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5期   作者:李超
[导读]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在小学阶段,体育正是让小学生初步了解体育知识的一门学科。

湖北省丹江口市凉水河镇小学 442704
        摘 要: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在小学阶段,体育正是让小学生初步了解体育知识的一门学科。在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爱运动的好习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可以在锻炼学生良好体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结合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学 创造性思维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中心阶段同时也是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做好体育教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小学生实际的身体发展程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也应该围绕着小学生的兴趣,因材施教,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状
        1.忽视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强大的好奇心以及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都在促进小学生兴趣爱好的产生。小学生拥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模仿父母、模仿教师、模仿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小学教学本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兴趣,但是通过对目前小学教学的现状进行掌握发现,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过重,每天没有足够的运动、玩耍时间。在教学方式上,仍然采用着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繁重的学习压力加上枯燥的教学方式使得小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体育教学也是同样,教师只是在一味地灌输书本上的知识,而却忽视了小学生本身具有的好奇心和较强的模仿能力,在体育课堂上,并没有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小学生感受不到学习体育的快乐,长期下去也使得小学生丧失了对体育的兴趣。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也反映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具有吸引力的教学,也没有注重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兴趣。
        2.缺乏对体育课程的准确认知。通过对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模式进行了解发现,在农村小学中,体育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小学生自由活动,而在城市小学中,体育课程的内容大多是课间操的练习、跑步等等活动,都缺乏着一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模式上也没有进行创新,不注重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进而导致很难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难以满足小学生的日常锻炼需求。而对于这样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而言,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体育教师乃至学校都缺乏着对体育课程的准确认知,没有意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由于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使得体育教师很难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也难以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分组的形式,根据每位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能力以及身体协调性等特征进行分组,并且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掌握,进而为不同学生制定出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以及锻炼目标。例如在“跨越式跳高”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体育教师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特征进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锻炼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案,并及时地鼓励学生。为了能够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想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新体育学习方式,进而如此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的兴趣,从而也很好地提升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满足了不同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树立正确的体育课程认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起对体育这门课程的正确认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此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也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为此,体育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以及性格特征开始因材施教的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排球锻炼课上,为了能够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排球学习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分组的方式,将对排球基础知识掌握相对扎实的学生分成一组,并通过对抗的方式,来提升其锻炼的积极性;而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薄弱的学生,在教授其排球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其进行接力赛等活动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的学习欲望,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通过分组形式,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进而满足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以及想象,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于雷 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探究[J].才智,2018,(32),98。
        [2]郭娟 田艾令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8+11。
        [3]吴华 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4),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