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社会发展迅速,我国的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各种建筑工程项目逐步增多,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建筑工程功能的完善性,还需要保证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使其能够满足工程安全使用的实际需求。质量监督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管理的内容多、流程繁杂,需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保证质量监督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分析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和强化过程中,极大地增多了城市建设项目,而对建设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想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必须要质量监督管理。但是在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完善对策,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完工。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重要性
经过增强建筑项目品质的监管力度,能够有效的确保建筑项目施工的品质和效率。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的建筑项目品质监管工作做的都不到位,这就需要工程项目监管部门关注并排除这一问题。相关的建筑项目品质监管工作者在实际开展工作期间,需要按照建筑建设的具体情况,采用现代化的科学监管理念展开治理,不但需要增强工程项目监管的力度,还需要提升自我的工作成效,进而推动我们国家的建筑领域长久良性的发展。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社会价值
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而言,质量监督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与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综合来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极具现实意义。
2.1控制工程整体质量
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达到工程质量控制的理想状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实施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工程建设中积极落实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方能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保障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2创新工程项目管理理念
质量监督与管理实现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使得建筑工程在管理中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提升了质量监督管理的执行力,推动了建筑行业管理模式的变革。质量监督管理的实施要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基础,将质量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与过程中,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加以管理,进而有效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性,提升建筑工程的总体水平,有利于工程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实现。
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优化
3.1强化监管人员的监督管理意识
①在建筑项目品质监管活动进行过程中,监管部门自主的和建设公司交流,需要检查的关键点就是建筑项目内使用的全新建设技术是不是可以达到标准。监管工作人员必须确定自己的工作责任,提升工程品质的监督力度,确保自身所担任的职位责任得以全面的发挥。②建筑项目监管工作者应该严格按照公开、公正的准则,协调好建设公司、施工公司和监管部门间的关系,不但需要确保建设公司的效益,还需要保证施工企业的法律权益,从这些角度完美的展现工程监管的独立性。此外,在增强建筑项目监管工作者的监督管理意识期间,监管机构需要选拔出较好的监管工作者,然后进行工作人员的分配活动,协助工程监管工作者创建合理的工作目标,提升监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确保建筑项目品质的监管水准得以有效太高。
如果由监管工作人员的方向来解析,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监督管理方式来进行工作,不但达到现代化市场经济的需求,还更好的完成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同时建筑项目监管工作者还应该将工程建设许可和许可证的应用规范运用到实际中,进一步确保工程监管活动能够顺利的进行。经过有效的应用工程建设许可和施工许可证规范,能够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中各类资金的有效运用,降低资源的浪费。
3.2健全相关制度以明确职位权责
将新型理念和工作方式融入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机制中,同时结合建筑项目特点建立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职责,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提高人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知责履职的积极性,同时引入优胜劣汰的考评竞争机制,促使监管人员自我加压提升综合素质,调动工作积极性。在落实制度的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法律教育及专业培训,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能力。确保监管人员管理之时有责任担当意识,恪尽职守,发现问题敢抓敢管,监督管理贯穿施工过程始终,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3.3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目前,讯息科技已经普遍运用到了各类行业中,并且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目前监管工作人员不够、施工场地监管经常疏忽的问题,利用现代化的讯息管理技术,例如监控设备和数据库等,能够把项目建设品质的有关讯息数据采用图像、文字和视频等形式储存起来,完成对于建设场地的施工品质、施工安全、消防等环节的全程远程监督,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不良问题的出现。对于品质的监管活动能够在时间上和精准度上带来参照条件。规范进行品质监管的有关单位,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实时更换对应的设施,以有效的增进项目监管的技术水准,添加适宜的品质检查设施和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实的项目监管工作期间,通常要运用专业的方位测定仪器、数字显示仪器、检测仪器等做到充分的监测。另外持续的优化讯息化的监督管理规范,还可以更好的提升治理的水准,还可以持续的提升品质监管数据与讯息的精准性,进而充分的把控工程的施工状况。
3.4提升工程监管人才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
在工程监管工作中逐步构建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才是能够使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信息化设备和新媒体应用得到充分利用的关键所在。①通过各种讲习培训,提高现有工程监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利用新型信息化设备的能力,使工作人员善于通过媒体软件开展相关质量监管工作,能以网络技术搜集相关数据,充实监管方式的内容,以更新、更全面的监管工作内容面向社会,以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方式服务社会。②可以从建筑工程院校中招募人才,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人才队伍的实力。提高监管从业人员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专业能力,增加其监管工作时的技术含量,是质量监管工作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需要监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运用现代化技术,通过信息技术规范监管工作,以信息技术构建出高效科学化的监管系统,提高监督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以此满足建筑工程对于质量监管工作的更多新需求。
结语
质量监督管理是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各个工程单位要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从制度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强质量监督管理,使得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能够发挥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重要作用,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晏昕.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探讨[J].居舍,2019(30):156.
[2]刘忠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创新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43.
[3]姜启忠.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113-114.
[4]闫国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建材科技,2017,26(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