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9期   作者:于新蕾
[导读] 城市建设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
        于新蕾
        身份证号37068719910313****
        
        摘要:城市建设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同时关系到我国民生。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我国的基础建设工程在规模和范围上,都在不断扩大,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其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已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基础建设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其质量、进度、安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极大的影响。从当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实际看,无论是管理制度、人员个体素质还是施工技术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为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建设的效益,我们需要做好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管理各项工作。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大对于各行业的发展力度,经过不断努力,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在社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建设环境愈发完善的形势下,各类基础建设项目工程愈发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主体,其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对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愈发重视,而施工管理在其中尤为关键。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1.管理机制欠缺,管理机制的制定仍存在欠缺。施工现场要对工程全局实施科学合理的管控是工程实施主体必须做到的。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些市政工程管理机制的制定不清晰,导致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甚至有个别短视的小企业不顾质量安全底线,伺机寻找监管漏洞投机取巧。针对这种情况,行业主管部门不仅要加强指导与监督力度,施工企业也要自我剖析、不断总结提高,这样才能确保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落到实处。2.安全生产意识欠缺,有部分施工企业,只关注工期进度而不重视工程质量,还有些工程施工人员责任感差,安全意识薄弱。这需要施工企业加大监督力度,加强教育宣传,保证施工目标的落实。
        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2.1加大协调力度,及时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合作
        1.在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施工中,在项目施工之前组织召开管线施工单位的协调会议,及时把各个项目施工节点做到统一安排,把各工序施工互相影响降到最低。2.工期时间段,且某些施工地点处于闹市,故而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需制定严格的检察制度,并且还需要定期检查,对工程进度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统计和记录,并结合数据情况对施工进度进行了解,对于施工期间存在的进度偏差问题提供有效参考与调整。此外,在进行施工进度检查记录时可采用前锋线方式进行,即按照由上而下的方式进行,以点画线,对各环节施工进度的前锋点进行连接,形成折线,并以此为依据来对比实际施工进度及计划施工进度,以明确偏差;3.制定合理的科学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方案,编制网络进度计划。
        2.2合理利用项目责任制
        项目责任制侧重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人,代表企业控制项目成本。企业可通过培训或引进专业项目经理,令其配合财务部门对合同签订、项目预算编制、工程图纸设计等工作进行管理,并与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协作,合理配置施工组织人员。同时,企业可令项目经理从成本管理角度出发,落实劳务分包管理工作,合理签订合同。项目责任制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也为财务部门落实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具体的责任人,进而通过协作沟通发挥项目经理作用,将各项成本管理要求落实到施工队伍与其他相关部门工作中。
        2.3注重环保新材料及技术的运用
        伴随国内科学技术持续完善和发展,环保新材料及技术逐步得以完善、优化。传统材料通常呈现节能性差及低环保效果状态,无法满足市政工程的环保施工层面要求和标准。

对此,市政的施工单位务必注重环保新材料及技术的科学运用,确保资源浪费及其环境污染均得以把控,确保所获取环保效益及经济收入得以增长,实现双赢。
        2.4加大施工质量管控力度
        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中的所有施工材料进行严格地检验和管理,对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进行清理,以保障整体的施工质量,并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应有效地落实施工监管机制,不定期地检查施工质量,有效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为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5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应当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责任意识,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讲座、培训教育与事故模拟演练等活动,并进行评比考核,使施工人员的工作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除此以外,施工方还应在施工开展之前,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重点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好施工方案,使各项施工符合标准要求,提高施工质量。
        2.6安全管理方面
        企业独立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对安全责任目标进行分解,制定责任目标考核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做到人人有责,奖惩分明,进一步体现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同时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中制定的安全技术方案进行施工,并对各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严格落实,并对项目时期期间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调整、纠正,且整改时应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以保证整改质量。对于新进入施工场地的工作人员需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工作,在进行工程交换前应再次落实安全检查,并做好交接班工作。对于各类作业人员均需持证上岗,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要持有特种岗位证,坚决避免无证上岗。此外,施工现场必须要设置好安全标志,以保证施工期间的施工安全.
        2.7引入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普及的形势下,信息化建设也成为提升市政工程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的关键。为此,市政工程企业应结合当下工程建设发展趋势与自身成本管理需求,全面分析自身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进而与信息技术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引入适用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各项信息系统,并从该系统的运行要求出发,及时配置相应硬件设备,以此为新引入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运行环境。在此基础上,企业可利用BIM等信息技术,为企业施工管理人员以及各项工程项目活动相关部门人员提供模拟的工程项目模型,便于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及时参与项目工程造价分析、各项施工工序采用的工艺技术分析、工期安排等活动。从施工管理角度出发,在不影响整体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企业针对各项工程设计安排工作提供相应施工分析内容,及时为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工程设计人员等成员调整工程项目设计或施工安排,提供全面有效的施工控制管理标准,使得企业施工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渗透至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以提升施工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便于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履行自身职能,落实动态成本管理机制,降低施工管理的实际难度。同时,企业也应从信息系统一体化角度出发,引入新型一体化集成信息系统,将原有的系统集成为新的信息系统,便于企业施工部门与其他部门进行信息共享,掌握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资金流动情况,借助动态施工管理机制,提升施工项目的事前和事中控制力度,为整体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提供一定有利条件。
        结语
        总之,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对各环节管理的重视,包括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对于施工过程中各环节、各工序均应加强监管,以切实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旭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山西建筑,2017,43(36):224-225.
        [2]何海波,林光明,邓云彬,等.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理念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砖瓦,2020(10):97-98.
        [3]许小伟.土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措施分析[J].砖瓦,2020(10):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