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13062719910609XXXX
摘要:机械结构优化设计能有效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缩短机械产品的生产周期,因此在机械产品的设计中有重要作用。分析机械机构优化的发展情况,介绍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发展趋势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在不断加快,产品的复杂性逐渐上升,生产模式已经从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转化为多品种的小批量生产。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机械制造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必须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并且降低其生产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因此,企业需要应用优化设计方法,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缩短其设计周期。
优化设计是现代设计方法中的重要一种,是一种基于数学规划理论,通过计算机辅助,在对多种设计约束条件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对设计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从而获取最优的技术手段效果的方法。在机械产品的设计中应用优化设计,能够为复杂的设计提供解决方案,在众多设计方案中确定最佳设计方案,从而有效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在提高机械产品质量的同时缩短机械产品的设计周期,提高机械制造企业的竞争力。
1 机械结构优化的发展概况
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机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大批量单品种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当前机械产品的制造以小批量、多种类的方式为主。因此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抢占市场,需要尽可能地缩短机械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而通过应用机械优化设计,就能够有效地缩短机械产品设计时间,从而缩短机械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企业的成产成本,从而使企业可以更快速地抢占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最早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出现的,它结合数学最优理论以及工程设计学,根据工程设计学的理论,使用数学方法在众多设计方案中挑选出最佳的一个,从而在提高机械产品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有效缩短生产周期。当前,机械结构设计优化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冶金、交通工具制造等众多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国内企业在应用机械结构优化设计时,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在开始进行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之前,要先进行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的确定工作,这一过程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机械产品的技术指标要求。
(2)设计函数变量。在目标函数确定之后,需要设计函数变量,通过其来确定机械产品的参数变量值,这一变量主要包括产品的弧度、长度、厚度等。
(3)机械优化设计的优化条件设定。对计算过程中变量的浮动范围进行限定。
(4)方案评价。在机械产品的优化设计中,会设计出多种设计方案,通过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价,从中确定出最佳的方案应用于实际的生产活动。
2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应用
2.1 结构设计拓扑优化
在传统的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活动中,设计人员在进行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工作时,往往会重点进行机械结构的优化,而很少对机械零部件上的拓扑结构进行优化。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机械设计人员越来越重视机械零部件的拓扑结构优化设计。在进行机械零件的拓扑结构优化设计时,需要重点关注两方面问题,分别是连续结构优化设计和离散优化设计:前者主要是对机械零件的孔洞数量、形状、分布范围以及结构边界的有效优化;而后者则主要关注不同关键连接点的优化设计,在这项工作中需要提前确定不同设计位置的关键点。
2.2 结构设计形状优化
机械产品的性能和其形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优化机械结构的形状,能够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机械结构的形状优化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大型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在制造业和工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这类设备的内部结构非常的复杂,不同构架的形状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很难对其进行统一性地划分,这就导致了给针对其的优化设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机械结构形状优化在国内机械制造业的兴起要追溯到 20 世纪80 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针对机械结构形状优化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王世军对机器人结构进行了形状优化设计,孙玉燕对装校机器人关键件的结构进行了形状优化设计,通过结构形状优化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机械零部件的性能,最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2.3 多科学结构的优化设计
设计人员在进行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时,为了达到优化的目的,提高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率,就不能仅仅考虑一个性能或者学科,而是要针对多学科结构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从总体上、系统性地进行机械结构设计优化工作,提高机械结构优化的质量和水平。如果仅从一个性能或学科方面开展优化设计,优化结果很难和预期设计思想达到一致,导致预期的优化目标难以实现。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结构优化设计理论,
3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发展趋势
机械结构统优化设计的应用,能够给机械制造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提高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的水平,有限元研究的进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机械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热情比较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机械结构优化会向以下两方面发展。
3.1 设计能力的发展方向
(1)建模能力。为了提高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的水平,提高建模能力,一些是能够使用数学方法进行描述的,而有一些则只能够凭借经验来知识进行描述,不能使用数学方法进行描述,另外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类。通过提升建模能力,能够提升机械结构优化设计水平。
(2)求解能力。求解能力,顾名思义是解决各类设计模型的能力。在机械结构优化中,需要进行变量的优化设计。在实际的机械结构设计工作中,对于随机变量的优化设计时,需要考虑一些随机性因素对机械结构设计的影响,这样才能够做好随机变量的优化工作。
(3)设计后处理能力。设计后处理能力是指对优化设计的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涉及到从方案设计到图形输出的全部设计活动。
3.2 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
多学科系统优化设计是只用过将算法、寻优搜索策略和数据分析及管理等进行集成,通过这一方式来实现构建相互左右或耦合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实现协同优化设计。
4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机械产品要求越来越高,机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条件下,机械制造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机械制造企业应积极开展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提高优化设计的技术水平,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宪访,林密叶.机械结构优化设计与应用趋势研究[J].卷宗,2013(6):185.
[2]杨天平,唐宏.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应用与趋势分析[J].电子制作,2013(11):189.
[3]张钟文.试析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的应用及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6(7):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