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 张新木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张新木 张爱芹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德州冉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而软土地基是工程施工中的常见地基类型,相关部门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论文主要研究了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 引言
        处理软土地基时,需要将工艺作用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是稳定、安全的。在此过程中,建筑单位需要建立监督体系,确保工程的质量。落实技术运维体系之后,施工单位就要制定出解决问题的详细方案,保证软土地基处理工艺的作用发挥到最理想。
        2 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特性
        软土地基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土壤结构,由于土壤含水量高,承载能力低,这通常会导致建筑工程的沉积问题,并对工程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以下是软土地基建房中的特点。(1)不可预测性。软土地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故其环境会有差异。这样便可能会导致建造的房屋破坏软土地基的本来的特性,从而致使土壤液化,使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遭到破坏。(2)低透水性。软土地基具有良好的蓄水性能和较高的含水量,致使软土地基土层越来越不稳定,并且会使地基的透水性变差。(3)可压缩性。软土地基的土体十分特殊,压缩性好。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其土层疏松,土壤含水量较高。因此,如果软土地基被施加的压力过大,就会导致建筑物地基变形或沉降。
        3 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原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要着重管理,才能保证施工项目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①要对基础荷载量进行控制,尤其是在施工项目开始前,要着重估算建筑上层结构产生的基础性荷载数据,并且按照数据标准浇筑相应的桩基础,有效提升桩基础的承载力。与此同时,也要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从而确保桩基础应用水平符合预期。②要对周围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建筑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也要对相关体系和运维机制予以处理,尤其是对泥浆护壁钻孔桩的处理,要结合相关参数,保证处理实效性,也为后续操作流程的落实奠定坚实基础。③要对土层基础性条件进行分析,建筑工程项目中,只有落实实时土层监测和管理,才能为桩基础控制工作升级提供保障。④机械化应用机制。在施工单位开展桩基础机械化管理项目中,要对项目需求予以关注,保证桩基础评估结构符合预期,并且满足项目的实际标准。
        4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4.1 换填加固法
        换填加固法是指将软土地基中的软土进行替换,进而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替换的材料的质量,填充的材料必须要满足高抗压、高强度、高密度、透水性较好的特点。软土的替换并且全部进行替换,这样容易造成施工成本偏高,一般只需要将施工所需要的深度进行替换即可。换填加固法的具体处理方式为,第一步,根据实际工程需求以及施工的规范性,选择合理有效的填充材料。第二步,对所需要进行换填的面积进行精确计算,计算好工程量,对地基中的一些杂质进行清除,同时还需要保证基地的平整性,避免出现材料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第三步,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之后,在填充过程中需要选择逐层加固的方式,逐层进行压实,逐层压实的好处便是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整体的压实度。
        4.2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适用于软土层较厚的施工区域,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水泥加固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利用专业机械设备将固化剂灌入软土地基中,在灌注过程中,需要上下均匀搅拌,这样水泥会和土发生水解与水化作用,生成水泥水化物,形成凝胶体,且土颗粒和小土团凝结会形成稳定的结构,进一步提高土体强度和低级承载力。

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情况下,配石膏、粉煤灰等外掺剂的深层水泥搅拌桩是软土地基常见的桩基形式。例如,某工程的地质情况比较特殊,主厂房、附属工程总建筑面积是20000m2,地基基础采用水泥搅拌桩,总成桩约86000m。并且,在商住楼工程地基处理中,技术人员需要在淤泥层开挖深基坑,采用水泥和石灰作固化剂的喷粉搅拌桩进行基坑周边的临时加固及防渗,取得了良好效果。
        4.3 堆载预压法
        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是堆载预压法,施工时,需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建立有用的控制措施。建造房屋时,外部施加的荷载力以及自身具备的蠕变性,会影响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所以上层建筑物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有时还会留下安全隐患。使用堆载预压法能够对地基进行有效的预压处理,增大沉降的空间,确保土壤的紧密度符合施工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横向加速排水、竖向排水管道的工程就能顺利实施。实际施工过程中,最普遍的是竖直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优点是既能预防土体过度压缩的情况,又要确保土质的饱和度、均匀性。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真空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时,加固松软地基的环节要用到袋装的砂井或塑料的排水板,砂结构中放置防渗膜,这样就能保证土壤间的间隙质量良好,软土地基的加固质量也能得到保证。在此要注意的是,这种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比较复杂,操作程序比较繁琐,成本相对较高,但优势也很显著,例如建筑物的持续使用时间明显延长等,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4.4 强夯法和碎石桩法
        相互结合当前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中可以将碎石桩与强夯法进行结合应用。当进行施工之前,要处理好路堤层的桩,基础土层通过排水和其他操作固化。为了确定压实的实施点,外力可将砾石带入地基保护层,并且不断建立复合地基,从而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执行技术员必须合理应用压实方法,计算土层的基底厚度和击数,以满足要求,提高执行效率。
        4.5 换土垫层技术
        软土地基的最基本特征是承载能力不能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换土垫层技术是处理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之一。顾名思义,所谓的换土垫层技术就是在地基的一定深度去除不合适的土层,并填入硬沙,粗砂,砾石,砾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颗粒。使其压缩以提高软土地基基础的强度和硬度,使其达到建设地基所需的条件。该技术通常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因此,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该技术的使用范围很广泛,施工人员应充分根据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垫层,合理科学施工。
        5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推进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建筑范围越来越广泛,势必要在一些不易施工的土质上面进行施工,软土土质便是其中之一,加强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充分利用我国的土地资源发展建筑行业,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但目前我国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存在较多的问题,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情况决定,尽量降低安全隐患,从而更好的保障人们居住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建平.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7(03):100+104.
        [2]孙万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1):98-99.
        [3]高琦平.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9):223.
        [4]王亮.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展望,2015,25(13):27.
        [5]车兵兵.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相关技术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14(08):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