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任义广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第4 期   作者:任义广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也得到了整体的提升,现如今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正在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而且也受到了人们大范围的关注。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说,我国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很难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本文中就针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希望可以提高道路桥梁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
        引言
        道路桥梁与人民的生活联系紧密,可以连接不同区域,推动相应地区的经济建设。沉降是影响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给道路桥梁的安全使用带来严重隐患,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甚至可能导致车祸的发生。因此,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最大限度避免沉降的出现。
        1道路桥梁的路基路面出现沉降段的原因
        1.1路基路面结构不合理
        结构不合理是引发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的重要原因,在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搭板和增加钢筋使用量是设计路基修建的主要方式。此类设计方式主要是从路基桥梁的路基路面出发,通过改造路基路面的结构,使道路桥梁的实际承载量和抗压性能得到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使用此设计方案不可避免会采用搭板设计。而车辆在该路段的行车过程中,易出现跳车问题。由此可见,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搭板和增加钢筋使用量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需要从结构上进行进一步的改善,才能避免因结构不合理而导致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出现沉降。
        1.2桥头搭板设置不合理
        在施工环节中,为了有效应对桥端连接不良的问题,部分施工企业往往选择在桥头设置搭板的方式进行施工建设。然而,实践表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搭板位于平面路基层顶部和混凝土表面层之间,因此,直接造成了行车荷载直接传递到路床,从而增加了路床所受的压力。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流水的影响,搭板下面的填充材料往往容易出现流失的情况,从而导致其下部处于空心状态,从而增大了不均匀沉降发生的可能性。
        1.3对地基的处理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
        对地基的处理主要是为了降低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发生概率,其合理施工就是为道路桥梁的建设打好基础,在现如今的施工过程当中,最常用的方式是粗粒料填筑、钢筋混凝土搭板等,主要是通过对路基路面结构方式的调整,从而达到提高路基结构整体韧度和强度的目的,这样就会大幅降低跳车事故的发生,有效地增强行车的安全性。
        1.4引道地基的处理未遵循合理化原则
        影响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的原因中,引道地基没有得到恰当处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其在处理过程中未遵循合理化原则,会导致道路发生桥头跳车。而许多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中,由于自身的施工设计未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会由于地质钻孔不足或深度过浅等原因,导致软土层的位置不能准确把握,使地基的合理化处理受到影响。同时,引道地基的处理也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易导致地基受到破坏,从而出现不均匀沉降。
        2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2.1优化设计沉降段结构
        在道路沉降段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结构设计人员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工程设计经验,对沉降段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结构设计人员在优化沉降段的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道路建成后的通车情况和桥台路堤以及桥台沉降量等方面,以这些数据作为设计参照,进一步优化结构设计方案,并通过渐变段有关设计技术,使沉降段的沉降差异达到最小。而通过沉降段结构的优化设计,可最大限度降低土层的侧向移动,并解决路基填土的问题,使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的结构稳定性更强,最大限度减少沉降。


        2.2科学进行桥头搭板的设置
        针对由于搭板设置不合理导致的道路桥梁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问题,为了避免搭板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滑落的情况,应在搭板的各个方向进行相关设施的安置。例如,在纵向位置上,应使用锚栓对其进行固定,在横向位置上,应进行钢筋的设置,从而有效保证搭板处于稳定状态。此外,为了确保桥梁与路基可以实现合理过渡,应确保正常路段的顶面与搭板处于平行状态。同时,为了保障工程质量,避免雨水渗透对搭板进行损害,可以采用沥青与浸油甘蔗板等材料对缝隙进行合理填充,从而增强搭板的防水性能。
        2.3有效地对软基进行处理
        软土地基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道路桥梁施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种地基和普通的地基相比含水量较大,所以更容易变形,缺乏足够的承载力,如果不能对这种状况进行有效处理,那么会由于承载能力的不足而引起沉降的状况,因此在进行实际的施工前,相关的工作人员须提前对施工的现场状况进行有效的勘测,确保施工是可进行的,明确软土层的性质和厚度,然后针对软土地基的状况来选择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如此,沉降段就不容易发生变形的状况,在现阶段常用的施工方法中,水泥粉喷桩在软基施工中是一种十分可行的方式,能明显缩短工期,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会产生较多的沉积量,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从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出发,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来进行。
        2.4地基处理工作遵循合理化原则
        在地基处理工作中遵循合理化原则,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桥头跳车的出现。在道路桥梁沉降段的地基处理工作中,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处理地基。强夯法及换土垫层法均是常用的处理方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构建出双层地基或优化软土地基,进一步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沉降问题的发生。例如,换土垫层法可以处理沟壑路段的地基,因为沟壑路段中的土质含有较多的水分,土壤间的间隙也较大,因而使用换土垫层法可以打破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地层,增强路基的荷载作用。同时,在路基处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路基维护作业,避免路堤与桥台之间出现沉降差。
        2.5做好台后填筑施工
        在道路桥梁建设施工过程中,后台填筑其中也能够解决路面出现的沉降问题,后台填筑施工能够有效防止路基出现沉降以及变形的问题。所以在进行填筑的时候,选择好路堤的填充物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的施工环节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施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填筑材料,需要相关人员对现场的土质进行仔细的实验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来选择合适的填充物,这样才能够保证填充物的质量符合工程建设的标准,从而切实提高整个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这样就能够极大的降低出现沉降的概率。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如火如荼,一些新型施工工艺不断涌现,施工单位投注的经济成本也逐年增长。这无疑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但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仍然存在诸多的弊端,限制了其长远稳定的发展。沉降路段的路面路基施工,是道桥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施工单位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相关技术的改良以及对关键流程的严格把控,切实地提高道桥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而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这也是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10):49.
        [2]邱垂策.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7(29):104-105.
        [3]林东榕.公路拓宽中挡土墙路段新旧路基沉降差异及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7(16):20-21.
        [4]韩俊杰.公路桥台台背填土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7(15):132-133.
        [5]林东榕.公路拓宽中挡土墙路段新旧路基沉降差异及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7(16):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