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技术景观探析现代景观新材料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张昊
[导读] 摘要:不同于一般景观,高技术景观可以使现代材料和技术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较好展现现代景观美。
        身份证:41050219830925XXXX
        摘要:不同于一般景观,高技术景观可以使现代材料和技术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较好展现现代景观美。基于此,本文在对高技术景观进行解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景观设计实例,从雨水花园设计、生态景观设计等多个方面对新材料在现代景观中的运用方法进行了探讨,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技术景观;现代景观;新材料
        引言: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材料为参与工程建设的重要元素,将对景观设计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技术景观陆续得到了设计,能够满足现代景观设计对材料性能、加工工艺和制作技术等各方面的高新技术要求,给受众带来全新感官体验。因此,还应从高技术景观设计的角度加强现代景观对新材料的运用研究,以便使景观设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1高技术景观概念
        高技术景观是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设计的景观,能够体现高科技结构美学。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采用石材、木材、玻璃、混凝土等各种各样建筑材料,同时需要配合采用绿化资材,以便借助各种材料的纹理、色彩等元素使景观空间得到丰富。但在过去较长时间里,景观设计出现了盲目进行建筑材料和绿化资材组合的问题,造成景观难以与周围环境融合,同时各地景观设计同质化严重,难以展现地域文化和历史。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景观材料得到了不断更新,如再生材料、合成纤维等等,能够凭借高新技术完成现代景观构筑,在降低景观建造成本的同时,促使景观充满活力。通过运用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景观设计开始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使地域文化得到不同程度反映。相较于传统材料,包含合成纤维在内的许多新材料能够与自然景观较好融合,凭借人工技术完成天然景观的还原打造,满足景观全方位融合需求。近年来,景观设计越来越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希望在体现景观艺术性的同时,保证景观设计能够带来一定生态效益。而采用新材料设计高技术景观,不仅可以使景观表现形式得到丰富,也能满足现代人对不同环境的营造需求。伴随着高技术景观的发展,景观设计也不再是简单进行各种建筑材料的堆砌,而是需要引入创新理念实现技术和材料更新,一改过去景观设计千篇一律的问题。因此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还应通过运用新材料完成高技术景观打造,以便通过景观设计完成特定地域环境营造,满足人们对景观环境的个性化需求。
        2基于高技术景观的现代景观新材料运用
        2.1工程概况
        某城市园林景观工程被纳入城市环境规划建设项目,要求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在提高项目生态环保性的同时,营造城市宜居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为良好市容形象的塑造提供有力支撑。项目占地约90000㎡,总施工面积56900㎡,绿化面积约21820㎡,容积率达0.6,包含硬景工程、绿化工程、土石方工程等,乡土植物应用率计划达90%以上,绿化覆盖中乔木、灌木占比至少75%。工程占地面积较大,需要完成分段分片景观设计,利用各种地形条件提出相应的景观设计方案,在对植被现状进行保留的同时,使场地地貌特征得到充分体现,在节约建设资金的同时,将地域文化顺利融入景观设计。从总体上来看,需要重点完成雨水花园、生态环境、水下森林和仿生再生四类典型高技术景观设计,促使工程成为地区景观设计行业的样板工程。
        2.2雨水花园景观设计
        工程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区,核心区域需要完成包含写字楼在内的多个土建工程建设,同时满足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要求,因此景观设计需要完成优质生态办公环境营造。结合区域雨水净流量和内涝程度,计划利用建筑屋顶和公路两侧完成雨水花园景观打造,通过雨水积蓄缓解区域内涝问题,同时使区域绿化面积得到扩张,形成良好生态循环体系,使区域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保持同步。在屋顶雨水收集方面,可以采用新型绿化资材,利用人工轻型土壤、绿化种植水性化肥等保证屋顶绿化效果,并利用新型阻根性防水材料、渗水砖等将屋顶保温、防水与排水等功能整合在一起,使屋顶同时具备温度调节、建筑物保护、储水和美化环境的功能,确保建筑居住环境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在种植屋面,包含种植层、排水层、过滤层、阻根层、保温层、基层等多个层次,需要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铺设,使屋顶成为大的雨水收集池[1]。借助外围墙面和管道,能够将多余的雨水传输至雨水收集装置,通过过滤处理后重复利用。在公路两旁雨水花园设计上,需要利用高差实现雨水收集,在绿化带内完成渗水性强的介质土铺装,种植耐旱、抗涝的植物,具体包含连翘、黄菖蒲、玉带草、金鸡菊等等,利用植物实现雨水过滤,创造四季景观效果。
