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郑莹
[导读] 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落后,我们要利用新的教学方式比如数形结合,让学生利用其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将数学题目理解得更加透彻。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落后,我们要利用新的教学方式比如数形结合,让学生利用其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将数学题目理解得更加透彻。数形结合在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同时,也反过来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而然地开发了学生的大脑。因此,老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学会用数形结合来解决数学难题,这对学生以后数学的学习,甚至理科的学习都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就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展开论述,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探究
受新的社会形势的影响,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对数学逐渐重视了起来。古代是文武治国,而现代是科技强国,数学是培養现代型人才的基础性学科之一,科学家、工程师等都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人才作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必须要对人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培养出符合现代需要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所以,这也给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给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工作中不仅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还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数形结合的含义
与其说数形结合是一种教学方式,不如说数形结合是学生平时学习数学的一个技巧。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将这种学习数学的技巧灵活运用,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题形象化,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形结合顾名思义,既有数字又有图形,比传统的全数字教学更加直观,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老师要推广这种图形数字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把数学教学中枯燥的公式和理论用几何图形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利用几何图形做题的能力。
        二、数形结合的重要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本质,探索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体会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实践方法等。而在数学学科知识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成为我们探究数学内涵的高效方式之一。著名数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下,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等与数学素养相关的内容也都能够得到提升。数与形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始终,建立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函数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的比重较大,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有利于改变教师单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改变函数教学单一枯燥的教学现状,另一方面,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于函数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函数思想的本质,更加高效、准确地解决函数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另外,将数学结合思想应用于函数教学的始终能够教会学生更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数学知识有着非常强的系统性,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都是从浅入深,从易到难,每一个部分都有一定联系,教师可以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体现出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而简化数学知识,让学生直观和简单地理解。当前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教学,这就必须要重视章节之间存在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融合数形结合思想,正确把握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合理地转化,直观地开展教学,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该知识点,进而保证教学有效进行。


例如,“二次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单纯运用函数的表达式帮助学生分析二次函数特点,则会因为缺少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以及图像直观观察,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将其与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联系,并运用了数形结合思想,简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并分析,这个图像有怎样的特点,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可以得出二次函数的特征。通过对直观图像的观察,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对于其特点的认识也更加清晰。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让二次函数表达式某个符号或者数字变化,然后其图像也会跟着变化,这就直观地展示出函数关系,学生也就能理解其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也知道二次函数有怎样的特点。
        (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
与初中阶段其他学科进行比较,数学知识的学习比较困难,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不合适,学习效率也很难能得到提升,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则会逐渐降低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想出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在日常教学中,这种做法不但不能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非常简单,提高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形成一定数学学习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此种模式的数学教学活动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教材里面知识蕴含着的美感,像和谐美、简洁美、对称美等。一方面能使得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审美追求,因此激发出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例如,在开展“正数和负数”有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图形的方式来讲解什么是正数和负数。尤其是负数,则要用数轴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这样就能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正数在哪边,负数在哪边,运用图形表述数字,这样就能让学生更直观观察正数和负数,以及其中存在的关系。
        (三)迁移地应用数学相结合思想
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锻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为高中的学习奠定基础。初中教师运用数相结合思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简单明了地理解数学概念。而在应用此种思想的工程中,教师也要尝试迁移地应用,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想象能力、认知转化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譬如,“全等三角形”的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种则是将全等三角形与直角坐标系结合在一起,构成复杂的数学问题,这就需要学生们结合直角坐标系和全等三角形知识进行解答。题目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A点为(3,0);B点为(2,2),△OAB是以0AB为定点的三角形,那么要做△OAC与△OAB全等,请问C点坐标可以是?此类问题需要学生绘制基本图形,并用数据表现出来,将数形结合在一起,才能快速找到解题思路,进而给出答案。此过程中,学生能将数形结合思想进行迁移,升级为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探究的欲望,产生学习兴趣。这时学生能更专注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进而更好地掌握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也能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将来学习更多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必胜.浅析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2):56.
[2]张瑞.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79-80.
[3]朱洪峰.小议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1):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