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治学科作为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塑造学生高尚人格,培养正确“三观”,承袭民族文化与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因为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以及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学生学习兴致不足等因素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尽如意。因此,本文以此为话题进行了一番探究。
摘要: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新课改背景
新课改对高中政治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增加自身知识积累;具备自主、自强、自立的能力和态度;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等,这些要求为今后的政治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促使教师同仁们为之不断付出努力。基于此,笔者重新审视了政治课程的价值,研读了新的教学标准,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新的教与学的方法:
一、个别化学习,促进个性成长
个别化学习是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了个性化的成长。
如,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课内容时,笔者用个别化学习代替了往日的教授活动,为学生提供给充足的阅读、探究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因为学生们学习能力不同,有的阅读得快,有的阅读得慢;有的理解能力强,有的理解能力差;有的学生进行了预习工作,有的学生没有等等,但是都是按着自己的学习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没有浪费教学时间,因此值得肯定。当然,笔者还在履行自己监督者的职责,一旦发现学生出现走神、发呆等问题会及时制止,尽量让学生保持着高度的自主学习热情。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尊重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为他们营造了一个个别化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个性化需求得以满足。
二、合作式学习,共享学习成果
合作既可以发生在生生之间,也可以体现在师生互动之中,但无论哪种合作方式合作的双方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合作的形式要商定,合作的结果要共享。
如,在学习《百舸争流的思想》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出示了几个社会中经常见到的行为现象:
现象一:从古至今,鬼怪之说就十分盛行,时至今日,有些人依然相信鬼怪传说。
现象二:小明的爸爸生活非常节俭,变质的食物都要吃掉,说是浪费粮食会导致财富外流。
现象三:妈妈担心小李考不上大学,于是去找算命大师占卜,最后在大师的“保佑”下,小李如愿考上了大学。
其实这几种现象就存在于学生身边,让学生倍感“熟悉”,但要合理评价这些现象对学生来讲难度较大,于是笔者实施了小组探究活动,旨在借助集体的力量,解答这些问题;也想要获得多样化的答案,开拓学生思维;此外,发挥学生优势,激发学生潜能,拉近彼此之间的了解也是合作教学的益处。笔者在巡视教室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同学占据着讨论活动的主导地位,发表的言论赢得了他人的赞同;有的学生和小组成员持相反的意见,在小组内部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有的小组逐一辨析了成员的各种看法并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还有的小组……各个小组的表现令笔者十分满意。等到教室里逐渐安静下来,笔者邀请了各个小组的代表进行了发言,分享了大家的学习成果。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采用合作式学习,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学到知识、交流情感、提高学习效率,最终突破学习难点,共享学习成果。
三、发现式学习,提升思考能力
发现式学习就是指给学生提供相关线索或者问题,引导着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和发现,最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是笔者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在学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这一课内容时,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先列举两个例子:将戏曲元素融入到现代歌曲中;线上教学的快速发展,让同学们分析和总结所举例子的共同之处。经过一番思考后,很多学生总算说出了与文化相关,让笔者松了一口气并顺势引导学生进入了教材阅读中。当然,阅读教材是学生自己的任务,笔者并不参与其中。十分钟后,同学们陆续结束了文本的阅读并完善了开头的问题——这两个例子都是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表现。此外,同学们还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有些优秀的文化不应该保持原汁原味吗?如何有效扩大文化继承范围和速度?网络文化具有继承性吗?能发现并提出这些新问题令笔者十分满意,但笔者想要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于是又将这些问题交给了学生自己解答。
综上,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师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来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个别化学习、合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这三种有效的途径,旨在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分享学习成果、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翦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7(01).
[2]张欢.三种有效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J].成才之路,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