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徐昆 齐国顺
[导读] 装配式建筑是新兴产业,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有较多问题尚未呈现。
        徐昆  齐国顺
        山东弘丰信工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     266200   身份证号:   37028219920214****      身份证号:   37028219931111****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新兴产业,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有较多问题尚未呈现。装配式建筑行业既要创新又要求谨慎,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结合国情不断创新,突破,从而使装配式建筑更加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
        装配式建筑结构是建筑施工中新型的具有明显优势的建筑结构之一,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逐渐开始形成相对成熟的运行模式,为了保障预制装配式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不仅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究,提高施工的合理性,更要对其质控措施进行研究,做好施工防范工作。
1装配式建筑简要分析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模式,是当前建筑工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实现了对工厂预制结构和建筑结构装配两部分的工艺优化,相对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其施工技术应用步骤更简单、更合理。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完成各建筑结构的预制处理,如预制楼梯、预制楼板、预制墙板等加工都要在工厂完成,并通过实际应用技术控制建筑结构的制作精度,确保实际建筑施工更加合理有效。另外,还需要完成现场建筑结构的装配施工。在结构施工应用中,通过对预制连接模块、连接构件及锚固件的合理应用,完成对整体建筑工程的合理控制,确保技术应用更为合理,以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装配式建筑工程是在传统建筑施工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对现代化工程施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2装配式建筑结构类型
2.1现浇剪力墙结构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房梁、房柱这些部位较为重要,其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依照现浇结构规定,对房梁、房柱这些构件进行连接,并且保障各构件之间连接的密闭性。另外,考虑到各部位的承重需求不同,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分布设计,优化每个构件的承重能力。
2.2全预制剪力墙结构
在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中,整体应用预制构件进行拼装工作时,则需要考虑到各构件接缝处的承载力值,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改善相应的施工工艺。充分利用现浇结构施工工艺能够有效解决各预制构件连接处的强度问题,有效提升各连接部位承载力。另外,在施工的过程,还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将剪力墙的抗震能力等多方面考虑到预制构件的安装施工当中[2]。
2.3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
一般来说,部分预制剪力墙的结构就是在内墙施工过程中,使用现浇工艺展开施工,并且将这种预制结构在建筑工程的外墙施工加以应用。在建筑工程中,这种工艺具备较强的实用性,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运用
3.1构件设计
在装配式的建筑结构中,共分作两构件的部分,一种是软件内现有构件,即已保存构件,实际的工程对此类构件已经使用;另一种是需添加的新构件,使用BIM的软件实施分析后将新构件变成已有的构件。在构件设计中,先要进行装配式的建筑信息模型构建,其包括建筑所有的数据,如装配体和设备等,此类模型数据建筑信息的模型内存储,并对装配方法以及顺序实施详细解释和说明。

完成模型构造后,全部统计量会向制造端上传,并对构件信息实施记录,后粘贴相应二维码向现场发送和组装。在此过程,需要做好并行工程应用,首先要确保建筑软件信息化良好条件,借助BIM所提供的可操作性平台,来对其数据实施分析和设计;其次在建筑设计中需要面临不断变化的情况,则要对设计不断完善和优化,当出现冲突时要实施修正处理,避免设计阶段问题导致返工现象发生[3]。
3.2预制构件制作和运输
装配式混凝土机构对预制品质量标准的要求相对偏高,因此,在制作预制品部件的过程中,一定要规范各环节的进行。首先,在生产阶段,技术和材料要与标准相适应,依托于有效方法合理优化施工工艺,并对各参数加大控制力度。其次,在运输方面,装配式拥有不同类型的预制配件,为了推进施工进度,要采用良好可行的运输方式运送部件与材料,确保所有材料精准送达,同时不会影响施工,采取各种类型运输模式直接精准送达,以保证不会对施工进度造成任何影响;采用各种运输方式,提升运输质量,能够避免部件受到破坏。最后,在预制部件叠放方面,特别是墙板部件的堆放,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安全性进行检测,确保堆放部件不会给其质量带来影响。
3.3预制内剪力墙、窗体、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就当前的施工工程情况来看,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是较为普遍应用的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之一。该技术将预制构件通过螺栓固定于建筑物上,以此实现建筑整体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标准相同的建筑效果。施工中的预制构件安装是需要施工工作者特别注意的工作内容,工作者既需要提前预留出足够的孔距,为接下来的安装提供足够的便利,方便后期穿插钢筋,以此保证螺栓能够有效实现预制构件剪力墙和其他部分的紧密连接,还要寻找到预置构件的有利连接位置,确保利用螺栓能够将内剪力墙和工程主体完美连接。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构件就是窗户,窗户是一座建筑通风透气的重要存在,而窗体需要结合整体建筑的设计标准和要求,按照一定科学依据选择。在建筑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注重对窗口的预留,确保需要穿过窗户的螺栓能够被固定住,同时保留螺母。
而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来说,窗户的安装和连接也是保证整个施工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存在,确保窗户所在位置与事先制定的计划相符,能够连接构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最重要也较易发生问题的流程为预制叠合板安装。其一,确保预制叠合板的精准安装。工作者需要在安装过程中完全按照符合科学要求的方式进行叠合板安装,同时结合实际的安装情况对叠合板的位置进行适当调整,并对安装方向进行控制;其二,因叠合板是易碎物品,所以工作者需要在安装过程中给予其外围支撑板一定的防护,以此保证叠合板的完整,增强资源利用率[4]。
3.4建筑灌浆施工
众所周知,灌浆施工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期间处于核心地位,在施工期间需要充分考虑施工情况,准确开展灌浆施工,并充分搅拌灌浆液。为了避免灌浆中出现墙板再次位移的问题,应该保障灌浆后的密封工作做到位。同时,由于PC板具有较强的耐火性、采光性,可以被运用到灌浆施工中,并给予PC板的安全固定支架足够的重视,在拼接与矫正工作完成后进行灌浆浇筑。最后,墙体混凝土浇筑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期间,需要严格、精准地对混凝土的质量、强度进行测试及监管。在混凝土灌注前,在底部浇筑石子上浇筑水泥浆,采用分层的建筑方式来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在灌注期间为了保障混凝土灌浆的均匀性,应该做好振捣工作。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是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中重点关注和提倡使用的一种建筑施工类型。装配式的建筑并不会在施工现场产生大量垃圾与噪声,对传统粗放式的施工模式所产生的资源以及能源浪费现象实现了控制,因此它对施工环境的改善和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新.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2016,38(004):464-465.
[2]王玮.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分析[J].四川水泥,2020,No.291(11):222-223.
[3]刘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管控[J].居舍,2020(32):71-72+76.
[4]马晓,王超,何友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J].名城绘,2020(3):0164-0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