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川 罗盖特
中国)营养食品有限公司
摘要:辛烯基琥珀酸酐淀粉(OSA淀粉)同时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与一定的抗氧化性,不仅在水环境中能较好地控制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释放,也能与被运载物很好地有机结合。因此,OSA淀粉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活性化合物的运载体系。OSA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加热、高压均质以及先均质后加热制备三种复合体,测定其抗氧化性,表征理化性质,为淀粉及制品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及技术基础。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压均质技术在淀粉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压均质技术;淀粉改性;应用研究进展
引言
高压均质作为一种新型食品加工技术,其均质压力在100MPa以上,与压力小于100MPa的高压均质相比,其乳化效果更好,近年来在一些淀粉改性中的应用广泛。
1高压均质
高压均质机是物料在高速流动时产生剪切效应、高速喷射时产生撞击作用、瞬间强大压力降低时产生空穴效应的设备。高压均质处理凹凸棒石不仅可以解离凹凸棒石棒晶束,而且可以显著提升改性效率。
2材料与方法
2.1OSA-玉米淀粉与EGCG复合体的制备
(1)加热糊化法。称取3gOSA淀粉和0.3gEGCG(淀粉干基的10%)均匀分散于150mL蒸馏水中。后将混合物悬浮液进行95℃水浴30min。冷冻干燥后将样品研磨并过100目筛,置于干燥器保存,待用。记为复合物Ⅰ型。(2)高压均质法。准确称取3g的OSA淀粉和0.3gEGCG,加入150mL蒸馏水,将混合乳液置于高压均质机中。处理参数:压力为100MPa,处理次数为5次。冷冻干燥后将样品研磨并过100目筛,置于干燥器保存,待用。记为复合物Ⅱ型(3)红外光谱测定。用天平称取3mg的样品与100mg溴化钾粉末,混合均匀后在干燥环境下于玛瑙研钵中研磨至颗粒状,在压片机中进行30s的压片后装片,选用空白溴化钾片作为空白对照,通过Vertex7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波长扫描范围为450~4000cm-1。
2.2结果与分析
2.2.1FTIR分析
由图1a可见,体系未加入CTAB淀粉材料的FTIR谱图中出现淀粉的特征吸收峰和有机小分子基团—CH2和—CH3的2920和2854cm-1吸收峰。随着CTAB用量增加,淀粉材料中—CH2和—CH3的2932和2858cm-1吸收峰增强(图2b~f),1464和1423cm-1处来自淀粉C=C伸缩振动峰增强,说明淀粉表面的淀粉分子结构中C=C双键与CTAB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1640cm-1为淀粉的特征吸收峰,形成复合材料后位移至1626cm-1,表明淀粉水存在交换作用。与CTAB未改性淀粉材料相比,在3544和3430cm-1处吸收峰位移至3560和3404cm-1,表明已对香淀粉材料成功改性。
.png)
2.2.2SEM分析
图2为淀粉和高压均质辅助构筑植物精油复合材料的SEM照片。由于氢键和范德华力的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在压力30MPa下进行均质处理可有效解离淀粉。由图2a可见,淀粉的晶体呈聚集体形貌,晶体间连接紧密。经高压均质处理后淀粉间变得松散(图2b和c),说明高压均质处理既可以有效解离淀粉晶体,又可以辅助CTAB改性,通过高压均质的空穴效应提升淀粉的改性效率。

3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3.1对淀粉颗粒形貌及晶体结构的影响
