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桩基检测技术的应用 文宁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文宁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会越来越多,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身份证号:37132819940223xxxx;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会越来越多, 桩基工程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桩基检测技术综合运用了 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通过科学地检测,取得了相关的数据,对存 在的问题进行了准确地判断,为进一步改进采取措施提供了依据,由 此可以看出桩基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不过对现代建筑工程桩基的检测 还是人工操作,而且需要具有经验丰富和专业的知识型人才,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也是与现代社会的经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的,它的发 展离不开这两大因素的支持。
        关键词:桩基检测技术 ; 建筑工程 ; 应用 ;
        1 桩基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1.1 成孔的质量检测
        在施工的具体过程中,成孔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浇注后的 成桩质量。它的作业难度较大 , 实际操作起来会遇到很多难题,一般技术人员在井下作业,水下的作业环境复杂,一旦钻孔径的设计不符合技术标准,比如装机孔径较大,就会明显地增加施工技术难度,进而增加施工的成本。一旦孔径倾斜比较严重,桩竖向承载受力过大, 也会明显减低桩基的承载能力。因此,钻孔倾斜度、直径大小都会对 桩基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此外,对成孔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很多 方面,比如钻孔垂直度、深度、位置等等。
        1.2 地基承载力试验
        第一种是静态试验方法。主要包括竖向静载检测和水平静载检测 两种方法。在实验的过程中,一般会采用竖向静荷载来检测桩基承载 力,这种方法成功率高,可操作性特别强。另外一种是高应变动测法。在实际的应用中,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检测桩基的实际完成程度,检测方法的原理是使用重锤或铸钢,在桩基础顶部约 10-20m 左右的距离进行自由落体运动,给桩基础竖向冲击力,使土体和桩基础支护产生相对位移,充分发挥土体阻力和桩基的横向阻力,利用仪器在桩基础顶部接收信号,再结合这些信号判断桩基础承载力是否满足这些标准。
        1.3 桩基础的完整性检测
        1.3.1 低应变动测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在桩基础顶部瞬时冲击力作用下,进而产生强 大的应力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系列变化波,将对应力波 的连续传播产生影响,同时应力波也会产生透射和反射现象。这一技 术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它不但可以以完整且准确的查找基桩。
        1.3.2 声波透射检测技术
        这项技术需要在桩内先预埋声测管道,并把超声脉冲发射与接 收探头放到声测管中,必要时要在管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如果应力波 的波速、波形和峰值发生相应的变化,则通常表示桩基础有缺陷。如 果桩基中存在缺陷,则缺陷位置处的应力波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应力 波会出现散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通过声波透射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不会破坏桩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特别强。
        2 工程案例
        某商住两用住宅楼对桩基测试技术进行分析,此工程层高约95.8m 左右,实际建筑面积65291.05m2,框剪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作为承台基础的设计,钻孔灌注桩约有个,桩的直径约为。有效桩长为,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桩端持力层为粗砂层。


        2.1 单桩静载荷试验方法
        使用锚桩和钢槽形成反力系统。六个锚桩与“王”字形反力梁结 合使用测试反作用力。结合液压泵的特性,使用液压泵向桩顶施加压 力。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千斤顶,并在千斤顶上安装负荷传感器,技术人员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在桩沉降和变形的情况下,载荷传感器可以记录情况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测试平台的安装如图 2 所示。每次加载完成后,分阶段记录桩的变形数据。每次施加载荷后,应保持 1h。在 5、15 和 30min,然后每15min 测量桩顶的沉降。累积 1h 后,如果最后 15min 间隔的桩顶沉降增加量等于相邻的 15min, 当隔开的桩顶的沉降没有明显收敛时,应延长维 护负荷时间,直到最后 15 分钟的沉降小于相邻 15 分钟的沉降增加量为止。在垂直压缩静载荷试验中,单桩的最大载荷压力达到设计特征值的 2 倍后,可以终止试验。卸载时,每个阶段的负载保持 15min。 在按 5min 和 15min 测量桩顶沉降后,即可卸载第一阶段的载荷。卸载至零后,应测量桩顶的残余沉降,维护时间为 1h,读取时间分别为 5min,15min,30min。
        2.2 工程静载数据分析
        2.2.1 静载试验数据
        本文选择的单桩 106 #桩的竖向静压静载试验。当最大荷载为 18000kN时,桩顶的累计沉降为 18.77mm,沉降曲线始终保持平稳的 状态 , 没有持续地下降。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知道,将复合地基单桩的竖向极限抗压承载力作为最大试验荷载 18000kN,单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对应的特征值为 9000kN。经分析,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3 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
        人是技术领域中的第一要素,因此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综合 素质,为此,需要对上岗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尤其要 对负责人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和相关文件的学习工作。比如,通 过网络系统对桩基的检测信息进行及时的发布,保证检测市场一直处 于公开、透明的环境之中,使得各个单位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有序。
        4 结论
        在我国,桩基检测技术才发展了几十年的时间,但是所取得的成 果也较为显著,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检测人员 能够完成对各种检测方法的合理运用,并填补了这项技术在国内的空 白。在现代化施工中,桩基检测技术将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随着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这项技术也将应用到其他项目中,桩基工 程的可靠性正在不断地得到强化,相关的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 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马铁伟,魏志刚,程志.声波反射及透射技术在基桩施工质量检测中的综合应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214:547-953.
        [2]海江,郭丰刚.桩基施工及检测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5(8):269-269.
        [3]张衍林.BIM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24).
        [4]王冠杰.中国铁建的工程建设及BIM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招标采购管理,2018,75(11):23.
        [5]徐骏,李安洪,刘厚强,etal.BIM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及其风险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4,31(3):129-133.
        [6]王磊,余深海.基于Revit的BIM协同设计模式探讨[C]//第十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