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不仅使建筑行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也使行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一个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则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近年来,尽管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渗漏问题作为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今,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及水平,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生活居住的要求。本文简单介绍了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渗漏的重要性, 对建筑渗漏的常见原因做了分析探讨,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建筑防渗漏的施工措施, 希望能够促进建筑防渗漏工程的控制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建筑施工 ; 防渗漏 ; 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则必须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为前提,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要再三强调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在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等各个环节中加以严格把控,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按照相关标准,落实屋面、外墙、厨卫以及地下室的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并且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减少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为社会带来更高的效益,促使建筑行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1、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渗漏的重要性
建筑的防渗漏工程质量的好坏与用户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渗漏情况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用户不仅要花费精力和金钱去解决渗水的情况,还有可能造成邻里关系不和谐。另外渗水情况的发生还会导致墙面受潮,破坏整体的装修效果。除此之外,一旦在老化的电路等部位出现渗漏情况,有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长期渗漏的由于受水侵蚀严重,其整体结构包括内部的钢筋等质量会严重受损,对其安全稳定性带来极大的质量隐患,降低了的使用寿命,因此施工单位要提高施工过程中对于防渗漏问题的重视程度,保证建筑的使用质量。
2、影响建筑工程出现渗漏的因素
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尽管对我国建筑质量及水平的提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问题较为复杂,一旦出现了操作上和技术上的失误,很容易导致渗漏问题的产生,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多加注意。特别是对能影响建筑工程发生渗漏的因素,一定要多加防治。结合以往的经验及目前的现状来看,导致建筑工程出现渗漏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3类 :一是由建筑设计引起的渗漏 ;二是由建筑施工环节引起的渗漏 ;三是由建筑材料引起的渗漏。渗漏问题分类见表1。
表1 影响建筑工程出现渗漏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3、建筑工程常见的渗漏问题类型和产生原因
3.1 墙体表面渗漏
经过大雨的冲刷以后,出现表面漏水的现象。 在建造的时候,排水设施不完善,结构设计不合理,加上大雨的冲刷,就会造成漏水现象。 漏水原因还可能是施工的时候防水材料质量不达标,实际环境中雨水量大于预想中降水量,使还没有到建筑使用年限,就出现了墙体裂开、墙面脱落等问题。 在建造的时候,防水措施没有做好,细节的地方没有做到,后续维护不到位,都会造成屋面漏水现象。
3.2 门窗渗漏
门窗漏水的原因一般都是门缝贴合工作做得不完善,门窗质量不达标,门窗和墙体之间的缝隙填充不合格造成的。 不同的门窗有不同的硬度,建筑部门在选择门窗时没有考虑到实际安装环境中所需要的硬度。 如果出现选用的门窗硬度不符合要求,就很容易出现门窗与墙体缝隙过大,不容易进行填充,出现雨水渗漏现象。
3.3 餐厅和洗手间渗漏
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使用水的地方就是餐厅和洗手间,而最可能发生渗漏问题的也是这两个地方。 所以设计者在设计餐厅和洗手间中的楼板厚度时一定要根据的总体设计来决定。 在施工时如果使用的钢筋数量或放置的位置不对,没用混凝土做保护层,都会导致出现裂缝,发生渗漏问题。 所以,施工人员要在施工前严格按照要求筛选材料,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操作。 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完成后可以简单地做一个闭水试验来检测中是否有渗漏现象。
4、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技术
4.1 屋面防渗漏施工
