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探析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24期   作者:陈楚瑚
[导读] 摘要:本文基于电力施工行业的竞争态势以及电力工程施工工作开展的具体现实,对电力施工企业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的价值及其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作一定的分析与探讨,结合当前电力施工工程安全管理的先进理念与实施经验,对电力企业在规避安全风险中所应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进行详细的讨论与阐述,旨在为提升电力施工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电力企业发展的科学性提供借鉴与参考。
        (广西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3)
        摘要:本文基于电力施工行业的竞争态势以及电力工程施工工作开展的具体现实,对电力施工企业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的价值及其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作一定的分析与探讨,结合当前电力施工工程安全管理的先进理念与实施经验,对电力企业在规避安全风险中所应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进行详细的讨论与阐述,旨在为提升电力施工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电力企业发展的科学性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价值;问题;措施
        电力施工是具有高安全风险的施工项目,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电力工程施工建设需求的大幅度增加,电力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明显。为了提升电力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除了要在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等方面予以高度的关注之外,强化对于施工安全的管理,以规避安全风险对企业施工质量、进度以及社会、经济价值实现的影响与阻碍,也就成为了电力施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所必须予以解决和优化的关键性问题。
        1、电力施工企业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与价值
        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是在输变电工程施工作业中,对某种可预见的风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以及事故发生频率等的综合安全风险描述[1]。而对于安全风险的管理则应当包含有静态的识别、动态的识别和分级、分要素控制与重大安全风险的动态追踪与控制等事项,其中还应当包含有管理制度、架构的适应性健全和指导性细化,以及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应用等内容。
        电力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是其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根本保障,其渗透于质量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进度管理的方方面面,也需要其他管理内容的支持与深化。安全风险管理是电力这一高危工程建设行业必然要采取的现代化管理对策,是其提升安全保证时效性和精准性的核心,也是保障工人人身安全权益不受威胁的根本性措施,更是实现施工工作规范化、安全化、效率化进行,以提升施工品质和效益的必要性举措。
        2、电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2.1对安全风险的事前筛选、识别、评估工作缺乏系统性
        高效的安全风险管理注重的是防范于未然,但是很多电力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各类环境要素和项目本身的信息缺乏有机的调查、收集、整合和分析,也就难以有效对不同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而全面的筛选、分级与评估,进而也就无法对风险的规避、控制和转移制定出相应的处理预案和应急处理方法,导致了风险管理预见性、时效性和精准性的大大降低。
        2.2安全风险控制的事项和要素缺乏全面性和动态性
        电力施工包含有诸多的安全风险环节和技术内容,但是当期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注重对于带电跨越施工这一个重点环节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控制,却忽视了诸如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育,安全能力的提升,监理审批与安全管理的配合,环境的维护与优化,料材、设备、仪器等的验收、检查与养护管理,土方石开挖、基础浇制、铁塔组立、放紧线及附件等的技术交底、安全监督与验收等,进而造成安全控制管理单一而静态,难以有效规避各类安全风险的发生。
        2.3安全风险管理缺乏完善管理制度与体系的支撑
        当前一些电力施工企业在制度的适时性完善与发展上不够重视,不仅没有形成定岗定责的有效安全责任机制,还在安全规范、纪律的执行上缺乏必要的监督;此外在诸如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土方工程、基础施工、回填土方、杆塔组立、放线紧线等施工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安全管理措施没有进行分项的编制,致使细化指导性不足,也就难以有效带来工人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的必要保证。
        2.4安全风险管理手段与技术存在滞后性
        安全风险的管理是信息性、预见性、时效性、动态性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单纯依靠人的经验,检查与监督难以达到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

管理手段的单一与滞后性,极大影响了风险管理的效能,也带来了风险管理成本的不合理增加,进而进一步阻碍了电力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意识与水平的提升。
        3、电力企业在规避安全风险中所应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3.1构建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与防控导则
        电力施工企业可以根据施工建设的规划实际,采用相适应的诸如JHC、SCL、LS、LEC、MES等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以此为契机逐步构建自己风风险评估体系以及防控导则。一般来说,对于电力施工工程的风险管理,可采用LE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方法,即对事故的发生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统筹的分析与措施安排[2]。其需要依托于施工的具体环节、工种以及相关的技术信息、工程信息和环境信息汇总与整合,进而筛选出可能发生安全风险的环节与技术要点,并依次划分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安全规范与应急处理预案,以为安全风险的规避与及时有效处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建立完善的PDCA安全管理循环,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动态控制
        其应以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与安全管理制度为支撑,分阶段的实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PDCA动态管理循环,通过即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持续改进(Act)为一体的管理循环,来指导安全保证体系在科学的流程与全要素之中达到对工程施工的多维控制。其一方面应编写安全技术措施并强化对于施工技术的审批与审核,确保各环节施工前实现了细化的技术交底与施工工人技术、安全培训;另一方面应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安全流程,对于各个施工环节要制定细化的安全施工规范,以为工人的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提供指导和约束;最后还要在每一项施工环节完成后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并在基础浇制、铁塔组立、放紧线及附件等阶段性工程完结后进行安全的小结与评价,以为后续环节的安全施工提供建议与指导,并适时强化工人的安全意识与责任,带来施工安全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与管理。
        3.3健全并监督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与责任体系
        首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电力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完善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管控,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其次要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安全风险的管控;再次要加强现场施工队伍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施工相关制度;然后要强化信息报送管理,建立健全预警机制,确保安全管理的时效性与精准性;再次要强化安全风险管理的物资和人才的维护与发展,做好应急队伍的建设工作,增强安全风险应急处理能力;最后科学推进事故处理的评价、追责与制度规范完善工作,加强违法违规的惩治力度,杜绝类似隐患的再次发生。
        3.4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和智能化预警与管控机制
        电力施工企业要逐步借助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优势,结合电力施工工作安全管理的具体实践,构建风险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和安全监控与管理平台。通过对“人、机、料、法、环”等多维指标体系的监测监控,进而将安全监管监察、风险管控预警、应急救援指挥等有效集成,真正做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化、物联网监测监控感知化、企业安全风险可视化、风险点无死角巡查制度化、隐患与风险管控流程化、安全风险大数据分析智能化。通过全方位管控,不仅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而且增强了安全监管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并给予了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及时而高效的指导、规范与培训,带来其安全意识、技术能力和安全能力的多方面提升。
        4、结语
        安全风险管理是电力施工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其需要基于行业竞争的发展态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优势,从管理理念、制度和体系的优化开始,不断深化风险的事前评估,事中的全面控制和事后的科学化及时处理,以将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频率和影响程度逐步降低,实现电力施工工程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晟宇.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J]. 科技资讯, 2016, 14(24):21-22.
        [2]罗国忠. 电力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及控制措施[J]. 低碳世界, 2017(34):15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