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棉洋中学 514441
摘要:初中化学不单是化学的启蒙,而且是高中化学的学习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初中化学的教学。但是很多教师都发现这样的问题,怎样使初中的教学变得高效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种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化学,喜欢化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三学生;教育现状;兴趣;方法
引 言
随着国民教育意识的深化,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究知识,初三化学教师也不再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学科的浓厚兴趣,可使整个教学过程活跃,求知欲旺盛,它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科成绩的重要条件,进而使学生生动、活泼、能动的发展。
1初三化学教育教学现状
1.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学习是学生的任务,学生只有通过学习教师和书本所传达的外在性知识,才可以将升华为自己的知识。所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而提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有效方法是提高学生的兴趣,兴趣对于高效率的开展初中化学教学非常重要。但是经过大量研究我们发现,很多初中生缺乏学习化学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存在抵触化学课的情绪,偏科非常严重。初中化学是一个结合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学生认为化学知识点较为困难,而且许多化学知识点较为抽象。因此学生必须对基础知识有系统的掌握和运用。但是初中化学其理论知识具有非常严谨的逻辑性,且包含的知识量多,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普遍偏低,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也是影响老师教育热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1.2缺乏有效沟通
如今在如今初三化学教学中,老师通常情况下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当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收老师传授的内容。在课堂当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少之又少,老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有不理解的问题很少会在课堂当中向老师提问。久而久之学生不会的问题越来越多,学习自信心降低,这一问题的产生,对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严重影响。
1.3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教学模式几乎千篇一律,实验就是教师的理论讲授与学生大量笔头练习的结合,因而实验便成为了教学中极其薄弱的环节。很多教师没有重视实验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很少,有些甚至完全不做实验。在他们眼里,中学的化学实验只是一种向学生传授课本理论知识的工具。老师认为向学生陈述实验现象,学生也能通过个人发挥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实验效果,因此实验便成了中学化学教学中可有可无的东西。此外,很多老师觉得重要的实验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学生只要在总复习的过程中多做几个实验题,或者老师多讲解一些实验题。学生将这些知识死记硬背,就不存在应付考试问题,也就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一些不合理的理论。
2提高初三学生化学兴趣的有效策略
2.1创建教学情境
首先,教师有必要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创建教学情境就是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环境当中,吸引学生在课堂当中的注意力。因为化学知识内容本身就较为繁琐、零碎,学生学习较为困难,利用设置的情景、开展的化学实验等提高课堂趣味性,促使学生充满好奇和热情的学习。其次,教师还可以要求和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一些兴趣小组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发明和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进行培养,课堂上鼓励他们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向其他教师或者同学进行求助,进行主动探究,这样的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
2.2增强学生的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没有谁愿意被人唾弃和辱骂。学生也是这样,他们在学习中迷茫和失落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鼓励和赞扬。鼓励和赞扬对于此时学生而言好比在黑暗中的火把,为他们照亮前进的道路,从而燃起内心的激情,勇往直前。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给与学生鼓励与赞扬,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竞争态势,在这种氛围的感召中,不论优等生还是劣等生,都有了学好化学的信心。教师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让学生明白,在老师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没有基础好坏之分,起点都是一样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只要跟随老师的上课进度一起前进,谁都能成为化学尖子生。
2.3使用幽默的授课语言
幽默体现了教师的知识,可以有效化解课堂突发事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关调查显示,学生喜欢幽默的教师,比如制作氧气的实验课,其步骤主要为“查、装、定、点、收、离、熄”,教师可以用幽默的语言“茶庄定点收利息”,不仅降低了记忆的难度,也增强了学生的记忆效果,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化学这门学科的的知识点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别说是懵懵懂懂的初三学生,就是很多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也感觉到内容很无趣。所以在课堂上的互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互动中调节课堂气氛。在上课过程中,老师的语言活泼生动,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2.4通过直观的实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所以化学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实验,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将枯燥的讲解生动化。因为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声音、颜色、光线、味道、热量的变化,教师此时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亲身感受真实的实验。而且做好课本上演示实验的同时,精心设计补充一些新颖、奇特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感到某些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原有概念”的冲突,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景,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比如,在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实验的时候,因为实验涉及到很多步骤,如果单纯只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将无法达到相应的实验效果。所以,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在实验当中小组长将不同的工作任务分配给组员,促使组员可以明确自身的工作。针对工作内容能够及时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可以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当中。
3结语
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创建教学情境、鼓励关心学生、使用幽默的授课语言、直观演示实验等表达化学知识,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因此教师在新学科开始,应想尽办法,以增强学科的趣味性、直观性、开放性、多维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初三化学教学好的开端不仅为学生敲开新的大门,同时也为学生后面的高中学习夯实了基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求学道路上,同学们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但是,只要同学们依然保证对化学学习自信与兴趣。他们定能战胜困难,学好化学。
参考文献:
[1]选课走班形势下的分层化学课程建设实践研究[J]. 王笃年. 化学教学. 2017(01)
[2]在义务教育的化学课程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J]. 潘英喜.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7(02)
[3]范例教学模式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感悟[J]. 曹立英.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7(04)
[4]《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介绍[J]. 化学教育. 2016(21)
[5]教学即教育——我是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J]. 张弛. 江苏教育. 2016(59)
[6]2017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J]. 化学教育. 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