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 610036
摘要:青年员工是企业的希望和未来,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潜力。随着新一代青年员工走上工作岗位,传统企业特别是国有施工企业在青年员工成长成才上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国有施工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现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青年员工所思所想所需,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青年员工更好成长成才,提升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信任感。
关键词:工程项目、青年员工、人才培养
习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对于新时代国有施工企业而言,一方面面临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难题。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和完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将成为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
一、工程项目青年员工总体特点
1.文化素养普遍较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从各大高校招收应届毕业生已成为国有施工企业引进青年人才的最主要途径。以中国中铁某三级工程公司为例,该公司2019年共招聘新员工96人,全部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通过社会人才引进等方式引入的社会成熟人才,本科学历也是必须满足的先决条件之一。可以说相较上一代,新一代的青年员工文化程度更高、专业素养更强,更能适应不断提升的现代企业高水平项目管理需要。
2.思想观念更加活跃。新一代的青年员工以“90后”为主,部分“00后”也走上了工作岗位。得益于不断开放的内外部环境,他们在多元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下成长,继承了传统文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良传统,也吸纳了西方文化个性张扬追求自我的性格特点,思想观念空前活跃,善于随时代变化不断转变和更新观念,敢于打破常规和束缚。
3.创新意识较为突出。习总书记指出,“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再生力量。”作为“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年们朝气蓬勃,求知欲饱满,探索兴趣旺盛,钻研劲头执着,条条框框少,创新活力强,敢于采取新思维思考新问题、以新方式解决新问题,为企业管理注入创新活力。
二、当前工程项目青年员工培养面临的挑战
1.工作环境欠佳带来心理落差。相较于其他行业,建筑施工企业条件更艰苦,工作强度更大,有的项目甚至位于远离繁华都市的山村之中,让刚走出象牙塔的青年员工难以适应。再加上项目关心关爱不足,青年员工缺乏通畅的交流沟通弄渠道,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得青年员工不等沉下心来了解项目、熟悉工作,就已经被现实所吓倒,想象中“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国有企业与现实中施工工地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的差距,足以让思想准备不够充分的新员工望而却步。
2.培养模式欠妥致使成长缓慢。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员工而言,工程项目是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快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平台和跳板。项目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难以做到量身定制,且见习指导老师良莠不齐,开展的各类培训效果不佳,浮于表面的“走过场”反而引起青年员工的反感和抵触;部分项目因人员紧张,青年员工初来乍到即安排到施工一线进行顶岗,致使培养计划成为摆设,青年员工培养缺乏延续性。
3.现实压力过大造成人才流失。一方面当前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和激励制度尚不健全,薪酬的提升绝大部分程度上取决于职务的晋升,但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晋升通道不畅,部分专业晋升空间限于项目部门负责人一级,青年员工晋升无望,薪酬水平难有提升空间,买房、结婚、生子等现实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让青年员工对工程项目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流动性大,难以真正扎根,且休息休假的权益往往难以保障,已经组建家庭的做不到有效陪伴,没有组建家庭的婚恋问题突出,家庭因素已成为造成青年人才甚至是成熟青年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工程项目青年员工培养的具体措施
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基石,作为展示企业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的窗口,其在承担着具体施工任务的同时也肩负了培养和发掘人才、完善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发挥青年员工思维活跃、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优势,培养出更多的青年人才,才能在建筑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企业发展趋同性大大提高的当下率先突围,抢占发展先机。
1.选好“苗子”,把好青年员工引入关卡。当前国有施工企业主要通过校园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方式引进青年人才,但招得越多、走的越多,真正能踏踏实实融入企业安心工作的少之又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结合企业所处环境与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引入策略。对此,我们要在继续坚持人才引进标准的基础上,调整引进策略,关注好应届高校毕业生整体素质的同时,更要考虑到其是否适合和能否适应工程项目工作环境,将真正有意愿到企业贡献青春发光发热的青年人才引入到企业中,打下用人留人基础。对于部分优秀青年协议工,特别是经过长期考验的关键岗位青年人员,更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展社会人才引进渠道,解决好“身份”问题,让这部分熟悉企业管理体系的稳定人才融入企业大家庭,真正成为企业主人翁。
2.搭好“梯子”,抓好青年员工培训教育。青年员工朝气蓬勃,富有激情,但工作经验不足、思考问题片面、知识停留在书本上也是共性缺点,如何强化培训教育,为青年员工成长教育提供正确的引导直接影响青年人才成长高度。对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而言,首先要积极做好思想引导,抓好形势任务教育,深刻阐述企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任务目标,坚定发展信心,时时刻刻传递正能量,及时疏解负面情绪,切实增强青年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是切实提升培训实效,根据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认真落实好员工成长初期培养措施,创新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坚决避免走过场行为,提升培训实效性和吸引力。同时要组织青年员工有计划的参加继续教育、职称评审、考证评级等培训教育,确保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齐头并进,夯实成长基础。
3.建好“台子”,拓宽青年员工成长空间。作为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青年一代,只要舞台大、空间广,他们所迸发出来的能量和激情也必然越惊人。在工程项目,党支部和团支部要做好引领,积极开展青年成长成才主题活动,在党团支部内选树优秀青年典型,充分发挥优秀青年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表现突出者及时吸纳为入党考察对象。在日常工作中,适度增加青年员工工作压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强化帮扶指导,让青年员工在工作中不断进步、积累经验和自信,并最终做到独当一面。要勇于提拔任用年轻干部,转变传统国有企业论资排辈的固有观念,畅通职业晋升渠道的同时,向广大青年员工传递正确价值理念,真正做到任人惟才、任人惟贤,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创造舞台和空间。
4.给足“票子”,用好青年员工激励措施。当前青年员工往往都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薪酬和激励已成为当代年轻人选择工作岗位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企业想要留住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合适的薪资水平和有效的激励措施必不可少。对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而言,首先要建立起与市场相接轨的薪酬管理体系,确保企业薪资与行业平均薪资处于同一水平线,减轻青年员工经济压力;其次要深刻认识到“大锅饭”现象对于精力充沛、积极性高的青年员工的伤害性,真正实现绩效工资的合理分配和奖优罚劣,将企业对优秀青年人才的认可体现在绩效薪酬上,同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各类评优评先、奖励奖金分配以及职务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让能干事的人多拿钱,让不干事的人不拿钱,充分调动青年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内部管理潜能。
参考文献:
[1]陈江涛.关于加强工程项目青年人才培养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3,(10):220-221.
[2]黄妍.国有企业工程项目青年技术人员激励机制思考[J].管理观察,2018,(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