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简述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苏迎葵
[导读]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效率高等优势,还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促进建筑行业的创新。
        苏迎葵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00092
        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效率高等优势,还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促进建筑行业的创新。而BIM技术的应用,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虽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备较多优势,但在施工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引起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文章结合实践,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进行分析,然后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探析,最后对应用措施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前言
        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装配式技术避免了现场“湿作业”,前期工序在工厂即可完成,现场只需要完成装配即可。这就降低了其施工的困难性,提升了施工效率,因此,对成本、进度管理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阳台、剪力墙等都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完成的,目前此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此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技术完善及其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1.1有利于实现节能环保
        传统建筑工程施工不仅污染空气,还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而装配式施工技术具有环保优势,因其构件在工厂完成,现场只有简单操作,降低了污染。除此以外,预制件用料标准具有严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材料支出,降低材料的浪费。
        1.2有利于施工与管理效率的提高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降低现场作业量,便于现场人员对工期的合理控制,能够有效提升施工与管理效率。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管理人员能够避免流程及其票据的审核。
        1.3有利于行业创新
        随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预制行业的发展,使其实现工厂化生产,对行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预制件管理不合理
        完成预制件制作以后,要运送到现场集中进行堆放,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不仅影响到预制件的性能,还会造成乱堆乱放,影响到管理效果与施工进度。在预制件进行堆放管理工作中,部分预制件对环境具有较高要求,管理人员未对这一点引起重视,导致部分预制件性能出现改变,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甚至对工程建设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缺乏精细化管理,导致预制件未按照型号进行存储,出现错拿等问题,不仅造成返工问题,还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2.2未对运输工作引起重视
        在运输预制件过程中,由于运输方式不当或者存储不当都会对其造成破坏,加之部分人员缺乏对运输工作的重视程度,未对预制件特点引起重视,采用装载方式,造成预制件运输到现场以后出现损坏等问题,对工程进度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到工程质量。例如,在存储楼梯预制件时,需要利用平放的方式以降低破坏性,但部分人员缺乏对运输工作的重视,同时对楼梯运输要求缺乏了解,仍采取立放模式,这就增加了运输中的损坏率。
        2.3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应用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施工人员能力不足。现场装配工作中,要求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规范与工艺,但部分人员由于自身能力不足,这就造成吊装工作中问题的存在,进而造成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影响到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


        3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优化预制件的堆放管理
        建筑工程中,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完善现场质量及其进场检测工作,同时对其堆放进行有效管理。在现场管理工作中,要对水泥、骨料等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预制件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完善参数设定。在制作时,要对原材料质量严格进行控制,同时还要提升预制件的准确度,为后续装配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进场过程中,需要专门质检人员对预制件进行严格检测,确保预制件质量合格,方可进行施工。另外,在进行堆放管理工作员,还要分类进行存储,同时完善标识与使用记录,同时对现场通风与排水进行有效处理,根据不同材料性质进行科学管理,从而确保预制件性能不出现改变,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要求。
        3.2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在预制件运输过程中,需要对其引起重视,结合预制件的性能与结构,科学选择运输方式与存放方式,同时对其做好保护。例如,选择能够固定预制件装置的车辆,能够避免在运输期间由于晃动而对预制件造成的损坏。在运输期间,还可利用支垫及其包角等形式对预制件进行有效保护。另外,对于剪力墙板等预制件而言,还要结合其形势,采取立放方式。
        3.3BIM技术的引入
        在建筑工程中,引入BIM技术,不仅能够提升装配的准确性,还能够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第一,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前对预制件的装配进行模拟,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其做出有效高速。在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可结合BIM技术参数进行施工,有效提升了装配水平,推动工程的顺利施工;第二,前期设计过程中,将BIM技术引进其中,能够有效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通过碰撞检测,对数据库中模型参数进行对比等,能够有效提升预制件的生产效果,提升产品质量;第三,BIM技术的应用,可帮助企业快速完成施工任务,通过对施工现场失误等的虚拟施工,相关人员结合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提升管理人员对装配流程的有效控制,减少成本支出,避免超预算问题的产生。
        3.4预制构件吊装
        为了能够有效的去保证之后施工环节的顺利,需要在执行施工操作之前,将自身的职责划分清楚,结合实际的工程来建立相关的控制方案和管理制度,设计出合理的施工进度安排,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职责。其次,工作人员和需要和吊装构件的数量进行编号,方便之后施工过程当中的应用和管理。除此之外,在工作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些突发的情况或者是问题,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处理,工作人员自身也需要提高对整个工程的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去提高整体施工的效率和进度,保证建筑的质量。
        3.5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根据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开展系统化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培训,让其掌握不同材料和不同结构的预制件施工工艺,提升其对精准度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采取考核上岗的方式。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一旦发现施工人员违反施工规范,则需要对其进行处罚;施工人员做出突出成绩的则可以获得奖励和表彰。这样一来,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遵守施工工艺要求和标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应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能够实现对预制件质量的合理控制,完善运输管理,通过BIM技术的应用,提升管理水平,此外,还要强化施工人员技能培训力度,为装配式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促进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敬.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8):110-111.
        [2]冯雪.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住宅产业,2019(5):4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