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陈杰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5期   作者:陈杰
[导读] 随着社会进步,城市的用水不断提升,这对建筑给排水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城市的用水不断提升,这对建筑给排水提出了新的要求,给排水设计中要采取适当的节水措施,这样能让城市用水的紧张局面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另外给排水设计中适当引入节水技术,有助于提升建筑的经济效益,对社会经济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当下给排水设计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分析如何将节水技术合理应用到给排水设计中,实现给排水设计的整体提升,让给排水设计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节水技术;建筑给排水设计;应用

前言:给排水设计的效果关系到建筑功能的发挥,在给排水设计的开展中,合理实施给排水设计,可以有效控制好建筑内水的消耗,将节水技术适当应用到给排水设计中,可以让水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对建筑工程效益的提升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这就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工程的功能需求以及各方面情况,在给排水设计中引入一些节水的手段。
一、现阶段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给水设施的超压出流
        城市化不断取得一定的建设成果,国内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为了满足城市在水资源方面的客观需求,城市给的给水管网会提升压力,这样水流就能更加顺利地疏松到一些远距离的地区,但这就导致一些距离供水点并不远的地区,一直都是在高压供水中,导致了建筑工程内的一些配件阀水压远远超标,这就是超压流出的问题。这种现象看起来文海并不大,但若是大量的设施出现浪费的情况,会对水量分配造成影响,还会导致水资源被严重浪费。但是在国内的诸多地区,这种情况是十分常见的[1]。
(二)管道和其他给水配件的泄露
        一些建筑内的给排水系统,忽视了管道以及其他设施在耐久性方面的技术要求,没有对这些设施采用一些抗腐蚀的措施,导致了管道内时常出现水泄露的情况,水资源就会被严重浪费。多数的水管都是在地下深埋的,或者是在建筑的墙内[2]。这就给管道维护以及检修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另外水泄露对建筑本身也是会造成一定的侵蚀,从而缩短建筑寿命。
(三)热水循环中的浪费
        建筑内的热水循环在不断运行,但是不能对水管展开全过程保温的措施,这样就导致用户在对热水进行使用的时候,就需要将管道内存储的冷水先放掉,这些冷水并未得到有效使用,就导致一些水资源被浪费,这些水资源集中起来是十分惊人的数量,
(四)排水过程的二次污染
        多数的水浪费现象都是在给水系统,但是在排水设计中,若是没有进行适当规划,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二次污染会对用水造成影响,还导致了管道内的水无法正常使用[3]。
二、给排水设计中如何对节水技术展开应用
(一)对超压出流进行限定
        给排水设计的实际开展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给水压力进行适当的限制。一般情况下建筑的最低配水电,要保证水压不会高于0.45MPa,最高不能超过0.55MPa。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在配水电之前安装节流孔板或者是减压阀,这样就可以对水管内的水压进行控制,让建筑内的水压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减少对水的浪费。
(二)选择节水型的卫生器具以及配水设施
        在工程建设的实际开展中,可以为建筑选择一些节水性比较好的一些卫生器具,以及一些给排水系统中的配水设施,这样用户在进行日常用水的时候,就能避免造成对水的浪费。但是对节水设施进行选择的时候,不仅要关注设施本身的节水能力,还要考虑到经济性的问题,这样可以让设备腐蚀以及老化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并让建筑节水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选择质量合格的管材
    给排水设计中常用镀锌钢管,本身的性价比是比较好的,安装起来也非常方便,但是这些管材容易腐蚀和老化,因此在给排水设计的实际开展中,还是要避免对镀锌钢管展开应用,要选择更加具备抗腐蚀性的管道管材,让给水设施更加具备耐久性,避免因为设施管道老化,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此外是对管材进行选择的时候,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管材泄露造成二次污染,这对保障居民的生命健康也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建立完善的热水供应系统
    为了对热水供应方面的一些水资源浪费进行改善,在给排水设计的实际开展中,要尽量减少加热设施以及建筑内管道的长度,然后在建筑内采用多样化的循环方式,对工程造价展开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提升整体的节水能力,让热水系统的水浪费问题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提升热水供应的合理性。
结论:总之,给排水设计是现阶段建筑设计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如何在给排水设计中合理应用节水的措施,这是设计人员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以往在给排水设计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需要结合新时代的趋势,加强对给排水设计的改进和革新。

参考文献:
[1]谭晓莲.新兴社区医院给排水设计的实践与探索——以南京市某社区医院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79-80.
[2]邹飞.装配式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管窥——以上海浦东新区某地块住房项目为例[J].建筑节能,2019,47(11):123-126.
[3]李杰.基于新形势下建筑室内给排水消防设计及施工问题思考[J].门窗,2019(17):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