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产力与人们日益剧增的生活需求的增长,电力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又有了新的标准。电力工程的施工存在以下几点特点,它们分别是施工周期长、受环境因素影响制约、施工危险系数高、技术难度大等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受到影响,电力工程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据此,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切实把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成为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电力工程是保证我国居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的重要工程项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需电量急剧上升,对优质供电质量的依赖度空前未有,而我国电力事业发展时间短,施工技术发展不平衡,施工单位管理水平、管理体系和施工技术亟待提高,日常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急需改进、提高。而电力工程项目是一项涉及专业电力知识较多,对专业电力技术人员的需求量较大的工程项目,同时对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人才需求量也急剧加大。在人才缺乏、技术不成熟的背景下,我国部分电力工程项目存在着安全管理不规范、质量检测不达标的问题,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相关负责人就需要对现有的工程项目进行改革。
一、影响电力施工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项目的因素
(一)工具缺乏安全管理
施工不安全因素不仅存在于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同时也存在于施工器具的管理中。未能按照“四步法”开展工程施工,未对现场的安全设备和器具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留下安全隐患,将影响电力工程的实施进度和质量。最后,电力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对施工安全认识不到位,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和工程进度,往往忽略了施工中安全问题,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从而影响了施工进度也影响了施工质量。。
(二)施工人员分布不均
电力工程项目对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均有严格的安排标准,由于电力工程的项目规划、施工过程、安全检测等工程环节对工作人员的专项技术要求较高,因此,为了尽可能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相关负责人就需要按照人员标准严格选拔工程人员,并为各个人员安排合适的岗位。但是,受到环境因素、人才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电力工程无法保证人员安排的准确性,部分技术岗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工作范围也与原定标准存在一定误差,这不仅延误了工程的正常进度,还对安全管理和质量检测工作起到了不利影响[1]。
(三)工程选材不过关
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后期运行安全与施工材料的选择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电力工程项目大多需要质量较优、数量较大的材料,其工程成本较其他工程项目较高。部分厂商为了谋取较大的利益,大量生产并出售以次充好的材料,这不仅会影响到电力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期间的安全问题,还会造成后期运行时电力故障频繁、甚至造成电网运行事故等隐患。
(四)工程环境较多变
由于电力工程项目涉及范围较大,因此各区域的施工环境对电力工程项目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各个工程项目的工作标准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并不能通用,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此外,由于缺失可参考的工作底稿,工作人员在针对各环境制定工作标准时也会出现一定的误差,从而影响到工程进展。
二、提高电力工程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为了进一步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落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人员就可以按照以下内容对现阶段的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改革。
(一)完善工程计划,加强工程监管体系
完善的工程计划和强有力的工程管体系是提高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效率和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各阶层管理者就应该按照现阶段电力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工程问题,完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各种专项方案、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合格的监督机构体系,按照工程实际进度定期检测工程各项指标和相关工程质量。同时,为了将各个工程计划和监督机制落实到电力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就应该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制度的学习,并组织技术人员探究制度落实的有效方式。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质量,管理人员还应该按照工程状况规划好工程各项事故的预防计划,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措施学习,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程项目的质量[2]。
(二)合理安排人员,实行岗位专职制度
由于电力工程项目各个岗位的特殊性和对专项技术的高要求性,管理人员就应该按照各个岗位的岗位标准安排合适的员工,并采用专项负责制的工作制度进行员工管理,要求各个项目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任务书上详细讲解不同时期该岗位的工作流程,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以及减少后期工程维修中的工作量。同时,管理人员还应该在各个岗位衔接部分安排合适的人员进行工作衔接,并按照各个岗位的性质安排合理数量的工作人员,从而保证后期工作的工作效率稳定。此外,管理部门在设置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外,还应该组织专业的工作人员监督部门,并定期检测人员的岗位合格性,以及专业技术是否达标等专职问题,从而维持电力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支持,提高电力工程的效率[3]。
(三)健全工程标准,增设项目考核制度
由于电力工程项目的行业特殊性,工程项目质量对相关工作仪器和工作人员有着较大的关联。因此,管理人员就应该按照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制定出合理的人员、及其考核标准,并健全工程标准条例。管理人员还应该定期组织考核组织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专项考核,抽验工作人员的技术达标性。同时,管理人员还应该聘请专业的检测组织,将工程各个阶段的图纸、项目计划等送检,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理论层面的正确性和科学性[4]。此外,电力工程项目对各类电力工程的安装仪器有着较大的依赖性,为了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管理人员还应该组织专业人员定期检测仪器的可用能力,并定期维护、修理相关机械设备,从而保证工程各项指标的准确度,有利于维护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
(四)定期培训员工,提高员工专业素质
受到信息化、智能化的影响,电力工程项目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工程的效率,保证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就应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项学习,并实行考核制度,从而提高员工的各项能力,保证工程安全性,完善对员工的专业素养培训。此外,管理人员还应该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学习电力工程技术。从而保证电力工程的相关技术更新,以及工程进展中的卓越技术支持。此外,管理人员还应该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进行专项训练,从而提高电力工程效率。
三、结束语
电力工程项目是一项高技术、高需求的重要工程项目,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该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影响到了工程的正常进度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为了完善电力工程项目的各项制度,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度和工程效率。相关部门不仅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严格的工程项目要求,还需要遵循工程环境和工程难度制定合理的工程计划,并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监督,从而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同时提高电力工程的进度。
参考文献:
[1]黄永生.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2):35-35.
[2]梁定杰.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管理探讨[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0):13-13.
[3]程少洪. 探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管理[J]. 通讯世界,2017(8):132-133.
[4]曾如.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在电力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49):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