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BIM 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第4 期   作者:滑绍兴
[导读]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进步,
        摘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进步,但是在传统的建筑行业,在建筑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为了保护环境需要建筑在今后的发展中。朝着绿色、环保。信息化方向转变,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改变建筑行业的建造模式,运用新型的装配式建造模式是发展的潮流,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工作,需要将事先制造的部件,输运到建筑工地,然后利用大型机械进行调配组装,使建筑工作的效率提高。最重要的是对工地的周边环境减少破坏。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中,BIM技术可以为设计环节提供指导,使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得到提高,增加建筑构件的合格率。
        关键词: 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
        引言
        现阶段,我国建筑领域中对于BIM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很多建筑企业或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都融入了BIM技术。例如,工程方案的设计环节。施工材料的管理环节以及具体施工环节等。可以说,BIM 技术是保障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我国建筑企业已经可以将BIM技术应用于各个施工环节,包括生产环节。设计环节,施工环节以及管理环节,进一一步实现了工业化建筑工程施工的有效发展。
        1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
        用预制构件在工地上装配而成的建筑统称为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包括:集成化、预制化和构件化,标准化是三者蕴含的重要主线,现阶段,裴配式建筑在我国迅猛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跟发达国家比较还是有一定的距离。首先。缺乏对技术多样化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很多国家都需要重新建设家园。我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但是发达国家以建筑I业化技术的改革为基础,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发达的工业生产相结合,促进了装配技术的多样性发展:但是我国没有技术革命作为基础,解放后的建筑领域普遍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导致了技术缺少多样性、技术单一一的问题。其次,我国的建筑师缺乏主动性,和欧洲国家的分工合作存在很大不同,发达国家每一个建造师工作内容都清断明了,在技术的创新上也有明确的建筑师负责,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往往受到市场条件的制约,建筑师只能被动的工作,所以工业化与建筑设计很难关联在一起。最后。建造产业体系有漏洞,现阶段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存在着部门生产落后。科技水平偏低、建造工艺不配套等情况,一体化产业链的建造模式并没有形成"。
        2 BIM技术的特点
        美国是BIM技术的发源地,中期在欧洲发展较为活跃,现阶段,在亚洲被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工程项目的功能特点和物理特点数字化整理统称为BIM技术,可以为工程建造的全周期提供数字信息库。BIM 技术擅长于收集工程项目的各类数据。可以通过把建筑物三维虚拟化。表达建筑施工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可以直接应用信息化技术在建筑领域。同时,可视化、模拟性、协同性和现实化是BIM技术的主要特点。
        2.1可视化特点
        可视化特点可以概括为:所得即可见。所有的操作流程均在透明状态完成,使用三维立体的实物图形代替传统的线条式建筑,传统绘制方法都是采用二维线条形式,建筑的真实模型只能依靠建筑师的想象来完成,而大型的复杂建筑物并不能单单依掌想象完成,BIM 技术可以利用三维立体化技术表现出建筑的构造,使建筑主体和各个构件之间的联系提供重要依据。对其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进行及时的改正,方便各个工程之间进行沟通,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各个部门的精益化管理。


        2.2模拟性特点
        BIM技术可以通过相应的运算和协调,构建物件参数式模型,不仅可以实现建筑模拟,还可以模拟外在空间不能操作的流程。在建筑设计当中,可以对建筑物的热能传导、部件和采光进行模拟,在工程施工阶段可以以3D为基础的5D、4D模拟设计:在建筑施工阶段可以实现对人员逃生等安全措施环节的模拟。
        2.3协同性特点
        BIN技术的合理使用,必须依靠建筑工程各个人员的协同配合,各个技术人员需要在同一个BIM技术集成平台进行交流,不同部门人员的专业设计,不同的技术数字信息通过协同进行共享和传递,并随着工程的进度进行更新,保证各个数字信息之间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4现实化特点
        我国是领土面积大国,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领城也逐渐扩大,但是在快速发展中,生产效率落后、行业集中度较低和信息化程度低的间题也日益凸显,很多建筑企业都推行高效集约,但是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改善效果。综合建筑建设周期的所有建筑信息是BIM技术的本质,其中包含招标、设计、建设等各个环节,随着BIM技术的深入研究,与计算机硬件技术.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为建筑领域的高效集约、精益化发展提供了依据”3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分析以实现协同化设计为目标,从项目方和BIM技术基本功能考虑,建立装配式建筑协同平台,深入研究BIM技术建筑协同化功能,形成高标准的协同化BIN技术理论体系,为装配式建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建筑行业的BIM技术并没有完全普及,BIM 技术建筑协同信息平台还有很多不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制约了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从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 BDN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发展的过程中,BIM装配式建筑协同化平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装配式建筑是施工、设计、安装、排水等各种环节为”体的综合性建筑,需要各部门工作人员协调配合。现阶段,传统的二维同化设计进行沟通时,需要相应的时间和节点,存在沟通困难、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难以克服缺点。工程技术难以形成集成化建筑,限制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BIM 技术的合理化使用,不仅能实.现各个部门人员实时交流,还实现了二维同化设计和三维同化设计的转换,可以随时解决设计人员的问题。促进装配建筑的健康发展。BIM协同平台与传统的设计方式相比,存在解决集约化问题程度不高、人员与工序协同不畅等方面的问题,在装配式建筑的各个问题上,BIM协同化平台可以优化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
        4结语
        随着国际建筑市场的猛烈竞争,绿色建筑的新载体是装配式建筑,是实现现代化建设方式的有效途径。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是“集成”,BIN技术可以应用到整个建筑周期,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新型装配式建筑集约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传云强,高健鹰,胡栋.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研究[J].建筑施工,2019,41(11):2094-2096.
        [2]渠立朋.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D].中国矿业大学,2019.
        [3]李文龙,罗莎,苏世凯,孙晓伟,王兆贺.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应用研究[J].江苏建材,2019(S2):86-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