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于都县供电分公司 342300)
摘要:目前电力系统已经开始研究和制定一体化体系、开展在线抄表等多种新型工作项目,要求电力系统能够落实对电力信息的实时性采集和分析工作。基于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作用的探究和了解,本文提出了该系统的具体应用方法,从而让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质量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相关工作项目的要求。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力营销
引言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采取营销管理模式和方法的目的在于提高电力用户信息系统管理的优化程度,并且提升电力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因此需要强调绝大部分的营销管理内容都应该服务于电力信息系统的运行,避免在引入营销管理模式时本末倒置,变成对营销管理学科的分析和研究。
1电力营销的基本概述
电力营销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电力企业所生产的电力能源,通过销售给用户来获得资金,使企业进一步运营下去。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中,供电企业通过向用户收取一定的电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企业资金链稳定。电力销售并不是简单的售卖即可,而是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做出进一步的供电调整,这就需要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准确掌握用户需求,提供高效便利的电力服务,工作人员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对用户进行走访,了解用户的切实需要,进而提供供电服务。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电力企业若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提供优质服务,若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合理高效的进行供电销售,尽可能的降低电力销售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在实际的电力销售过程中,电力企业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就是一些不定因素对于电力销售的影响,因此相关企业必须树立防范风险的意识,同时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前制定高效便捷的解决措施,尽可能的降低风险的发生率,进而保障电力企业优质发展。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2.1系统故障分析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要确保整个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方可完整的获取用户的用电信息,并防止出现供配电网的大规模故障。系统的故障分析过程一方面可通过在供配电网络中装配的相关传感器,完成对各类用电参数的实时性获取和传输,建成的信息化系统工作项目为,对这类信息进行高效的总结和归纳,当发现某一参数出现过大的波动,或者具体的运行参数超出限定范围时,可确定这一系统存在安全运行隐患或者已经发现了较大范围的故障。另一种故障信息为用户端的电能表以及供电线路故障,表现形式为电能表的示数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与过去运行参数之间的参数变化程度过大,或者用户端的电能表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示数完全不变化问题,这种现象一种情况为电能表本身故障,另一种为相关线路的故障,线路故障导致系统无法为用户提供稳定的供电功能。
2.2窃电行为监测
窃电行为的发生过程会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让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大幅下降,所以要严格规避这一问题的发生。窃电行为的监测过程,一方面要通过对电能表相关参数的研究和分析,通过信息化系统中建成的用户用电习惯模型,实现对具体参数的深度提升,在此基础上健全对确定行为的分析体系完善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配电箱柜等区域中设置相应的传感器,近程网络的工作目的为和小区中的物业部门对接,发现某设备被非法破坏时,传感器自动向保安系统发送相关的指令,同时这一指令也会被电力调度系统接收,最终形成了双向报警功能。
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方法
3.1自动采集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根据制定的采集任务,结合所设定时间间隔,定时完成数据采集任务。无论是采集时间、时间间隔,还是采集数据对象和内容,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若是采取该种方式没有完成数据采集,系统主站则需要具备补采能力,以保证数据完整性和有效性。
3.2通信系统构建
在通信系统的构造中,本文提出的方法为建成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综合衔接体系,其中有线系统作用对象为电力信息化系统,对于输送信息的通信设备,可采用光纤通信技术落实该项工作。在新的工作功能体系中,电网运行状态的传感器主要通过有线通信模式完成信号的传递工作,通过光纤设备完成对各类通信信息的转化工作,建成技术体系为数据采集传感器—光纤—(信号放大器)—光纤—光电转化设备—信号分析中枢—光纤—被控设备。对于电力系统,可以和无线通信运行商合作,降低无线通信系统建设成本。
3.3用电设备监测
传统的监测手段与抄表工作相似的是都是采取人力进行,其花费的时间长,并且由监测人员自身水平不足无法发现设备仪器的改变,及时设备被人恶意改造,也无法及时反馈到系统上,监测准确性不足,影响监测工作的展开。因此,信息采集系统就可以利用设备监控层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记录,根据设备传输的数据的变化来确定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非正常状态,发现数据出现大幅度波动时及时调派有关人员进行检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的同时为电力企业节约成本。
3.4实现控制预付费
采集用户用电信息系统,在每个月中可以多次进行,从而实现控制预付费情况。屡次缴费技术使用范围广,对于用电量大的企业而言具有优势,并且可形成多次缴费记录。对于用电量大的企业用户,需要适当缩短抄表周期,提高电费发行频率,并且还可以督促用电单位及时缴费,提高电力企业的流动资金,保证电力企业顺利经营。此系统性能的优越性还表现在控制预付费上,可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避免电费出现拖欠、逃避的情况。通过采集用户用电信息,能够将用户信息传递到电力企业的核心客户管理系统中,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并根据相关情况制定预付费缴费计划,结合营销系统应用,让用户可以随时查询电费使用情况,也为用户提供网上银行或电费营业厅等方法进行缴费。若是用户故意拖欠费用,则可自动停电,从而确保用户可以正常缴费。
4国内用电信息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实际情况
4.1自动化抄表结算
自动化抄表结算是目前国内电力企业运用较多的一种记电方式,它是通过智能化电表联网,通过互联网架构,上传到电网核心网,电力企业就可以获取用户的用电状态,经过基本的运算判断用户的用电喜好,以此提高电力工作的效率。
4.2线损管理
传统线损管理,所需要时间长,并在不同时计算线损过程,也容易有误差出现,从而导致线损的准确率无法提升,工作人员也无法反映出线索的真实情况。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冻结线损管理在某时间内的信息,再自动化抄表,这样可以让所有信息处在同一时间,防止在不同时间段出现误差,同时工作效率高,线损分析具有时效性。通过横向比较线损分析数据和理论,有利于分析线损出现的原因,提升线损管理效率。确保供电工作基础是电力用电采集信息系统,在传统型有序供电中,无法掌握数据难度,并且监督力度有限,无法满足电力市场的电力需要,并且用电方案也存在差异。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通过自动化信息采集,为工作人员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和信息,从而确保电梯企业人员能够实施多种方案。合理分解电力负荷,使用错峰的方式来代替传统限电方式,让用电有序性的开展对于用户所产生的影响。
结语
电力营销系统的出发点在于利用不同形式的职能优化来提升供电系统的服务水平,因此需要利用信息采集系统来确认用户在供电系统中的服务感知水平以及对优质服务的期望水平,通过研究营销管理在电力系统中的本质和采集信息在营销中的必要性和方法来明确电力信息系统与现代科技和营销服务理念共同进步的具体方式,也因此能够更加优化管理供电系统中的停电方案。
参考文献:
[1]于光辉,耿桂森.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防窃电措施[J].山东电力技术,2014,3(05):49-51.
[2]聂肖.电力营销中智能电表与抄核信息一体化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