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项超
[导读] 混凝土是我国施工建筑必不可缺的一种材料。
        项超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110000
        摘要:混凝土是我国施工建筑必不可缺的一种材料。这篇文章主要分析混凝土、土木工程建设以及运用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混凝土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逐渐兴起,同时社会上对建筑质量与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利用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已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混凝土的运用是施工建设的基础,只有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才能提高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目前,混凝土存有严重的裂缝问题,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建设的质量。只有创新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才能提高施工建设的质量。
        1分析混凝土
        混凝土是现代最重要的建筑材料,是由骨科、水以及其他的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混合搅拌、密实硬化而成。混凝土资源丰富,价格合理,生产技术简单,加大了建筑行业的购买量与使用量。除此之外,混凝土抗压性高,耐久性强等特点,使用范围广,不仅在各大建筑工程中使用,还在造船业、机械产业、海洋开发等工业中使用。
        2研究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是指跟水、土、文化等所有关于基础建设的设计、建设、维护修理。目前,一般土木工程的工作涉及到道路建设、水利建设、防灾工程建设等,将以前所有的非军事用途的建设项目都归为土木工程。但是,伴随着土木工程科学逐渐广阔,大部分土木工程内容被独立列为科目。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土木工程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
        3 分析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混凝土开裂的原因
        3.1水泥产生热能
        水泥在搅拌的过程中会产生热能,这就是水泥水热化。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会占领很大的施工空间,使其铺于墙面的厚度也会变得更加厚实,降低了外层的防护指数,使水泥中的热量难以散发,就会导致在混凝土结构中聚集,破坏原来结构的温度,使混凝土结构温度与外界温度难以保持平衡,造成混凝土开裂。
        3.2 混凝土具有一段自缩过程
        混凝土的自缩原因都多种因素构成的。一是水泥材料的原因。水泥进行搅拌时,经过一段时间会逐渐硬化,在这段时间中必须吸收混凝土里百分之二十的水分,剩余的水分通过蒸发的形式进行消耗。在水分蒸发的过程中,混凝土会进行自缩,若水分蒸发量大于自缩量,那么混凝土就会发生自缩现象,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二是外加剂的添入。在进行施工建设时,大部分施工人员会使用外加剂进行施工建设,例如减水剂。这一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速度,但是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自缩量。不同的外加剂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自缩值大小。三是添加各种矿物材料。在加工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会添加一些矿物材料,如硅灰。这种矿物材料加入水泥中,会间接的影响水泥中的自缩值,严重会造成建筑物发生开裂现象。
        3.3 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幅度大
        混凝土自身就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在建筑结构建设完毕后,若其受到外部环境温度的干扰,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出现问题,从而形成内部应力,而且这种力量小于外部阻碍力量,当这股力量向外作用时,就会发生混凝土裂缝问题。
        4 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
        4.1 混凝土施工流程的设计内容
        上述文章中已经分析出几个造成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的原因。主要概括为两种原因:一是混凝土本身会受到外界环境与温度的影响;二是水泥与混凝土都具有自缩性能。因此,为了减少建筑工程出现裂缝的现象,就必须对混凝土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不但要确保施工建设正常开展,还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应力作用与自缩性的影响力,确保混凝土的开裂现象能够得到解决。在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施工建设的质量,还需要做好材料的筛选工作,选择膨胀剂来优化混凝土结构中的自缩现象,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与持久性。
        4.2研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4.2.1 减少混凝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施工团队可以运用下面的几个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应力作用。一是合理使用水泥。水泥在进行搅拌时会发生水化热,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热量无法散发,使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形,从而产生应力作用。所以,施工人员可以控制水泥的使用量,减少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应力作用。还可以运用其他的材料替代水泥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创新优化水泥搅拌技术,提高搅拌的效果。二是合理调节浇筑的温度。混凝土产生的应力作用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因此,施工人员应该提前计划好建筑的时间,遇到特殊的天气情况,可以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控制好浇筑环节的温度。三是加强措施的强制性。要想确保施工建设的质量,就必须采取强制性的控制措施,确保温度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施工人员可以注入冷水,防止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温度过高,破坏其性能。
        4.2.2 削弱地基对混凝土的影响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削弱地基对混凝土的影响。一是削弱混凝土内部结构的作用力。混凝土在受到外部环境温度影响后产生的作用力会影响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约束力。因此,要想削弱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约束力,就需要加强混凝土内部应力的控制,可以采取降温或者保温的防止来进行温度控制。二是加强对外部地基约束力的控制。施工人员要加强浇筑的工作效率,杜绝因浇筑层太厚使约束力增加,还可以填充移动层,减少外部地基产生的约束力。
        4.2.3 创新混凝土结构,减少混凝土开裂现象
        施工人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减少混凝土开裂现象。一是添加剂的使用量在合理范围内。施工人员在使用某种能够控制水泥的添加剂时。要注意添加剂的使用量,根据相关的规定标准进行添加剂的使用,也可以在混凝土里添加金属纤维等元素,减少混凝土发生开裂现象。二是科学的配置混凝土材料的比例。在混凝土进行生产或者加工之前,技术人员可以对制作混凝土的材料的比例进行分析与检验,并选用符合该工程的混凝土材料配置方式进行混凝土生产,增加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总的来说,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检查与监督,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的建设水平。除此之外,监督人员还需要严格的管理混凝土的生产环节和施工环节,从而减少混凝土发生问题的概率。
        5结束语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创新优化建筑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建造大规模的混凝土结构,所以社会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强混凝土在施工建设中的作用,就需要研究混凝土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提高搅拌效果,控制生产混凝土材料与水泥的使用量。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做好混凝土维护与检验的工作,确保混凝土内部结构发生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混凝土内部结构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质量,因此,提高混凝土结构质量可以促进建筑设施的质量,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文有. 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9, 572(11):26.
        [2]李静.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 城镇建设, 2020(5):147.
        [3]刘焱明.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20(2):285.
        [4]陈烨州.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 工程技术发展, 2021, 1(2):10.
        [5]海昆孟.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 智能城市应用, 2020, 3(7):57.
        [6]李明昊.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 当代化工研究, 2019(10):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