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6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20期   作者:屈常鑫 尤晓娜
[导读] 探析在社区糖尿病慢性病防治的过程中使用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
    
  屈常鑫   尤晓娜
  (北京市怀柔区第二医院;北京101411)
  摘要:目的:探析在社区糖尿病慢性病防治的过程中使用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方法:本地研究对象选取于2018年8月-2019年9月在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60例。使用随机表法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护理工作则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实施健康教育。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合理分析护理结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糖降效果明显提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本次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对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应用分析
  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不规律的生活状况和饮食习惯,这种情况下,肥胖现象趋于严重,肥胖人群的数量逐渐增加。同时,不规律的生活导致多数人抵抗能力下降,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种疾病成为了社区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为了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情况,社区应该积极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社区患者和居民对疾病的了解,做到日次防治。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2018年8月-2019年9月,从社区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进行研究,并将其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的年龄阶段在45-75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57.43±3.22)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介于46-77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56.37±3.3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较大的区别,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可比性高。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社区治疗期间,均使用降糖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满足条件的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工作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健康教育方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患者的接受能力、文化程度。按照教育方案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具体症状、发病原因以及日常注意事项等针对性的讲解,以此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的了解。其次,加强常识教育的实施。在此过程中对糖尿病的医学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主要讲解内容以糖尿病的引发机制为主,从而促进患者对发生糖尿病原因的理解,并通过了解,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调整,改变不良生活习惯[1]。另外,根据患者的情况,对患者的用药过程进行正确的指导,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疾病中的一种,需要患者长期服药进行控制,所以相关人员要告知患者具体的用药时间、剂量和方法。此外,在进行教育期间,要向患者讲解运动对病情的好处和科学的运动方法,比如太极、慢跑等,从而培养患者的运动意识。再次,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变化,对情绪异常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引导,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使其提升与病魔战斗的信心,提升治疗的配合度。最后,督促改掉不良饮食习惯,禁止饮酒、抽烟,在饮食的过程中多食用营养丰富的高纤维食物。
  1.3疗效判断标准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护理后对比糖降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均使用SPSS 统计学软件完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使用(X±s)和(%)描述,用t和X2检验,以<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降糖效果
  观察组降糖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满意度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据相关数据调查表明,我国未来糖尿病的发生率会持续增长。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治疗时间较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合理的选择护理方案,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2]。由于糖尿病产生的原因与不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和肥胖有关,许多患者对此了解较为片面,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健康教育,详细的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个人护理措施,以便于病情的控制。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降糖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满意度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在糖尿病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对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玉霞.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5):157.
  [2]诸林.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03):439-4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