高压均质技术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产生高速剪切力、撞击力和强烈的高频振荡作用使淀粉颗粒发生形变,而不同的均质条件对其结构作用效果也不尽相同。玉米原淀粉多呈现椭圆形,表面较光滑,形状大小不均。高压均质的空化效应可引起玉米淀粉颗粒表面形成微细状针孔结构,同时在颗粒表面出现球状突起,内部形成球状结构;由于强剪切力作用,淀粉颗粒破裂产生很多碎片,随着均质次数的增多,很多碎片融合在淀粉颗粒表面,表面破坏程度减弱。处理小米淀粉时发现,在150和300MPa压力水平下处理的淀粉保持其原有形态;而在450MPa时,淀粉的颗粒结构开始受到破坏;在600MPa的压力下处理,淀粉颗粒发生了明显的结构破坏,颗粒最终崩解成凝胶状结构。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甘薯纳米淀粉时发现,高压均质法可以有效减小甘薯淀粉的粒径,制备出粒径分布相对均匀的甘薯纳米淀粉。
3.2对淀粉流变性质的影响
在利用高压均质处理普通玉米淀粉时发现,由于普通玉米淀粉中的直链淀粉比例较高,结构较为稳定,经高压均质处理后的假塑性流体特征较为明显;而蜡质玉米淀粉中的支链淀粉比例较高,高压均质对其的破坏较大,当均质压力为60MPa以上时,蜡质玉米淀粉糊的流动特性开始接近于牛顿流体,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此外,淀粉的触变性与直链淀粉的含量有关,直链淀粉含量越少,淀粉链之间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强度越大,触变性越强;直链淀粉含量越大,淀粉链之间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强度越小,触变性越弱,而高压均质产生的剪切力可破坏淀粉中的α-1,6糖苷键,使得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因此,对于蜡质玉米淀粉,高压均质可显著降低其触变性,而对于高直链玉米淀粉,高压均质可在一定范围内增强其触变性。
3.3淀粉热特性的变化
高压均质技术作用于淀粉后,淀粉分子的颗粒结构和结晶结构遭到破坏,破损的淀粉分子在充足的水溶液中更易吸水膨胀,使淀粉更易糊化,从而导致与糊化相关的特征值降低。用高能球磨处理大米淀粉后发现,随着球磨处理时间的增长,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生值均显著降低,回生值降低表明微细化淀粉可以减小淀粉的老化趋势。研究发现,与原淀粉相比,球磨处理后的淀粉糊化温度降低。这是由于经球磨处理的淀粉比原淀粉更易膨胀和吸水,较低的温度就能引起淀粉的糊化。高压均质技术作用还会显著影响淀粉的热力学特性。当高压均质技术于淀粉后,淀粉的结晶结构受到破坏,部分化学键发生断裂,导致其糊化过程中氢键断裂吸收的热量减少,糊化焓ΔH降低。糊化起始温度(T0)主要与淀粉颗粒无定形区的稳定性有关,糊化温度(Tp)主要与淀粉分子的结晶度有关,终止温度(Tc)主要与亚结晶区稳定性有关。研究发现,随着球磨能量的增加,大米淀粉的糊化温度(Tp)降低。这是由于机械力破坏了淀粉的结晶结构,使淀粉结晶度降低,糊化温度降低。糊化焓ΔH也显著降低。也发现,超微粉碎后的小麦淀粉糊化焓ΔH显著降低,这是由于其结晶结构被破坏。
结束语
高压均质技术在材料合成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材料合成中,高压均质技术通过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来提高反应活性,从而达到促进材料合成的目的。在淀粉改性中,高压均质技术通过改变淀粉的颗粒粒径、颗粒微观结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等结构特征,达到改变淀粉的糊化特性、热力学特性和消化性的目的,从而改善淀粉的功能特性或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改性淀粉。
参考文献
[1]刘誉繁.高压均质对大米淀粉分子结构及体外消化性能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19,35(09):227-231.
[2]游卿翔.动态高压微射流对淀粉结构特性和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19):307-315.
[3]刘誉繁.高压均质协同脂肪酸复合作用调控大米淀粉消化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4]郭泽航.高压均质对板栗淀粉糊化、流变及质构特性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17):91-97.
[5]丁涌波.RS3和RS4基纳米抗性淀粉的制备技术及其结构和功能性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