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8期   作者:汪亚丽 果基牛牛 彭宇琦
[导读] 【摘 要】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研究收集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样本数据为时间段内32例手足口病患儿以及同期32例健康体检小儿,前者命名为实验组
(德阳市人民医院 检验科  四川德阳  618000)
 
【摘  要】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研究收集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样本数据为时间段内32例手足口病患儿以及同期32例健康体检小儿,前者命名为实验组、后者命名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进行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统计两组受检者免疫球蛋白含量、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指标数值。结果:最终对比结果显示,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呈现为P<0.05,IgA、IgG:对照组数值在实验组之上。IgM、超敏C反应蛋白:实验组数值更高。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与正常体检小儿相比,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验结果存在差异,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8-0129-02
 

手足口病作为小儿患者常见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临床表征是在患者手部、足部、口部出现疱疹、皮疹等,如果病情不能得到控制,会出现肺炎、肺水肿、肢体阵发性抽搐等并发症,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当前需要对小儿手足口病进行早期检验,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是临床上检验手足口病的常用方案,具有检验速度快、诊断准确率高的优势,本文主要以我院32例手足口病患儿以及同期32例健康体检小儿为研究样本,分析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验优势,现将本文最终报道资料进行如下整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样本为我院1年内的32例手足口病患儿(实验组)、32例健康体检小儿(对照组),入选标准:受检者资料无残缺,且小儿家属知晓此次对比实验的目的,在知情同意书上主动签字,实验组患儿的发病时间在1周内。排除标准:免疫系统障碍、重大器质性病变、先天性病毒感染的小儿资料。两组小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呈现的组间差异为P<0.05。
表1两组小儿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男/女(例)
平均年龄(岁)
实验组(32例)
17/15
2.97±0.64
对照组(32例)
18/14
3.01±0.53
P值
P<0.05
P<0.05
1.2方法
两组受检者在入院后,需要在其静脉处抽取3毫升的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测,在检测前,应给予小儿乙二醇四乙酸进行抗凝处理,之后对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验,免疫球蛋白采用方法为免疫比浊法,相关的试剂提供厂家为德国申能公司[1]。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层析法,试剂提供厂家为日本东芝公司,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依照说明书的检验标准。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小儿受检者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的指标数值,免疫球蛋白主要从IgA(免疫球蛋白A)、IgG(免疫球蛋白G)、IgM(免疫球蛋白M)等方面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3处理本文所有资料数据,此次指标在临床上显示为计量资料,开展t检验,结果以±标准差表示,组间是否存在差异以P值进行判定,P<0.05证明组间存在差异。

2 结果
2.1两组小儿受检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
表2两组小儿受检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
组别
IgA(g/L)
IgG (g/L)
IgM (g/L)
实验组(32例)
0.59±0.13
8.95±1.22
2.09±0.18
对照组(32例)
1.28±0.23
13.68±1.31
1.03±0.25
P值
P<0.05
P<0.05
P<0.05
2.2两组小儿受检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
表3两组小儿受检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
组别
超敏C反应蛋白(μg/mL)
实验组(32例)
7.24±1.26
对照组(32例)
1.14±0.93
P值
P<0.05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在临床上具有传染性强、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多数小儿患者表现为皮疹、疱疹、体温升高等临床症状,少部分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呼吸道感染、心肌炎等,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使患儿的病情恶化,给患儿带来死亡风险,及时诊断与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水平的重要举措。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验可以判断小儿是否患病,以此为依据对患儿进行及时的治疗。免疫球蛋白是与抗体分子相似的球蛋白,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功能是抵抗病毒入侵,对患儿进行机体调理[2]。本文调查发现,IgG在患儿机体中的含量最多,可以将机体内存在的毒素清除,并且IgG可以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以免新生儿受到病菌的入侵。IgA属于一种抗体,可以作用在粘膜表层上,减少病毒对患儿机体的侵害,杀菌效果显著。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在早期病毒入侵时进行抵御,其含量水平可以判断患儿机体抵御风险的能力。超敏C反应蛋白是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主要存在患儿的血浆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水平与患儿机体受损程度成正比,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病毒感染严重,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正常体检小儿,所以临床上可以通过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的指标数值,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手足口病[3]。针对确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需要进行及时地给予降温、镇静、抗病毒药物等治疗方案,有效控制患儿的病情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对小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在家庭中养成小儿正确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加通风,以免细菌增生。
本文将正常体检小儿作为参照,最终对比结果显示,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其中IgG、IgA低于正常值,IgM、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正常值,表明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虽然本文取得了预期的研究结果,但是病例样本数较少,所以期待在后续研究中,扩充样本量,增加文章的说明力度。
参考文献
[1]龚川江. 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应用价值分析[J]. 系统医学,2019,4(04):108-111.
[2]程朝晖. 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检验中的价值探讨[J]. 名医,2019(10):33.
[3]朱葵花.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水平在小儿手足口病诊疗中的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2):48+50.
作者简介:
汪亚丽(1983-),女,四川乐山,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免疫。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