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
身份证号:13068219910922**** 河北定州 073000
摘要:土木工程建设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保障工程的质量,也可以节省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由于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所以对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的需求逐渐增多,现阶段需要增强土木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的水平,并且将新型工程施工技术使用在实际施工里面,进而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加强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控制;创新性
土木工程建设是一个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综合的大工程。但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理论研究不能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缺少验收标准和规范,管理体制问题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发展施工技术,在过去的土木工程建设中,人们总结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也在教训中得到启示,因而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这将给加快土木工程发展很大的帮助。
1传统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是一项复杂并且广泛的工作,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与管理。土木工程是将所有的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从而保证整个工程能够按照规定时间完工。土木工程的全面性,为具体的施工工作提供了基础与指导性。健全完善的土木工程体系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作用。它以最佳的建筑施工模式和经济效益模式的结合,不仅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科学性与高质性,还能给建筑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尤其是土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1.1地基基础施工
桩基础施工是地基基础施工的最主要方法,在设计时分为两类极限状态设计,分别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根据建筑规模、功能特征和对差异变形的适应性以及桩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要按照不同的设计等级进行施工,具体参照《桩基施工规范》。
1.2混凝土结构施工
按照施工中浇制混凝土的地点分为预制法和现浇法。预制法是在别处而非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预制混凝土以其低廉的成本、出色的性能,成为建筑业的新宠。在使用预制法施工时,要确保预制模的尺寸准确,并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现浇法则是在施工现场支模浇筑混凝土,是大多数建筑物采用的方式,应用更早更广泛。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根据张拉预应力筋的顺序还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
1.3钢结构施工
钢结构施工的主要工作是构件的吊装,在施工前要切实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清理、道路修筑、基础准备、构件运输、检查装备等。钢构件运送先后顺序要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构件运到现场后,应尽量存放在起吊位置,并用足够支承面的木枕垫底。吊装前应该核准构件标号、位置。并清除表面,摩擦面要保持干燥清洁。考虑到钢结构工程的特殊性,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用到氧气、乙炔类焊接工具,所以要准备灭火器谨防发生火灾。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土木建筑工程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当今的社会当中虽然土木工程的发展较为迅猛,但是很多较为先进的技术都没有被良好的应用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例如在工程策划的时候一些线性规划或者是最优控制都没有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案,这样在对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和资金运用上会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施工管理上出现薄弱环节或漏洞就会出现安全隐患,而且会引发公证相关方的纠纷,因这方面引发的纠纷而诉讼法院裁决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要保证质量保证效率地进行工程建设[2],就需要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
3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控制创新性要点
3.1积极采用创新观念
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也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土木工程建筑企业只有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自身的施工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的激流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土木工程建筑企业要不断强调技术创新理念,并引进雄厚的资本,提升自身技术实力,这样才能促使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有所创新。企业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向施工技术人员普及创新理念,确保建筑施工的前、中、后整个过程,都能全方位实现施工技术的创新,从而达到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质量的目的。另外,在施工环节、管理环节等,也要加强技术创新,促使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施工技术能够不断获得革新,并促使创新技术的能力逐渐转化成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的动力,这样企业就能够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3.2采用新型预应力施工技术
新型预应力主要分两种技术类型,分别是体外和后张两种,而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多,它的技术特点是通过利用钢筋结构对混凝土的截面加固,从而获得施工中的预应力,比传统的外界面钢筋结构布置和无粘结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实现了技术上的创新。由于这项技术创新能够提供更大的预应力,因此在我国很多大型建筑项目的施工中都会利用到该项技术,对于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比如新疆等地的施工项目也是可以利用该技术的。按照不同的后张预应力发展特点,可以将预应力分为两种体系:(1)无粘结技术体系。优势是把各种摩擦力系数降到最低。(2)粘结技术体系。优势是操作简单,摩擦力比较小。两者各有优势,但是无粘结技术体系比粘结技术体系需要的技术更高。
3.3创新施工技术控制机制
健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机制,就要在建筑企业不断完善创新鼓励政策,对施工技术创新的员工或者团队,进行精神与物质的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创新基金奖励等等,落实创新机制鼓励政策,这些不仅能够激发员工对施工技术的创新热情,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新工作中,更能够为施工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另外,注重员工施工技术创新的培训与引进,针对专业技能与素质不强的员工进行培训学习,聘请行业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引进先进的技术人员与技术,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研发自主产权的技术,提升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健全完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机制,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更利于技术的创新。
3.4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
现阶段土木工程的发展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持续增多,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促进土木工程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进而增强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不过现阶段国家在联系土木工程施工和信息技术的时候很难达到预期需求,因此,要想解决这种情况,有关的施工人员需要增强自己的专业文化素质,并且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时候充分利用专业知识。
3.5促进施工技术获得生态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化成为了建筑工程种子主要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很多的节约型建筑材料,同时不断的进行节能材料的创新,使用绿色环保办公设备进行办公,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能源,同时能够控制污染情况。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建设相应的设计目标,严格的控制每一个环节,确保其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合理控制能源。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能源的应用,需要不断的加强该方面的研究创新,从而有效的保障能源合理利用。不仅如此,还需要不断的使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新型的建筑材料,将其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可持续建设发展。不仅如此,还需要不断的使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新型的建筑材料,将其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可持续建设发展。
4结语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若想全面的提升土木工程整体质量与施工水平,必须要与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土木工程技术的改革与创新,使得土木工程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促进土木工程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水平的提高,为人们提出更高质量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李锦訸.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3):209.
[2]张绍坤.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及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