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 李淼森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   作者:李淼森
[导读] 初中语文作为考试的主要科目,在培养学生自身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的不断改革,课上教学内容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改革要求。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有关部门对教育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为了满足新课标的发展要求,需要教师创新语文思路,改变自身教育观念。

李淼森    陕西省洛南县城关中学  陕西  商洛  726100
【摘要】初中语文作为考试的主要科目,在培养学生自身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的不断改革,课上教学内容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改革要求。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有关部门对教育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为了满足新课标的发展要求,需要教师创新语文思路,改变自身教育观念。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144-01

        社会不断进步,教育不断深入发展,语文作为基础教学科目,在教学方式上有了一定改进。从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问题,为了创新教学理念,根据新课标要求进行改革,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改变教学方法。本文从现阶段语文教学出发,改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际应用。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方式过于传统,课堂氛围枯燥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语文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学科,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涉及有关知识,从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到了初中之后,学生必须要学会这四种技能,在这四种技能下不断成长。但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依旧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文章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来思考,不能深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另外,教师没有从学生学习方面来考虑,只是机械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让语文课堂变得单一,枯燥。对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育时,行多鼓励学生交流,让学生敢说,会说,爱说,让学生知道语文的特性,感受到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
        (二)新课标无法在教学中开展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整体上还为达到预期效果,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新课标的了解不充分,对新课标重视力度不够。大多数教师还使用原有的教学方式,不能根据要求来教学,再者,新课标中所强调的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没有得到体现。新课标中师生之间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但还有一部分教师骄傲自大,认为自己已经工作了几十年,是教学的权威,是学生的长辈,角色转变使得教师不能够适应,对这种相处方式不理解。根据改革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个人素养,适应教育的改革。不仅仅需要掌握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还要熟练的使用各种教学软件,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1】。网络线上教学,多媒体等先进技术让教师感到力不从心。最后,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新课标要求教师从多方面,多种标准来考核学生,这使得许多教师不能完全适应。



        二、初中语文教学措施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融入情感
        初中语文相比于小学,更加的复杂,难懂,需要学生反复性阅读,反复思考才可以。课堂要更加具体化,教学情境要融入教材与生活,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含义,提高教学质量【2】。比方说,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课文时,可以使用挂图,视频等工具来显示教学内容相同的画面,让学生体验,与作品中的情感共鸣。例如,在讲解《春》这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春天的图片,随着课文的深入研究,学生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春天的美,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创设这样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加深春的印象,对春天有着美好的向往。
        (二)设置疑问,调动学生兴趣
        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加强彼此间的互动,将学生的思维从课间活动中带回来。在阅读文章之前,设置疑问,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教学上,让学生彼此进行交流,找到最终答案,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深入探究,让学生对内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符合教学要求,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还要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思考,不要在课堂上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
        (三)增添课外实践,加强学生的学习视野
        语文课堂教学非常重要,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更加重要。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可以考虑增加课外实践,让学生走入社会,开拓视野,加强练习。尤其是在课外实践中,要将课外与课内知识完美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中感受不到的乐趣【3】。为了更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各种技能,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成长。例如,现在专访、手抄报、新闻稿、文献资料等,将课外实践当成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全部的实力,激发学习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没有界定。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教师要跟随改革要求进行整改,对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改革,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可行的措施解决。教师不断的学习,努力探究,就一定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就会有学习的尽头,自身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语文教学的进步发展,让语文教学在课堂上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袁飞. 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46-3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