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徐延成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1期   作者:徐延成
[导读] 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深入发展,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深入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以其高强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已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浇筑技术也随即成为了建筑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决定了建筑的整体质量,也是影响建筑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具体情况,对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及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
        引言
        在建筑工程的建造过程中,非常广泛使用的一种材质就是混凝土,尤其是更加商品化的混凝土。混凝土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的过程中也不免产生许多问题,比如建筑表面浮现裂痕等,这些话题日益成为人们谈论的内容。一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与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的材质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建筑施工的技术是非常综合的而且发展十分迅猛的一门技术,对其单独的整体的东西都要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针对一些方面还要进行更为详细的探究。实际操作不同于计划,它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其中善变的复杂的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质量的不稳定。因此要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质量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离开精湛的施工工艺,这一目标是很难能达成的。这就看出混凝土施工工艺对整个建筑过程中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1混凝土的浇铸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1.1运输过程
        当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完成以后的下一步就是尽快将办好的混凝土送到浇筑施工的现场来进行相关的操作。但在运输的过程中有许多方面都需要格外留意:首先就是要完全掌握运输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并做好完整的应对失误的措施,保障在运输途中混凝土的质量不出现问题;其次就是要尽可能的缩短运输时间以避免出现过多的塌损现象;最后就要保证运输泵的质量,连接处要足够牢固避免漏出浆体,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运输泵的清洁,不要出现泥沙的残渣,使混凝土不能正常运送。保持运输泵的流畅性是运输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步。
        1.2制作过程
        关于混凝土的配制方面我们首先按要注意的就是不可脱离施工要求以及设计的规定。不同的比例搭配出来的混凝土就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为了满足混凝土浇筑时候的一切需要,要先明确比例的规定与要求,然后严格按照比例掌握好配制所需要的材料:沙石、水、水泥和外在添加剂等等一般外在添加剂如果小于5%的话就不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并要注意它们的加入顺序,不可以随意乱放。其次混凝土的搅拌有最好的时间段需要我们留意,需要有充足的时间来搅拌它。这时还需要我们对当时天气状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如果搅拌的时候赶上阴天下雨等恶劣天气,这个时候空气的含水量增大,就会一定成都上的影响搅拌器的含水量。我们就需要不断的监控含水量并且随时进行调整来保障不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结构。确定搅拌是能均匀的,各个材料之间的相互完全融合的,减少因为搅拌不匀的问题而带来的麻烦。对我们已经配制完成的混凝土要注意检验其质量问题,包括构成因素以及分配的比例和是否配制均匀等等。检验的误差不应超过2%,适时修改过大的地方,不断完善。
        1.3材料的准备与检查
        前期准备工作在建筑的建设中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同时有几点内容也是我们在混凝土的浇筑中需要注意的。首先就是分层问题,在水泥混凝土分层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分层的厚度进行严格的把控,确保原有的一层水泥混凝土能被新的一层完全的覆盖。水泥混凝土在最初凝固的时间段要几乎同等于每一个分层的浇筑的时间,一旦中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建筑工程在施工时就很容易出现裂痕。水泥混凝土离析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避免这个状况的发生,高标准控制其自由降落时候的高度,而且这个高度一般应该要<2m。混凝土离析的问题一旦发生了就应该立即进行重新搅拌和浇筑。

其次,浇筑的时间应该在水泥混凝土凝固之前不应在凝固之后或凝固的途中。然后在还没有进行浇筑的时候,要对混凝土进行全面的搅拌,并且一定要避免在浇筑的过程中注水。一旦质量不达标,就要重头开始再次搅拌。最后在混凝土的过程中只能承受内力,外力一旦强加的话就会阻碍其自由流淌。要在平稳的方向上进行分层,在倾斜的面上就要分段来进行,持续不间断的推移一直到建筑的最上端。
        2混凝土浇铸技术要点分析
        2.1切实保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混凝土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处于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地位,只有当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质量得到了保障,才能有效地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因此,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要做到严格的把关,所以需要建设人员能对混凝土的质量要做到严格化的检测。如果混凝土材料不符合施工标准,坚决不允许其出现在施工现场,以此来对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除此之外,同时对建筑工程中的其它材料质量要严格要求,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对。首先是水泥,在开展抗渗混凝土配料室的时候,对于选择的硅酸盐水凝的强度不能小于32.5MPa,同时水热化指标要不高于275kJ/kg。接着就是骨料,从混凝土的搅拌来说,粗骨料颗粒是很容易产生各种空隙或者间距,这些都对混凝土的抗渗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如何选择骨料,首先要确保颗粒均匀,机碎石的直径不能大于31.5mm,而含泥量不能小于1%。
        2.2捣实环节
        混凝土浇筑工作是否有条不紊的进行,其中的捣实工作起到了很大很直接的作用。而这个工作还没有施行之前,相关的人员就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和实际的要求来对振捣器进行一个合理的选择。质量的把控力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技术的水平的好坏。尤其是在浇铸技术中,出现混凝土技术难以把控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所以要想保障混凝土全方位的,比较均匀的被振捣就不可一次程序就到位。应该分坡的底部,顶部和中间来分别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为了防止漏振的情况发生应该将振捣器均匀的插入。并把控好插入水泥混凝土的深度以及移动的长度,并对其中的混合物进行大力且严密的振捣。同时为了更加强化水泥混凝土的质量耐力以及持久性,避免在建筑的早期就出现裂痕等问题,应该对浇筑的水泥混凝土给予适当的保护的措施。
        2.3混凝土养护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环节一定要对混凝土进行相关的不可忽视的保护举措。比如,混凝土根据可塑性分为高塑性和低塑性。对于低塑性的混凝土必须在刚结束施工之后就进行保护措施,常见的是喷雾式,而高塑性的混凝土在12h之内进行洒水式的养护即可,目的是为了保持混凝土的状态不干燥。这些养护措施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一些改变,如在夏季,为了减少温差防止裂缝出现就要铺盖带水的草帘子,在冬天的话就要为了避免寒冷对混凝土带来的侵害而进行一系列的保暖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若想保证浇筑质量,就需要对混凝土浇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管理,保证浇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使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晓明,刘远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及相关问题阐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
        [2]狄华伟,曹树胜.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25):123.
        [3]李国华,佟咸豪.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应用中面临的问题[J].房材与应用,2005,33(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