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黄海农场供电管理服务中心 江苏盐城 224600)
摘要:电力系统设备繁多,包括输电、变电、配电设备等等,只有保证电力系统各种设备保持正常运行状态,才能提高供电质量。在配网运行实践中,配网设备容易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对社会生产、居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必须对设备故障进行检修,使电网系统恢复常态。基于此,以下对对配网设备状态检修与运维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设备状态;检修运维;管理对策
引言
状态检修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和依托,预先判断配电网中的故障隐患、故障类型和发展趋势,推进配电网检修由被动检修向精益检修发展,能够较好地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可靠稳定性。为此,本文重点探讨配电网的状态检修工作,强化配电网检修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提升配电网供电质量和安全。
1配网设备运行维护与状态检修管理的必要性
配网设备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着电力的持续供应,作为供电企业,需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能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同时社会对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配网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供电企业不仅要保证配网设备的正常运行,还要有效防范故障风险,降低可能出现的利益损失。在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当前电力企业面临竞争,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实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应该重视配网设备,对配网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与维护,发挥配网设备的良好性能。
2配网设备运行维护与状态检修管理的现状
2.1运行环境较差
在运行过程中,如配电网当中的相关设备在受到自然环境影响下而发生腐蚀等问题,并因此对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以及使用年限产生影响。在绝缘子上,沉积物电离情况的存在会形成导电薄膜,在出现放电情况后使绝缘子出现炸裂问题,进而导致漏电或者断线问题的发生,在影响绝缘性能的情况下出现短时间短路接地问题。风力因素的存在,也将使线路出现跳动或者振动情况,使导线间因有可能相互发生接触而发生相间短路问题。此外,当风力级别较高时,也可能使杆塔因此出现歪倒或者倾斜情况,进而对配电设备造成损坏。
2.2未形成完善的监管机制
当前我国供电企业并未形成完善的监管机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监测。我国大多数区域配电网采用辐射构造模式,在配网设备出现故障后才采取相关手段,进行了故障检修。由于提前防范不足,配网设备检修耗费的时间较长,需要投入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相对较多,这就加大了电网系统的运行风险,导致企业、家庭长时间不能用电。社会提出电力需求,配网结构具有复杂性特征,检修人员需要攻克结构障碍,快速判断故障区域,采取应急预案。供电企业并未构建完善的监管机制,优化配网设备维护制度,社会用电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
2.3结构设计不合理
在部分电站中,在电站分布的合理性方面存在不足,不同站点间所具有的联系较少。部分配网线路较长,且存在无法形成环网结构的情况。该种情况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到网架结构。同时,在配网结线的方式上也存在不够规范的情况,主干同分支连接时存在没有对断路器进行应用的情况,并因此使支线在检修、停电时影响到主干线运行。
3配网设备运行维护与状态检修的路径
3.1加强检修维护
在日常工作当中,企业需要能够加强对于相关配电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保证配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在配网设备检查中,需要充分了解线路工作环境对带电检查方式以及检查技术进行应用,如红外线测温技术等,对配电设备进行认真评价,综合开展停电检修工作。
在主网停电时,企业需要能够积极做好配网安全与消缺方面的问题进行解决,对杆塔倾斜以及断股等相关问题及时处理,对线路周围存在的障碍及时清除,定期对线路周围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检查,对于在检查过程当中发现存在缺陷或者不合格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要做好配网设备缺陷管理机制的建立,加强设备的缺陷闭环管理,对配网设备检修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保证配网设备能够始终以正常的方式运行。
3.2标准化检修作业
要开展标准化不停电作业,进行10千伏电缆线路不停电检修,并拓展电缆旁路带电作业项目,实现配电网带电维护、检修和消缺。具体作业方法包括有:(1)绝缘杆作业法。检修作业人员要保持与带电部位的足够安全距离,利用绝缘杆实施标准化不停电作业。(2)绝缘手套作业法。检修作业人员可以选用挑出脚板、独脚拔杆、带电作业高架车车斗等,进行标准化不停电作业。(3)综合带电作业法。利用旁路电缆、发电车等辅助设备,进行多分支电源的标准化不停电作业,极大地提高配电网运维检修效率,确保配电网状态检修作业的安全可靠性。
3.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保障电力稳定供应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电力配网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金成本的大力投入,健全管理制度的首要步骤便是要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外,管理人员要将职责划分明确,减少权责不明导致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概率,其次,对配网运行阶段的管理力度进行加强,实行区域管理承包制度,并按照要求对其进行维护,以此确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最后,管理人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并定期对线路进行维护。
3.4提升前期设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企业需要做好前期的设计管理工作,要消除自然因素对配网线路设备的不良影响。在今后工作当中,工作人员就需要在设计初期考虑到自然因素对各类设备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积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针对架空线路以及相关的电气设备进行接地处理,这样就可以避免线路以及设备损坏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也需要制定科学的线路与设备的运行维护方案,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不断总结以往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方案,积极做好日常的维修管理工作,从而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老化问题等各类故障,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3.5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电力配电网的诸多工作需要专业人才的操作才能完成,因其涉及的很多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少,因此当下最紧要的便是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选择专业水平以及操作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负责主要工作的实施,通过对内部人员进行培训,在较短时间内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电力配电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执行难度较大,因此相关部门要予以支持。
结束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供电企业迈向了新的发展台阶。供电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为社会提供稳定电力。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应该将着眼点放在配网设备上,不断提高配网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状态检修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壬.配网设备运行维护与状态检修管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4):114.
[2]陈昊明,章胜容,阮平宏,徐世萍.电网检修运维管理的模式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1):168-169.
[3]郭秋生.对配网设备状态检修与运维管理措施探讨[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06):67-69.
[4]王伟杰.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维管理的措施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25(12):205+207.
[5]张柏雄.试论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维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