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20219921030XXXX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发生了巨大变革,装配式建筑已经逐渐成为了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方向,为建筑行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可能。本文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进行分析,研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工艺,以推动建筑行业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工艺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结构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减少模板的应用,大约可以减少以减少30%~40%左右左右,不仅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情况的存在,还能够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缩短工期,使得工程资金能够实现高效循环和应用,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单位,都会优先选择这种方式。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测量控制及划线校验
在安装作业之前,先要在混凝土基础柱面弹出十字轴线。混凝土柱头进行凿毛处理,并清理干净。柱面划线:采用钢板尺、角尺井测量,在测量的阶段中,需要将每个节点的螺栓孔作为基础,在该区域中进行测量。操作时一旦能够重合,这就说明测量精确,若重合不得,就需要在进行重新调整。另外,需要在基础上进行测量,使用笔进行标记,操作时需要将油漆挂干净,提升精确度。同时,还需要做好螺母和垫片的标高调整。在调整的时候,需要以腹板作为基础采用玻璃管进行调平。当调整后需要对两个当调整后需要对两个90°°的角进行测量的角进行测量。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绷钢丝的方式,进行调整,保证值应保证值应≤≤11//1000柱长柱长且≤10mm,扭曲度测量较困难,可在柱子对角吊线坠,看上下翼缘板是否在同一面内,在测量中如果存在误差,需要及时的控制,保证测量的效果满足工程需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阳关照射会阐述温差所以存在影响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该方面产生的内容进行考虑,做好校准工作。
2.2预制柱梁吊装
在施工前需要做好接触板的清理工作,同时,对相关的接触物也需要进行清理,使用纱布或是钢丝刷进行处理,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打磨的厚度,不要出现打磨过渡的情况发生。立柱采用单根吊装,就位时一段柱底部中心线应于基础中心线重合,采用吊带单点起吊,根据构件编号就位至预埋钢筋笼的位置,就位后紧固好螺母,并撤掉上部吊带。全部柱吊装完成后,从互成从互成90°°的两个方向上架两台经纬仪检查的两个方向上架两台经纬仪检查左右前后两个方面的垂直度。检查合格后,紧固地脚螺栓后灌浆。灌浆完成后,使用吊环吊装预制梁,调整后预留口内插入钢筋灌浆。
图1 预制柱垂直校正测量示意图 图2 预制柱吊装
图3 预制梁吊装 图4 外墙板吊装示意图
2.3预制屋面板,外墙板吊装
壁板吊装前要根据构件编号对壁板和相应的柱间净宽度进行复核,如影响安装,及时在地面处理。梁、板吊装时,要用麻绳作导向绳,防止在空中与柱等构件碰撞。配合安装时需用升降梯载人调整就位。升降梯由分包商提供,并有具备操作证书的操作工引导壁板安装,需要站到已完成吊装的屋面板上时,需将安全带挂到预制梁的钢筋环上。吊装时,屋面板需用吊带固定,防止起吊点出现滑动,板与梁接触位置提前粘结橡胶垫片;外墙板需用吊环固定在板预埋件上,就位调整后,使用连接件紧固柱和板后灌浆。
2.4构件二次灌浆
2.4.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做好水源的准备工作,保证水源的洁净保证水源的洁净,二次灌浆搅二次灌浆搅拌用水必须清洁无污染。搅拌桶和运输工具进行提前清洗。其次,灌浆前应复查设备所在基础方位、标高、垂直度。基础表面应平整,上表面与构件底座间距离最少为上表面与构件底座间距离最少为11cm。灌浆时支设模板,模板间的接缝、模板与基础表面的接缝可用水泥净浆、胶带勾缝、密封严密必须达到不漏水的程度。支护模板时要注意必须将基础中心线引至基础立面。灌浆料搅拌地点应尽可能靠近需要灌浆的基础。最后,灌浆前将混凝土基础凿毛面清理干净,确保灌浆层和结构层的粘结牢固。基础表面先用压缩空气机吹一遍,再用喷水枪冲洗一遍使基础表面无留存砂石块、水泥碎渣、刨花棉丝等杂物。灌浆前灌浆前24小时小时,须将基础表面充分撒水,全面湿润,灌浆前一小时用压缩空气吹净浮水,使其表面达到湿润。特别注意拐角、地脚螺栓处不得有积水。
2.4.2灌浆料的施工
梁柱接头采用无收缩灌浆料浇筑,混凝土浇筑前,严格按照材料说明书进行拌和;由于无收缩灌浆料的流动性好,不需要进行振捣施工,这样提升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带来的危险性;同时,因为二次灌浆的强度需要满足灌浆的强度需要满足75%的强度要求的强度要求,才能进行吊装施工。当强度满足一定的要求后,要做好相关的养护工作,提升构件的养护周期,这对提升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积极作用。模板支设完毕,并且基础表面完全润湿后,检验模板保证不漏浆的情况下开始灌浆的施工,每次灌浆做每次灌浆做55组试块组试块。灌浆时采用斜溜槽灌浆法用容积时采用斜溜槽灌浆法用容积10kg左右的桶装运送灌浆料左右的桶装运送灌浆料,经过斜溜槽直接灌入模板内。灌浆前应准备灌浆前应准备33~~55个桶个桶,以保证灌浆的连续施工。灌浆料施工时,料从搅拌桶内出来必须立即灌浆,其停滞时间不能超过时间不能超过20min。拌制前计划好用量,不能过时储存。拌制前先加制前先加80%的水的水,然后加灌浆料以便形成硬稠灰浆,在这种稠度下搅拌稠度下搅拌11min,再加入剩余的水。搅拌过程中需控制出料温度不大于温度不大于30℃,必要时需加冰降温。
2.4.3养护和成品保护
灌浆后灌浆后24小时内小时内,灌浆料体不可受到振动。在此过程中必须有专人对灌浆的基础进行看管,灌浆后采用必要数量塑料代及草帘覆盖或岩棉被覆盖养护养护料代及草帘覆盖或岩棉被覆盖养护养护77天天。养护过程中,以灌浆料的表面湿润并且无积水为标准。
2.5构件嵌缝
构件嵌缝为泡沫条嵌缝后注密封胶。施工前,先将壁板表面的杂物、砂浆硬块等清扫干净,并用干净的布擦一次,经检查基层无严重不平、空裂,起砂等缺陷,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嵌入泡沫条,嵌入深度根据不同部位由厂家说明书确定,紧密填充后打密封胶,密封胶表面需在干硬前使其平滑顺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领域高速发展之下,很多新型施工技术被研发和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其将多种建筑结构部件在工厂内完成预制,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装配施工,大大简化施工程序、缩短工期,工程质量控制更加有效,进而可以全面的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满足现代化使用需要,也能够积极促进建筑工程领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侯仰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工艺分析[[JJ.].建筑工程技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术与设计,2019(32).
[2]吴佳灵..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J.].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技术与设计,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