在施工前期,需要依据具体的标准和的实际情况来检验和审查施工图纸,确保设计的图纸完全符合建筑实际情况,加强对于设计单位的要求,监督图纸的设计过程,保证图纸的科学合理性。屋面作为一个特殊的施工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施工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加强对于屋面施工的管理,尽可能地减少施工所遗留的施工缝,为防水层提前做好保障工作。弯型钢筋作为屋面结构中常见的材料,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浇灌时加强对钢筋的保护,在确保混凝土完全硬化后方可拆除,且拆除后要对屋面进行仔细检查,确保不出现较大缝隙或者孔洞。在屋面施工完成后,要加强对于屋面的养护和管理,防止出现的草类植物破坏防水层的结构 ;还要定期对通水口进行杂物处理,确保屋面通水的流畅性;最主要的,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必须有一定的严格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对于细节的注意,增强屋面的整体防水效果。
4.2 卫生间、厨房防渗漏技术的应用
首先,需要加强对于卫生间、厨房施工图纸的检测,严格要求图纸必须符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在指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时,需要形成施工领导带头,多部门共同给出施工方案措施的规律,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各部门的施工意见,实施具体的防渗漏施工方案,如明确需要铺设管道的具体方位,将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在方案中进行详细记载,做好卫生间、厨房中各种基础设施位置的规划,提前为排水孔和下水管道预留出充足的空间等。在地面施工过程中,要经过充分、多次的振捣来加强混凝土的厚实程度,使混凝土处于密实的状态,避免出现气泡、软化等问题。在安装基础设施后,要对遗留的小孔进行及时的填充工作,防止出现渗漏。例如,成立施工方案规划小组,针对卫生间、厨房的施工进行合理的计划规划 ;成立专门的材料监督小组,严格控制材料的规格和使用数量,保证不出现因偷工减料或者重复用料而导致的渗漏现象。
4.3建筑中地下室防渗漏技术要点
建筑施工作业中,地下室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借助防渗漏技术可以保证地下室工程质量。如果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渗漏技术,对其技术要点把握不足,导致地下室防渗漏性能下降,很容易出现地下室积水、潮湿等问题,影响到的整体结构,导致其稳定性不足。在房建工程作业中,应当科学合理利用地下室防渗漏技术,准确把握防渗漏技术要点,不断提高地下室防渗漏性能。作为工程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和流程施工,保证混凝土搅拌工作质量,严格控制搅拌速度,有效利用防渗漏技术,保证其符合施工标准。在摊铺作业中,选择防水性能好的防水卷材,按照要求开展铺设工作,保证其防水性能。在施工完成之后的检查作业中,发现防渗漏效果不佳的位置,需要采取二次施工作业,保证其防水效果。地下室结构较为复杂,其防渗漏施工作业难度比较大,作为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方案和流程开展作业。
在施工作业中,合理利用地下室防渗漏技术,进一步提高地下室防渗漏性能,避免地下室出现积水问题。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有效利用先进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做好地下室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提高地下室防渗漏性能,保证防渗漏施工材料使用率,提高地下室工程质量。
4.4建筑中门窗施工防渗漏技术要点
门窗施工工程作为其重要施工内容,加强防渗漏施工作业,强化门窗防渗漏性能,增强的居住舒适度。在门窗防渗漏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考虑预留孔洞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门窗安装方式,做好门窗厚度控制。一般情况下,在门窗安装环节,其厚度应当控制在5厘米以内。在安装工作完成之后,进行必要的刮糙措施处理,保证门窗的固定性和紧密性,避免安装环节问题出现渗漏现象。镀锌铁片是常用的连接工具,其厚度应当低于15mm,如果不符合厚度要求,会对门窗的防渗漏性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对于门窗的洞口位置,需要增加打泡处理措施,通过填充措施解决缝隙问题,避免门窗施工中出现大的缝隙或者孔洞,确保门窗结构的稳定性,提高门窗防渗漏效果。为了保证门窗防渗漏技术有效利用,相关防渗漏施工人员需要做好防渗漏技术改进工作,提高门窗的防渗漏性能,尽可能减少门窗防渗漏问题。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来说,需要全面详细分析门窗结构,找到门窗安装的薄弱位置和环节,采取有效的防渗漏措施,保证房建工程整体施工水平。
5、强化建筑防渗施工质量的措施
5.1 完善防渗漏施工方案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工程防渗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在施工准备期间,要求设计单位开展实地考察,并结合高层建筑工程拟建区域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对既有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不断提升高层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科学确定的防渗等级。设计人员收集大量的水文地质数据后,经过认真分析与整理,找到高层建筑工程出现渗水现象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在浇筑高层建筑工程结构底板混凝土前,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设计强度等级与抗渗等级,提前进行配合比试验,可以根据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技术参数,确定最终的配合比,在提升高层建筑工程防渗性能的同时,降低出现渗漏现象的概率。此外,在防渗漏施工前,总包单位需要开展淋水试验,避免出现渗水现象,经过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展防渗漏施工[4]。
5.2 科学选择防水材料
