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九年级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   作者:廖永珍
[导读] 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家Tony Buzan提出来的。它在当今教育教学中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尽快地掌握和梳理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廖永珍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碧寨初级中学  云南  龙陵  678305
【摘要】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家Tony Buzan提出来的。它在当今教育教学中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尽快地掌握和梳理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思维导图;九年级;初中物理复习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100-01

        传统的物理复习课只是一味的复述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反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新思维导图的使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思维。
        一、九年级物理复习课教学的现状
        复习课是物理学科不能忽视的一种课型,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复习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物理复习课的教学中,依旧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注重一味的复述物理知识,把复习课变成了知识重现的整理课,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还会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还有不少老师把复习课变成了考试课,用考试的方式复习物理知识,这样沉重的考试负担不仅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还压得学生喘不过来气,让学生渐渐地失去学习物理的欲望。因此,要想使学生有效地复习物理知识,必须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进行九年级物理复习课的教学。
        二、思维导图在九年级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优势
        思维导图就是指学习者对某一主题知识体系的建构和知识结构的视觉化表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复习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传统的物理复习课大多是知识的复述,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背诵和掌握,这种复习方式只会给学生造成更大的压力,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在九年级物理复习课中,转变物理复习课的教学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象化,促进学生理解
        思维导图具有主动性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这一过程中就是学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的过程,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掌握,还能在绘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九年级物理复习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庞大,学生的思路很难的清晰,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能够将零散的知识贯穿成一个习题,通过关键知识点的筛选,浓缩知识体系,降低记忆的信息量。更直观、形象的表现知识点,利于学生复习。



        (二)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九年级的复习任务较为繁重,物理复习课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复习教学时间运用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复习效率。
        一方面,复习课教学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记课堂笔记的效率。教师让学生准备不同颜色的笔,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对知识点、概念和相关内容进行连线,画一个初步的思维导图,然后让学生对关键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加工和整理,使学习的内容符合自己的认知规律,这种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另一方面,在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安排学生对某一具体章节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点掌握逐渐明晰,也能够检查自己的复习情况,查缺补漏,不清楚的问题也会逐渐明朗,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九年级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策略
        在九年级物理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不仅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还实现了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大胆的整理知识点,强化同类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要优化知识结构,分辨出相似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维导图中的图形、色彩及线条可以组成一幅便于记忆且结构清晰的图形,把教学方式从“知识灌输”转变成图形或色彩进行复习教学,加强同类知识点的关联,让复习课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思维导图还可以更加直观地将物理知识点进行分层关系整理,它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准备地辨别其中的矛盾、理清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健全的系统性知识结构,降低学生的物理学习难度。例如,教师在进行《压强》这个单元的复习课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思考固体、液体和气流压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物理复习课中教师可以大胆地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分类,将相同的知识点进行颜色标记,并且将重点知识运用树状图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自己绘制树状图不仅符合了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
        四、结束语
        总之,把思维导图运用到九年级物理复习课教学中,不仅可以改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还能优化学生的物理知识结构,在学生脑海中构建清晰的知识图形,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物理复习课生动起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彭万斌.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三物理复习课教学内容的探讨——以“光现象”为例[J].亚太教育,2019(09):132-133.
[2]田露.思维导图在九年级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陈文芳.思维导图在物理复习课上的应用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