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9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22期   作者:李梅
[导读]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宫外孕患者上的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宫外孕患者上的疗效,为临床更好的治疗宫外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的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β-HGG恢复正常时间、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观察组32例患者中仅出现1例消化系统反应,未出现肝肾功能损伤现象,与对照组消化系统、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疗效确切。
         【关键词】宫外孕;米非司酮;甲氨蝶呤

         宫外孕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质疑,也被称为异位妊娠疾病,且以输卵管妊娠多见。引起宫外孕的原因比较多,主要原因为患者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的炎症,引起管腔通畅不佳,受精卵不能进入子宫,进而造成在子宫外着床所致[1]。由于着床位置的原因,受精卵发育受限,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早期宫外孕患者主要表现为停经、腹痛、少量阴道出血。破裂后可表现为急性剧烈腹痛,反复发作,阴道出血。
         针对宫外孕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若手术效果不佳时,才考虑进行药物的治疗。本组研究旨在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宫外孕患者上的疗效,为临床更好的治疗宫外孕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住院号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为(28.4±1.5)岁,平均停经时间为(42.3±1.4)d,对照组32例,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为(28.7±1.3)岁,平均停经时间为(42.6±1.3)d,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平均停经时间以及文化水平相似,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满足WHO 中关于宫外孕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宫外孕患者[2];且排除依从性不好,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以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50mg/次,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1周。1周后观察患者的血β-HCG水平,若较治疗前下降15%以下,则按照相同的剂量进行为期1周的重复给药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米非司酮的给药方式:口服给药的方式,每次50 mg,每天2次,连续治疗 5 d。甲氨蝶呤的给药方式同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监测,间隔3 d对血βHCG水平进行1次复查。治疗期间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监测,间隔3 d对血βHCG水平进行1次复查,对患者有无腹痛等不良反应出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阴道流血消失时间、β-HCG水平恢复时间, 并对消化系统、肝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定和统计。
1.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软件对本组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用组间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定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分析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阴道流血消失时间、β-HCG水平恢复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相关症状消失时间(d))对比分析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32例患者中仅出现1例消化系统反应,未出现肝肾功能损伤现象,与对照组消化系统、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发生率相比,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n(%)]比较

3 讨论
         宫外孕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妊娠疾病质疑,其发生率较高,且流行病学线数,近年来有着上升的趋势,在异位妊娠中,输卵管妊娠是最为常见的,发生率高达90%以上。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患者发生输卵管炎症后,导致输卵管功能发生异常或阻塞,致使受孕后的卵子不能正常运行和着床导致。异位妊娠的最大风险在于,若治疗不当,可能会引起大出血,严重者可能会有生命威胁。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属于胎盘分泌的一种特异性激素,在正常受精的情况下,其水平会持续上升,研究发现[4],若每2天血β-HCG增加超过66%,则可确诊为宫内妊娠,反之则可确诊为宫外孕或宫内发育不良,故临床常常会对孕妇血β-HCG进行监测,以用于早期宫外孕的诊断。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甲氨蝶呤对宫外孕进行治疗,其机制主要为:甲氨蝶呤是抗代谢药物之一,可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实现有效结合,进而抑制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从而减少嘧啶核苷酸与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另外,甲氨蝶呤阻碍RNA、DNA与蛋白质合成,一旦胚胎滋养细胞增生受到抑制并产生分裂现象以后,血β-HCG水平会随之降低,绒毛也会受到破坏,致使胚胎组织细胞发生死亡脱落吸收[5]。然而,临床研究发现[6],甲氨蝶呤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导致患者胃肠功能受损,以及胃肠功能紊乱,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骨髓抑制等现象。
         随着临床药物的不断探索和使用,现发现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宫外孕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且有效避免了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所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本组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联合使用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阴道流血消失时间、β-HCG水平恢复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
         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之一,具有抗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在宫外孕的治疗上,可与孕酮受体实现有效结合,孕酮活性出现拮抗现象以后,会抑制孕酮对蜕膜发育发挥的维持作用,蜕膜和绒毛板实现分离以后,黄体萎缩明显,胎盘逐渐游离死亡[7]。
         另外,米非司酮可有效减少卵泡雌激素与黄体生成素的含量,促使滋养细胞发生快速凋亡,降低血β-HCG水平,对胚胎发育发挥抑制作用[8]。文献报道[9],与甲氨蝶呤联合后,可以发挥较好的协同功效,从而缩短临床治疗时间,以及患者恢复时间。且降低了甲氨蝶呤所带来相关不良反应。本组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32例患者中仅出现1例消化系统反应,未出现肝肾功能损伤现象,与对照组消化系统、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发生率相比,P<0.05。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红英.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160-160.
[2] 包存芳,张彩红,苑述政. 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腹腔镜手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J]. 哈尔滨医药,2017,37(2):160-161.
[3] 吕红.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当代医学,2017,23(10):138-139.
[4] 向玲.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146-147.
[5] 曲静.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23(13):23-25.
[6] 邵楠.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2018,24(33):133-135.
[7] 苏华.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2019,40(11):2578-2579.
[8] 王梅. 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率分析[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9,36(6):89-90.
[9] 李帅,田巍. 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6):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