施工单位可以选取 SBS 防水卷材进行施工,各项防水卷材均需要具备出厂合格证明与检验合格报告,并结合有关规定标准要求进行送检,检验达标后,方可投入到防渗施工中。施工单位要结合 SBS 防水卷材的特点,科学选择胶黏剂与密封材料,保证各项施工材料质量满足高层建筑工程防渗施工需求。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加强细节处理力度,针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缝与变形缝,包括后浇带与桩头位置,要适当加大处理力度,进一步提升的防渗漏性能。在剪力墙与底板施工缝部位,可以提前留出距离剪力墙根部 300.0~500.0mm 的长度,并预埋好止水钢板。在后浇带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重点处理后浇缝两侧,加强防水处理力度。在变形缝施工环节,施工人员需要预埋好止水带钢板,保证止水带钢板焊接稳固、严密,避免出现渗水现象。在高层建筑工程穿墙管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将金属套管埋入混凝土内部,在管道四周留出一定宽度的槽体,并使用密封胶进行完全的密封处理,同时在套管中部,焊接好止水片[5]。在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将套管与构件钢筋焊接牢固。为了更好的提升穿墙管道安装质量,施工人员还要将金属套管与管道有效焊接,提升管道的密封防水性能。桩头钢筋部位安装遇水膨胀止水环,进行有效的密封,在桩外与桩顶 150.0mm 一圈位置,需要涂抹厚度为 3.0mm 防水涂料,而桩外与桩顶 350.0mm 一圈,则需要使用防水砂浆进行压实。
5.3 加强成品保护力度
高层建筑工程防渗施工结束后,相关人员要按时进行验收,并增设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对于管线进户安装施工,施工人员要加强防水材料保护力度,监理人员需要适当加大监管力度,并提醒施工人员按时施工,避免防水材料出现破损。对于高层建筑工程防水层打洞施工情况,要求施工人员采取合理的补救方案,该方案经过有关单位的审批之后,方可投入到实际施工中。对于监理人员来讲,需要适当加大防水材料保护宣传力度,在信息时代下,可利用互联网平台与报纸、杂志,定期宣传,防止防水材料出现大面积破损。通过加强成品保护力度,可以保证高层建筑工程防渗漏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强化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例如,在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通过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显著提高防渗漏施工效率。
5.4规范施工步骤
为了推动防水防渗工作的进行,一方面对进厂材料要严格控制 ;另一方面工程管理工作也要严格,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技术管控相比,前者更具重要性。为了确保施工符合规定,施工的时候要特别留意最容易发生渗漏的地方,有相应人员对施工进行监督,同时也要对选材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控。
5.5科学设计防水防渗方案
在制定防水防渗计划时,首先应立足于实际的情况,科学设计屋面结构,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严格执行施工规范,选择有良好保温节能性的设计,外墙和混凝土结构的接触处要另外增加一层厚度在规定范围之内的电焊网,恰当的厚度可以确保墙体不会因为电焊网温度变化而开裂,施工人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充分了解的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规范,从而做好防水防渗工作。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施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为确保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安全,需要加大对防渗漏施工力度,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渗漏施工技术与方法,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规范性施工,不断提升防渗漏施工技术水平。同时,选择优质防水材料,有效避免建筑工程出现渗漏情况,为人们营造良好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韩乔.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9(23):110.
[2]郜祥财.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10):153+155.
[3]张雷朋.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探析[J].四川水泥,2019(08):271.
[4]胡静.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2):89-90.
[5]孙保国.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9(22):64.
[6]胡柯军,贺俊.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与房地产,2019(22):182.
[7]温在友.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9(20):78.
[8]周志鹏.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9(11):76.
[9]丁国梁.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施工的重要性与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3):40-41.
[10]徐兆科.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9(03):42.
[11]刘厚军.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170-171.
[12]张宁.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初探[J].南方农机,2018,49(15):228+242.
[13]马丽君.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施工的重要性与技术分析[J].居舍,2018(21):63.
[14]周书丰.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应用[J].科技风,2018(20):111-112.
[15]徐建.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施工的重要性与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