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凡凤
山东筑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276023
摘 要: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已成为当前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一种主要模式。通过运用该模式能够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控制与分析,便于对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不过就具体的控制过程效果来看,对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应用还有一些缺陷。对此,本文结合当前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现状,对于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工程管理
1.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分析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分为决策管理、设计管理、项目投标管理和施工管理四个阶段。那么在应用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也相应的在工程造价管理的不同环节提出一些要求,掌握这些要点是充分发挥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作用的关键。首先在决策阶段,应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要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合理性和整体费用进行一个准确分析。项目决策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阶段的基本环节,该阶段的工程造价决策对于后续的造价控制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该阶段要点是要对于项目的整体建设内容进行全过程分析。其次是在工程设计阶段,对于该阶段主要是在已经确定工程项目内容的情况下,对于工程的整体造价进行管理和控制。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工程造价的内容进行设计分析,要结合对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设计,对于具体的工程造价管理内容予以设计。其要点是要在传统的造价管理的基础上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方式进行融合,以设计出能够与工程各个控制阶段进行融合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第三是在项目投标阶段,作为工程项目造价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对于该阶段要结合工程项目的整体内容对于投标的内容进行设计分析,制定明确的项目投标造价管理措施。第四是对于施工管理阶段,这是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对于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影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该阶段,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要点是要对具体的工程造价内容进行专业分析,由此制定全方位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策略。
2.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现状
2.1未形成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控制规范
由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时间并不长,并未与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内容进行深层次融合。由此导致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行业规范还未形成。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暂行的建筑工程管理规范主要是基于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形成的一套管理规范,虽然也对于现代行业工程管理规范起到一定的标准约束效果,但就其实际效果来看,由于很多管理规则与条例的不适合,导致对于现代全过程造价管理带来一定的不适宜性。缺乏行业管理规范,在具体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便会出现缺乏行业标准,管理不规范甚至造价预算准确度不高等问题。这对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全过程造价预算控制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2.2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工程项目造价预算控制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融合更需要进一步专业人才的支持,但由于工程建筑行业工作环境较为辛苦,与其他行业工作环境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专业人才的吸引力有限。由此导致专业人才匮乏,对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实施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没有专业的人才支持,对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全过程的控制与实施缺乏有效的手段控制,并不能真正将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落实到实处,最终导致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效果非常有限。此外,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不仅仅需要掌握工程造价专业内容,要求对其他内容也要有一定的熟悉,比如计算机技术、财务核算等。缺乏这些专业的知识也对于现代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实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2.3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监管机构缺失
随着全过程工程造价模式的实施,传统的监管机构已经不再适用,但性的监管机构还未形成。
监管机构的缺失也使得工程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全过程项目工程管理缺乏自律性,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决策完全按照企业的意愿进行,很多预算管理内容混乱,明显与工程的实际建设内容出现不符。由于缺乏监管,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预算分析过程中,预算金额的透明度也非常差,部分环节的预算控制与实际建设项目和环节之间存在出入。这种过程预算控制不仅导致工程项目的成本增加,同时也导致预算风险大幅增加,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设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监管机构的监管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了针对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与监管,工程企业在施工建设中对于项目预算控制也并不够重视,这也对于整个工程行业的项目预算都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3.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完善建议
3.1尽快形成全过程造价管理规范
对于未来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要想推动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模式的完善,首先必须要尽快形成一套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规范,对于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全方位分析,结合全过程造价管理,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工程管理规范,为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实施提供相应的支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工程项目管理造价预算,与全过程造价管理预算进行融合,对于其中的某些条款内容进行优化,制定更具针对性,能够对于全过程造价管理带来真正规范性的条款,从而为行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定参考标准,帮助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抓更加专业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此外,在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时,也可以邀请当地的工程建筑企业参与,通过这种互动制定的全过程管理规范能够真正为行业的发展发挥作用,进一步推动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落地和执行。
3.2加大人才引进与培训提升人才质量
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先进人才的引进力度,扩充提升工程项目专业人才的整体素养。比如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提升工资待遇,提高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由此通过扩充高水平专业人才,提升工程项目预算人员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加大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工程造价人员的整体素养,进而提升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预算控制。比如可以定期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到企业内部进行宣讲,或者组织优秀员工到国内外的同类企业中进行学习。这种培训可以将现代全过程造价管理与其个人的实际经验进行融合,从而迅速提升人员的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人员的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3.3推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监管体系建设
对于当前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监管体系缺乏的问题,未来也必须要予以重视,制定针对全过程工程造价监管体系监管体系,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实施和控制进行全方位监管,为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控制与实施提供有效的监管,从而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对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监管,需要工商等主要负责部门给予重视,了解当前建筑工程行业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的运行特点,对于其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予以注意,然后制定针对性的监管措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人员在进行预算控制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既定的管理规则和制度对于项目进行全过程预算管理控制与实施。对于监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不规范或者不当行为,同时也要相应的制定处罚措施,确保通过一套有力的监管体系,推动促进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应用和发展。
结语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已成为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的一种重要造价预算管理模式。本文结合当前该模式下的应用现状,对于全过程造价预算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完善建议。这对于我国建筑全过程造价预算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完善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荣滨.探析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181+183.
[2]洪玉婉.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的质量控制对策[J].中国住宅设施,2020(05):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