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建筑市场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殷超
[导读] 摘要:建筑市场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要想保证建筑市场稳定的发展,就要重视建筑市场管理的高效性。
        潍坊市市政工程和建筑业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  261041
        摘要:建筑市场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要想保证建筑市场稳定的发展,就要重视建筑市场管理的高效性。我国建筑业的发挥要具备科学的发展观,向新型的工业化转型。我国建筑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建筑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也在日渐增多,这些问题的产生将直接影响到建筑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我国的社会经济进步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不断增强对建筑市场的有效管理和合理监督,对于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建筑市场;市场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我国的经济体制在不断改革,在建筑市场中出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导致管理秩序混乱,不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出现了一些违法分包、恶意压价等不合理的情况。很多建筑企业存在无证施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作为相关的管理部门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有时还会出现滥用职权、强行干涉的情况。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局面,建筑市场管理的局面十分混乱,出现各种漏洞。这样的市场管理模式,将导致建筑市场不能够公平、开放,使正常的管理秩序遭到破坏,也会危及到施工安全问题,不但降低了建筑单位的社会地位,也减少了经济效益。
        1、目前建筑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行政执法环境的不完善
        建筑市场管理的过程是比较繁琐的,建筑项目的启动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抗拒执法的情况。不能有效的进行执法体系的建设,在对违法案件调查的过程中,没有重视执法权威和法律的严肃性;对于一些工业项目、各种建筑项目没有加强市场管理,这些项目中会出现一些违背法律情况的发生,作为建设行政部门,没有主动进行相关事宜的办理,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导致出现被动工作,直接阻碍了行政执法的有效进行。
        1.2招投标监管的缺失
        在很多地区,都是由政府招投标办公室或者投标办直接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进行监管,这使得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招投标的监管失去了主动权。作为建设工程招投标单位必须要依法合理的进行招标,并且要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工程招标、邀请招标的公告。在项目招标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欺诈的现象,招标单位之间相互串通,欺骗建筑单位,使得一些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低成本的价格竞标,这是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
        1.3 建设监理不规范
        承包、监理业务模式存在一个分包合同监理业务,监督下属的营业执照。有的挂着监理企业的牌子,以监督而临时聚在一起,没有监督任务时,这些人解散或转让,严重影响监理人员从事监督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动力,一些监理单位没有确定工程监理的内容和程序,也没有规则或落实执行监督各级人员的责任,导致一些监督人员在该进行检查时不检查,该旁站监理时不旁站,甚至不问工程是否合格也签字。
        2 互联网+实施建筑市场管理
        1、中国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时不我待。
        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先后经历了四次革命性的技术进步:第一次是蒸汽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化;第二次是电气技术的应用,促使了电气化;第三次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催生了信息化;第四次就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迈上了智能化。前三次技术革命中国都没能赶上,因此中国经济落后了,中国社会的生产力落后了。这次互联网智能化技术中国赶上了,具备了走在世界前列的基本条件。

目前,国家将“互联网+”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今年五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今世界的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提出了“产业互联网”,第二大经济体欧洲的主要国家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与美国的“产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主流发展趋势,并且这三大主流都指向了一个方向---信息化与智能化。可以说,这三大主流代表着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建筑业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如何在伟大的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中实现凤凰涅磐,完成一次质的飞跃,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摆在我们每个建筑产业从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抓住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转变思想观念,迅速行动起来,奋力突破“建筑业+互联网”困局,尽快实现现代信息互联技术与传统建筑产业的深度融合,降低建筑业的能源消耗,增强建筑企业的素质,提升建筑产品的品质,提高建筑产业的生产力。可以说,“建筑业+互联网”是大势所趋!
        2、建筑企业信息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是企业提质增效的根本途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针对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提出的战略性举措,“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而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则是通过供给系统全要素生产效率和生产品质的提升,实现供求关系的改善与供需平衡。建筑行业属于完全竞争性领域,建筑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必须适应市场变化,把“强管理、提品质、降成本、优服务、树品牌”作为生死攸关的战略任务,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大力提高管理效率,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信息互联技术的实际应用,是将人们大量的、繁琐的、繁重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任务交给计算机、移动端和互联网去完成,从而大量地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品质和产品品质。例如:用算量软件计算一个10万平方米建筑的机电工程量需要5个工日,而传统人工做法则需要90个工日。一个纸质的审批流程,平均用时5个工作日,实现信息化以后,有关人员在应用终端点击一下即可,整个过程一两个小时之内就可能完成。中国施工企业协会在最近组织的企业信息化专题调研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好的企业都在搞信息化,信息化好的企业都是好企业。同样一个千亿级规模的集团企业,集团总部、子分公司总部和区域性分公司机构等非项目经理部的经营管理机构人员占企业全部管理人员的比例,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为12.5%,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的企业则达到25.2%。同为百亿级施工总承包企业,机构人员占全部管理人员的比重,有的企业只有9.1%,而有的企业则高达33.2%,仔细分析比较后发现,这与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是密切相关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好处很多,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固化优化管理流程、扩大管理幅度、提高业务透明度、堵塞管理漏洞、有效管控企业运营风险、提高经营决策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等等。总之,企业管理信息化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的提中之义,是建筑企业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
        结束语:建筑市场的秩序混乱、不规范的市场管理情况,将直接影响着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对管理制度的完善,管理力度的加强,使保证建筑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这样才能使建筑市场安定有序,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建筑市场中的各个单位能够尽其职责,使市场秩序稳定,建筑业能够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市场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隋少林. 住宅与房地产.2019(05)
        [2]建筑市场管理的重要意义及提升策略分析[J].李国强. 现代装饰(理论).2013(08)
        [3]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的对策探讨[J].魏静.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