供了市场发展规律,暴露出潜藏的问题和不良现象,审计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总而言之,内部审计的职能至关重要,决不只是流于形式。要充分体现其价值,还得从领导层面入手,提高其审计意思,能够意识到审计工作开展得意义和作用。健全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受其他方面因素的限制阻碍。重视审计队伍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全面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结语
        当下的建筑类企业众多,规模和能力参差不齐,中小型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模式和审计机制的不完善,对企业员工的管控力度较低,导致贪污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增大工程造价和项目成本,对经济效益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企业必须对项目准备和实施阶段进行合理有效的管控,对施工程序进行有效的跟踪审计,才能遏制腐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进而提升企业在经济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子超.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控制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7(1):226-226.
        [2]高颖艳.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及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02):6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