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晨光
国网伊犁伊河供电公司 新疆伊宁 835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用电量的需求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传统的配电网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配网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做好对于其在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方面的分析,能够有助于其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基于此背景,本文主要分析了配电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有关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技术;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1配网自动化技术特点
从具体工作中的应用可以看出,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能够使得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得到明显提升。在电网中通过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从而使得计算机终端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营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控,若运行中存在不足能够及时发现,有效的消除安全隐患。第二,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将多个系统进行有效融合,而其在调控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互动性,从而使得电力网络运行稳定性明显提升。第三,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让电力系统的操控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三个层级,第一层是维护层,第二层是控制层,第三层是调度层,操作者可以依托该技术使得系统操作达到一体化,而这样也将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营品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2配电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2.1故障自动定位技术
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会出现长时间停电的情况,这时相关人员会第一时间进行检修,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无法对故障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所以配电网无法快速恢复正常工作,而电力企业将会受到一定的损失。将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在配电网供电中,其定位系统能够在让供电工作变得更加可靠、便捷、高速。相关工作人员在将定位故障系统安装在实际供电运行当中后,一旦发现有故障或问题出现,能够在通过自动化报警的方式第一时间通知给相关工作人员。例如在实际运行当中,突发天气变化导致供电运行受到影响,在传统的处理方式中,相关工作人员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查,不但用时时间长,更是十分的繁琐,但将此项技术应用后,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效率。
2.2利用馈线的自动化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1)远程操控电力设备。在精确定位故障点后,通过集中馈线系统对故障区域进行隔离,先是对非故障区进行供电恢复,然后再远程操控故障区域的电力设备,搜集故障信息、确定故障原因甚至是修复故障点。
(2)提高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在瞬时故障中,线路会受到一些不良冲击,这时安装在线路上的自动重合闸就会及时启动减少这种不良影响,但成功率较低,10次之中只能有5次成功,但馈线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能大大提高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达到90%以上。
(3)保证备用电源顺利切换。当一条线路发生故障需要停电时,需要立即启动备用电源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这种电源切换的成功几率很大,但是也有10%的几率可能出现意外,馈线自动化系统则能有效弥补这个意外,保证备用电源顺利切换。
2.3保证电压稳定性
传统的配电网系统中,故障定位之后的检修工作都需要人工值守调度中心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一些细节上的操作更是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相互配合来完成,极大地降低了检修工作的效率。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在调度中心可以对自动开关的类型、接地方式、网架结构、负荷类型以及继电保护等进行综合分析,自动隔离故障并恢复供电,不需要调度中心对工作人员进行检修调动,极大地提高了供电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靠性。
2.4实现高效的设备维修
电力设备在实际的分布上范围较广,给电力维修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因此一旦发生电力故障,相关的电力维修技术人员,并不能够实现快速的处理电力故障。而将配网自动化建设应用于其中就会改善这种情况,配网自动化会对电力设备使用年限、综合分析运行数据,促使检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而也就缩短了检修的时间,提高检修质量。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电网超负荷的运行,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供电可靠性。
3强化配电自动化建设的策略
3.1合理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
无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房地产建设还是其他功能性建筑的开发,都将会对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对电网中的设备造成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企业主要提升配电自动化的标准及要求,并且对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使得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3.2完善配电网相关制度
应当根据配电网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对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在运行和维护中的各项要求、标准和具体内容作出详细规定,并对整个运行和维护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建立起完善的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维护制度。主要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第一,配网中存在着大量不同种类的元件;第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需要对所有元件的运行参数和状态进行收集。在完善的制度下还需要设立专门的可靠性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可靠性管理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不断地提升管理方式的专业性、科学性。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的指导下,使可靠性管理工作形成自上而下、层层递进、人人有责的相互配合、协同高效的可靠管理机制。
3.3强化制度,优化资源配置
随着国家对电力需求的不断提升,企业需要加强制度管理,对电网的设计及使用甚至是后期维修所涉及的因素都应进行充分的考虑,优化配置资源,在进行设施建设的时候应该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有效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3.4强化线路巡检工作
日常的线路巡查和检修是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增强配电网的检查和宣传,当线路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处理,从而避免线路出现故障的概率,更好的解决问题。为了保证电网配电的稳定性,所以在检修的过程中应该做好记录,这样使得巡检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从而保证供电可靠性。
3.5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虽然极大地弥补了传统配电网供电的不足,提高了故障检修的效率,避免了自然环境等因素对配电网供电系统的影响,但是由于其易受到外界磁场、振动等因素的干扰,也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对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维护。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升其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从而提高管理团队整体的专业水平。
4结语
总之,随着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广泛应用,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有效保证,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须要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要求,融合多种新的科学技术,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逐步优化配网的方案,从整体上提升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朱唯伟.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33).
[2]杨兆楠.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措施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