        2.3生态环境景观设计
        结合项目不同地段地形来看,部分区域场地排水困难,不适合打造雨水花园,在雨期雨水量大且急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雨水直接进入排水官网加重径流污染负荷。为加强水环境保护,需要完成生态树池这种环境景观设计,在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的同时,构造由蓄水层、换填层和碎石层构成的树池,在去除雨水中污染物的同时,在汇水区的源头实现雨水净化。为避免种植树木因雨水冲刷无法健康生长,需要选择海桐等常绿灌木,使道路两旁的绿量得到增加。在汇水位置,需要打造雨水收集井,上部设置井盖,下端铺设混凝土垫层和素土层,外壁完成砖砌层和混凝土层打造,采用下凹式结构,能够实现雨水积蓄,为雨水回收利用提供技术支撑。配合采用冷雾技术,如图1所示,可以利用HP-2N生物膜材料对回收的雨水进行进一步处理,然后依靠压力作用使水从喷嘴高速喷出。与喷嘴前的雾化针碰撞,能够形成类似自然雾的景观,促使周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给人以纯天然的景观效果,能够满足环境宜居设计需求。
 
        图 1 冷雾技术
        2.4水下森林景观设计
        在工程景观区,存在面积4000㎡生态湖,能够为现代水下森林景观设计创造条件。通过打造人造湿地,能够得到集功能与观赏为一体的水景空间,在作为娱乐场所的同时,能够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使周围环境的生态多样性得到增强。实际在景观水池设计中,需要采用天然钠基膨润土防水毯进行湖底铺设,完成沉水、浮水等各种形态水生植物种植,形成立体水下森林[2]。在景观水池砌筑方面,斜坡应采用具有稳定性的大块石头,池塘段需要设置石挡墙,采用水泵将湖与景观水池连接在一起,能够使水质保持清澈,为鱼、贝提供适宜生存空间,同时完成良好滨水环境营造。新型防水材料不仅具有较好密实性,同时能够实现永久防水,促使水体质量得到保证。在湖的周围搭配种植花草和树木,完成良好景观环境营造,能够成为休憩、游览的最佳场所,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在水景照明方面,采用光纤照明将水岸轮廓线与垂直彩色水面组合在一起,形成优美线条,在利用光电分离技术保证照明安全的同时,能够使水景更加动人。为加强水源保护利用,可以将经过处理的雨水引入湖泊,避免水质变差的同时,促使景观取得可持续发展。
        2.5仿生再生景观设计
        工程部分区段自然景物较少,在景观设计中一味进行树木和水生植物移栽尽管可以打造自然景观,却难以得到长时间保存。为体现景观空间整体美,可以完成仿生再生景观设计,使景观设计主题得到更好表达。如采用人工水体景观对自然时水体景观进行替代,完成人造喷泉的设计,利用可再生重复材料对自然景物进行替代,能够避免景观受到环境气候的过多影响,在不同季节都能保持美观。在实际设计时,可以利用玻璃树脂材料进行喷泉周围隔层设计,使喷泉动态效果得到较好展现。在人工湖上,可以完成景观桥梁设计,利用木质铺装与自然水体相呼应,形成动静反差效果。实际在景观桥梁设计上,采用具有汇碳功能的现代工程木,实现绿色桥梁结构设计。桥梁主拱采用强度达TC17的优质赤松规格材,利用预应力复合工艺和柔滑预处理技术提高构件抗应变能力。按照C3类环境要求,        选择环保型木材防腐液对木材进行浸渍处理,表面利用防护型木蜡油实施二次涂装,能够使构件的耐久性得到最大限度提升[3]。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进行装配组装,能够减少桥梁施工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在周围道路铺装上,可以次用仿石PC材料,相较于天然石材更加规整,同时色差较小,避免因开采天然石材给周围环境带来破坏,配合采用缝隙式排水技术能够使景观排水系统得到完善。
        结论:综上所述,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还应合理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以便使设计出的景观能够对现代高技术进行正确表达,充分展现景观的艺术性。在实践工作中,还应熟悉景观材料变化趋势,引进先进、实用的材料与技术加强雨水花园、生态环境景观等各种现代景观的打造,继而使景观美得到完美呈现。
        参考文献:
        [1]严峰.市政景观园林工程中新技术与新材料运用[J].四川建材,2020,46(01):124-125.
        [2]邢婷婷,周力维.新工艺、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以六合新城环境综合整治景观工程为例[J].大众标准化,2019(16):71-72.
        [3]林丽钰,卢艺菲,许铭宇.园林工程中创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及项目管理探析——以深圳万科前海企业公馆园林景观建设工程为例[J].园艺与种苗,2019,39(03):41-43+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