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完形难关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期   作者:白美庆
[导读] 完形填空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
        摘要:完形填空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它考查了学生语言的基本功,阅读能力和逻辑分析及归纳能力,这道题让很多学生头疼,原因有很多,思维方法是很关键的原因,笔者从四个角度,给学生提出四个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完形这道题上有思路,帮助他们攻克这个难关。
        关键词:完形填空   篇章意识   想象意识   代入意识    联系实际
        完形填空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它考查了学生语言的基本功,阅读能力和逻辑分析及归纳能力,很多学生都有对完形的恐惧心理。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学生确实在这道题上下的功夫太少,没有投入时间和专注力去研究,为了做题而做题,自然不能得法;但是有些学生是真的很努力的认真读了文章,也多方面思考了,但是就是不能得到正确的思路和解题策略,这样就很可惜,明明在努力,却得到感觉像是假装在努力的结果。我在课下也经常就学生在完形当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讨论,试图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了解他们做这道题的方式,有时候为了一个选项,学生据理力争,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对的,我是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学生在动脑思考,所有才有那些问题产生,有思考就是好事情,担忧的是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存在着思维方式和学习技巧的问题,这样就等于做了很多无用功。经过不断的观察和交流,针对学生的问题,我给学生慢慢的渗透了几个意识,以帮助他们在这道题上有所突破。
        首先,篇章意识。夹叙夹议的完形填空都是结构完整,情节完整的故事类文章,议论文说明文也都是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的文章。通常完形填空的第一句话甚至前几句话都是完整的,它会为考生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后面的文章都是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文章的中心意思,作者的意图在读完后会明显的感觉到。所以学生需要有篇章意识,要知道在整个文章中所有的文字都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做题的时候要带着文章的主旨方向去考虑,才不至于思维走偏。比如2014年全国大纲卷英语完形,是一篇记叙文,讲了两个朋友成功登山后返回途中,Joe不幸摔断了腿,Simon努力帮助他,但是最后情况危急,不得不割断绳子舍弃了Joe,而Simon回到营地后没有立刻返回,一直在原地等待,最终等到Joe奇迹般的爬回了营地。这个故事情节完整,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可以根据事情的发展勾勒完整的故事梗概。
        其次,想象意识。

第一遍读文章的时候,在得到背景知识之后,要有自己的猜测,“这是什么时间?地点是哪里?人物?发生什么事了?”针对给出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大胆的联想,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向,同时边读边挖掘作者的思路,找到两者相印证的信息,如果发现自己的思维产生偏差,自然会和原文产生矛盾,慢慢会走不下去,这时候就要去回头找在哪里出现了偏差,进而纠正自己的思维。比如上段提到的文章,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先把第一段给出的背景了解清楚,在此基础上随着它给出的提示句进行合理的推测和联想,结合文章建立合理的思维导向,边读边互相印证,出现疑惑的时候回头再读,看是否自己的方向在哪里有偏差,再进行调整。
        再次,代入意识。我会经常给学生讲到这一点,也可以称他为“同理心”意识,不要把自己当成无关人员,想象自己是文章的主人公,身临其境去代入身份,“如果我是主人公,面对这种情况,我会如何第一反应?”不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去评价,而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去如实陈述自然的第一反应。假如你是Simon,在那种情况下,你想要救朋友,又想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会是怎样矛盾和不安的心理?带入身份后,会自然选出合适当时情况的选项,比如第54题就是如此,Simon出于对朋友的关心和放弃朋友自己先回来的内疚,做出了一个决定,不马上离开而是原处等待,最终朋友出现,所以选择immediately这个选项。
        最后,联系实际生活的意识。每篇文章都是生活中已发生,会发生的故事,道理,即使没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可能在生活中,网络上,电视上等等听过,看到过,每一个情节的发展不是为了离奇而出现,都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经验,比如养宠物,超市购物的经历,甚至旅行,学生的日常生活等等,这些都没有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完全可以联系到这些生活场景,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做一个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的人,这样就能够在遇到完形文章的时候,不自觉的移情到自己身上,或者能够想象出真实的场景,就不会感觉自己在做题,而是在讲述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会不自觉的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生情绪上的变化,有一种想一口气读完,想赶紧看到结果的欲望,有时候还会产生认同感,看完后会觉得自己学到了生活知识或科学知识。这样的做题让人甚至感觉不到是在做题,这种做题经历就是一种享受!比如,有一篇完形讲的是超市购物,看文章的时候我越来越被吸引,发现自己不自觉中了解了很多超市经营的“门道”,比如物品放置的高低,区域的变化,购物车的大小等等,在讲给学生的时候,学生也发现,原来生活中不起眼的事情都有着别人独到的心思在里头。他们会产生好奇和兴趣,后面做完形会带着期待的心情去读。
        在做题过程中,除了以上这些意识之外,还有很多的小技巧和基础知识协助答题,比如上下文的提示—复现词,介词的区别,固定搭配等。总之,完形填空这种题型考查的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虽有难度,但不是无法可破,只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思考,多注意总结,积累,一定能得到属于自己的“解题秘笈”,这道题拿满分也是很有希望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