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桥梁工程的建设技术日趋成熟。通过对桥梁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桥梁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在运营期能够安全、持续的发挥其社会功能,同时也为桥梁建设企业赢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由于目前城市桥梁的规模大都是多层多向立体交通,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较长,现场施工过程复杂,所以为了保证城市桥梁的高水平建设,质量控制要求就相对比较高,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管理是桥梁工程的关键因素。本文就城市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及管理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桥梁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着运输行业的发展,这就对桥梁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桥梁的发展不仅会影响人们出行,它同样影响着很多行业的发展,这就代表桥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未来;桥梁施工质量问题是相关建设工作的主要阻力,因此,要根据以前的不足,总结出更好的应对方法,以此提升桥梁的施工质量。
1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原材料质量问题
桥梁工程中主要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预应力钢绞线、锚具、支座、伸缩缝等,在材料的采购及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把质量关,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按规范和标准要求开展原材料质量检测和验收。或者采购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注重原材料试验检测,甚至使用不合格的水泥、砂石、外加剂等进行施工。这样不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延误施工进度,降低工程质量,还容易影响结构承载力,给桥梁施工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1.2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1)一些建筑工程师的专业缺乏知识储备,并且各种理论的当前水平很低,由于项目建设过程中太过于自信的主观判断能力,导致他们经常有意或无意违反施工图设计或者施工技术规范的质量技术要求。质量监督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技术监督指导时,也没有发现这些隐蔽的项目,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和重大隐患,对建设项目顺利进展和施工项目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长期以来,施工单位的一些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一直处于高强度的施工环境中,工作强度大,几乎没有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就比较容易疲劳,思想产生麻痹,影响了管理效率。(3)施工单位的一些工程师存在“高视力”问题,例如不重视施工工作的技术学习和专业指导的能力等,均不利于提高施工技术质量水平,并可能在现场施工中引起低级的错误,这很容易造成质量水平的安全事故。
1.3施工过程技术监督不到位
为了提升操作技术水平,充分提升桥梁建设水平,施工单位必须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然而,实际施工中,部分工程施工单位缺乏专业管理监督机构,往往都是在实际施工出现问题之后,才临时调派技术人员深入检查处理,问题处理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同时,部分工程单位即便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但往往流于形式,监督管理工作还未落到具体施工过程中,导致关键技术操作问题频发,进而影响施工质量。
2提升桥梁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2.1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
提高对原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制定企业内控技术标准,增进与材料供应商联系,所有原材料都需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或质保书,委托试验室进行试验。保证他们所供应的原材料质量合格,满足施工进度控制和质量管理需要。严格按要求对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外加剂等开展试验检测,详细获取各项数据指标,保证原材料质量满足桥梁施工需要。一般使用级配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集料采用机制碎石,加强最大粒径控制,确保质地坚硬。细集料要严格控制含泥量,清理垃圾和杂物。外加剂要确保质量合格,满足施工需要。钢筋应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和或试验报告单,并作机械性能试验,对进场的钢筋进行抽验,尊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对不合规范要求的钢筋,坚决不预验收,使用。从而实现对原材料质量的有效控制,为提升桥梁工程质量做好准备。
2.2优化桥梁结构混凝土施工工艺
在桥梁施工中应控制好施工材料的温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重视对混凝土内外温度的控制,使内外温差的差距控制到最小,可以避免发生混凝土发生膨胀现象。这样即便混凝土在干化后也不会出现裂缝的问题,结构稳定性高。混凝土结构的分布均匀还需要对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振捣,这样可以使混凝土的结构缝隙变小、硬度变大,从而让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情况降到最小化。
2.3强化桥梁施工过程管理
对于施工周期长、工程任务重的项目,施工单位可采取分段施工方式,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在分段工程完成后对其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每段工程质量可靠,然后再进行后续工程的施工。然后,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完善相应监管机制,建立事前监管和事后监管全方位监测制度。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桥梁建设,施工检测时施工专业技术人员可引入光纤传感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等先进检测技术,对桥梁各个指标和综合性能进行检测,全面提升过程管理水平。加强过程管理,重视整个施工过程实现全面把控。
2.4重视施工养护工作
桥梁主体施工完成后,需严格按要求开展养护施工。通常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土工布或草袋,然后洒水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出现裂缝等问题。洒水要呈喷雾状,避免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期间要加强交通管制,不允许车辆和行人通过。使混凝土强度合格,养护施工任务完成后才允许开放交通。
2.5建立完善的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加强质量责任体系建设,贯彻落实质量责任制。实现全员管理,层层落实质量责任,分解细化各层次的工作目标和质量管理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严把质量关,强化质量检查和监管职能。质量工作要以责任管理为中心,加强质量责任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体系,把质量工作和质量目标分解到每位员工身上,落实到基层,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在国家级桥梁的现场施工质量和管理时间过程中,管理模式是建立在现场施工质量等级管理模式体系的基础上。高速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可以为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坚实有力的控制。建设项目单位要注意建设和逐步完善建设管理核心体系,在施工单位准备阶段,应严格控制建筑的主要材料以及质量和基本标准,避免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假冒伪劣的产品材料和或不合格的材料出现。
2.6提升管理员工专业技能水平
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归根到底是为项目负责的,只有发挥其管理效果,才能使管理工作变得有价值。而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其管理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管理人员本身对管理工作不了解,不清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管理工作应当如何开展,这种情况都会使得管理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等同于形式工作。故此,从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员工需要端正工作态度,同时不断巩固自身专业技能,发挥专业优势,才能使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从而为项目施工添砖加瓦。此外,有条件的施工方,还可以定期组织内部员工交流,在交流中让员工更加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更能使员工在交流中,对项目整体有更为清晰地认知,为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带来积极意义。
结语
桥梁工程建设的核心管理工作就是质量控制,为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桥梁,为人们交通出行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安全和方便的运输载体,无论是建设方还是施工单位都要做好工程的质量控制。建设企业作为建设主体,应严格把控工程质量,遵守相关的质量规范。施工队伍要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通过两者的相互协作,共同实现桥梁建设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红英.当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要点分析[J].居舍,2019(25):121.
[2]李博超.道路桥梁施工与管理对策[J].交通世界,2019(07):168-169.
[3]王磊.道路桥梁与桥梁施工质量现状分析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6):198.
[4]邓康乐.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监控[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