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力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发表时间:2020/3/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00期   作者:魏雅男
[导读] 我们应以数学的科学性为基础、为前提,以艺术性为先导、为手法,两者相辅相成,完美统一。
辽宁省凌源市大河北中心小学 辽宁 朝阳 122500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力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从而构建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我们应以数学的科学性为基础、为前提,以艺术性为先导、为手法,两者相辅相成,完美统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 科学性与艺术性 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力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从而构建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我们应以数学的科学性为基础、为前提,以艺术性为先导、为手法,两者相辅相成,完美统一。以艺术性为载体,运载着科学性,飞入学生稚嫩的心田,那么,怎样使数学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珠联璧合呢?
        一、教师要具有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首先,上课一开始就要迅速地安定学生的情绪,并立即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其次,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语言、语气、表情、动作等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便于师生交流。
        再次,还要善于机智地处理好课堂上的一些偶发事件,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去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吴正宪老师认为这样的课是一节好课:
        教的有效: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2.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3.多种教学方式融合,精心组织学习活动;4.有效捕捉、利用、组织教学资源;5.多层反馈,有效调控,适当评价。
        学的有效:1.学生是否扎实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学习技能是否提升?2.学生是否在学习中经历了“数学化”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数学思想、方法与策略?学生是否体验到了学习乐趣?是否有了探索知识的欲望?是否体验了自信与成功?学生是否获得了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对课堂有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首先,教师要把握好“让学生想学的三个环节”:1.热爱学生是让学生想学的前提。2.重视教学手段的选择是让学生想学的条件。3.优化各个教学环节是学生想学的关键。
        其次,要给学生充裕的自学教材的时间,及时指导和点拨,使学生逐步掌握读书的方法:就读——知道是什么,再读—知道为什么,三读——知道规律和方法。
        再次,学生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还要学会:1.在读书中明理。2.在操作中理解。3.在练习中悟理。4.在分析中找规律。5.在比教中找异同。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呈现出“我想学”——“我能学”——“我会学”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做到这些,数学课堂才能成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率。
        三、教师课堂教学要有艺术性与科学性
        1.把握最优教学时间。教师要备课认真,准备充分。要唤起学生的兴趣,就要想方设法制作一些精美的图片,比如:各种图案、头饰。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数学概念,改变图形的大小可以把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这样让学生在欣赏图案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避免学生空想,不仅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体会图形的变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选择最优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优选是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主要方案之一。优选教学手段,要以能否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是否有利于学生对教学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为依据。以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为例。教材提供的是冰箱、饼干盒、玩具盒等图片,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实物抽象出长方体的图形,并进一步介绍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目前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大多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长方体的形状。此外,还应因地制宜选择教学手段。
        四、教师要充分的备课,确保学习内容的有效性
        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同时教师要对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作深入细致的研读,要自觉地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增加一些可以称为背景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进行内化,变成对教学有用的东西。
        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认真对学生生活及兴趣进行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五、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激发其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从而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只有切实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才能真正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才有更多地时间去全面发展,才能具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数学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