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秀
江西省电影家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一 为了祖国
年年国庆,我最思念曾经在枪林弹雨中战斗的亲人。
我出生在军人家庭,感到荣耀自豪幸福!
外公外婆是东北军,1931年国民党派东北军来江西围剿红军,外公带领一个连投奔了共产党的军队。
外婆是战地记者,但她什么事都做,护理伤员等。我的母亲也是一名女兵,和外婆同在一个军营。
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困难,1934年红军开始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外公随军去长征了,外婆和母亲依然留在瑞金苏区。长征胜利后,外公没有回瑞金,直到抗战前夕,得到外公牺牲的消息。外婆一直在瑞金。抗战这年母亲因工作需要,转为昌北牛行地下工作者,并认识了我的父亲。
父亲是南昌下新建的农民,为了生计全家来到昌北牛行。这里有一条商业街,父亲在家门前烤烧饼卖。后来因父母去世,他关店参加了牛行附近的西山游击队。抗战期间,配合中国军在浔阳铁路沿线和日军作战。
抗战胜利前的1944年,大势已去的日军,败亡前的挣扎猖獗一时,昌北牛行街的上空飞机频繁袭击,老百姓日日在恐慌中生活。日本征粮兵在农民家强行征粮,激起了在饥饿中农民的反抗,他们用铁斧、锄头和他们十几人短兵相接,被打中头部的征粮兵当场倒下身亡。由此征粮车上的日本兵朝这边密集扔手榴弹,昌北半条街在火海中,茅屋焚毁,百姓死伤惨重。当天身为游击队长的父亲,奉命袭击日军营。父亲带领数百名游击队员夜攻日军营房库房,这是抗战胜利前夕,昌北牛行最震撼的一场战争。弹药库连遍爆炸,尸横遍地,游击队员也伤亡甚多。倒在血泊中的父亲被送到抗战医院抢救。
1948年11月,在解放战争战场上的父亲,要求参加了淮海战役。
父亲和母亲在战争年代相恋了数年,直到南昌解放后,母亲退伍在昌北牛行政府部门工作,父亲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父亲受伤,佩戴军功章回来了。外婆年事已高,作为一位老军人,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如今他们相继离开了并肩战斗过的人间,但祖父辈的言教身教一直影响着我。
思念情怀激荡难成文,宛若概述烽火年代的军人家史,我的至尊至爱。
祖国的生日,谨此献礼!
二 为了人民得解放
走进南昌战争年代的昌北牛行,一段不会磨灭的红色历史在眼前一幕幕展现。
尘土飞扬,马蹄声声,马背上的三个东北军人由远及近。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东北军某营营长黄秋回老家牛行车站奔丧,遇蒋介石等发动的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时牛行车站也未能幸免。
1927年春,牛行火车站附近,刚刚经历了一场激战,到处残垣断壁,余烟袅袅,尸体遍地,惨兮兮的场景中,六个年龄不相上下的十二三岁的男孩在寻找什么。他们发现了尸体堆上一个还活着的国民党军官,稍争议后将他抬回了牛行附近的寺院。寺院老僧常接济他们六孩童本已相当熟,于是把黄秋藏在后院疗伤。
老僧收下黄秋还有更主要的原因是:一九二六年北伐军包围南昌,蒋介石来寺院抽签,老僧为他解签精准,使得战时伤亡甚少。蒋介石为感谢,给了一笔款修建寺院。
六孩童和老僧一道上山采药……数月过去,康复后的黄秋谢过老僧,带领六个男孩参加了牛行的起义军。8月1日凌晨的信号枪声划破寂静的夜空,牛行接应枪朝天“叭叭”两声,六孩童同士兵一道冲进敌军院内,正酣睡的敌人惊慌地往屋里挤。孩子们把缴获的枪往身上背。
清晨,黄秋向六个孩子辞别,他们茫然不解地看着他。黄秋说:“我去我该去的地方。你们也去做自己愿做的事吧!”
六孩童在南昌城看到满街的红绿标语……巡逻兵颈部挂了红领带……皇殿侧体育广场红旗招展……还排了长长的队。他们以为排队领吃的便涌上去,才知是排队当兵。
他们因年龄小报名参军未能如愿。八月五日夜他们尾随最后一批撤离起义军沿抚河南下,大家称他们童子兵。他们参加了秋收起义……在红军缺药期间,他们和当地群众设法通过封锁线,走一条秘道输送药品。在牛行寺院老僧那学来的疗伤草药推广给大家。那天上山采药,为赶回为伤员疗伤,抄近路险坠山崖……
1934年红军离开苏区长征,六童子兵受命回牛行加入了游击队。1937年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救亡。童子兵在南浔铁路配合中国军攻打日寇,奇迹般的与当年黄秋相遇。黄秋和童子兵十年相别,他们已在战火中长大,此时炮火硝烟如何忆当年?只有泪眼相对。
在一次战斗中黄秋为掩护童子兵中弹……从他的口袋发现有张学良签名的委任状。童子兵去抗战医院看望黄秋,遇见他的妻子和二十岁的儿子黄国光,原来这母子也居住昌北牛行街上。黄秋伤势严重,病情恶化转去法国圣类思医院(今南昌第三医院),抢救无效去世。他对妻儿留下口头遗嘱:“帶着委任状,去看望张学良将军” 。
日机六架低空轰炸牛行街,血腥一片,黄秋妻子被炸但未死,她的儿子黄国光抱住她哭。这时童子兵收拾残伤人时,发现他们母子,即送去急救站。黄秋妻子临终前断断续续恳求6个童子兵照顾她的儿子黄国光。日后儿子只能和父亲一样参加国民党的兵,待时机看望已被关押的张学良将军。
黄国光随童子兵来了游击队。他作战时忘命状态,回到营房他喜欢独处思念父母。
1938年底20万中国军守护南昌城。已经在游击队的黄国光要去中国军那里,手中拿着父亲留下的委任状说:“我是国民党的儿子,不能跟着共产党打游击” 。在一次战斗中他失踪了。
数月后的1939年3月26日,十万日军向中国军阵地发射毒气弹,空炸炮轰,装甲车坦克在中国军身上辗压,牛行、安义……血肉泥桨红海残流,国民党为阻止日军进南昌城,炸断了中正桥。而日军夜深用毒气弹作掩护,强制民船渡江攻占了南昌,南昌沦陷。这时黄国光正在黑夜里爬行,在接近游击队阵地时,被巡逻的童子兵发现。
他浑身是血……委任状沾满血迹……
因国共合作,我党很重视国民党遗子黄国光,1939年8月,通过关系让黄国光随时任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一起,专程到沅陵凤凰寺拜见了张学良。黄国光呈上血迹斑斑的委任状……张学良眼闪泪光。他拿出笔墨,赠送了”国恨家仇,全心抗日”八个字给黄国光。张学良对部下遗子语重心长地说:“国共已经合作,只要你愿意,加入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黄国光看望张学良回来,他回到了西山游击队,和童子兵一道在牛行附近打游击,继续配合中国军在南浔线作战。南浔铁路战场上,天天都有伤员输送过江到南昌城,黄国光因土生土长的牛行人,由他组织了三十多人的担架队。他们在牛行地下党的领导下,果敢机智护送伤员,炸毁日军库房。抗战胜利前夕,黄国光带队,一个夜晚袭击了两个日军营房,熊熊大火焚烧沉睡的日军,同时库房爆炸,警报器鸣笛,昌北街夜的上空红光漫天。他们路上遇到日军巡逻车,一场血战开始了……巡逻车爆炸,几个日军肉飞阵亡,六个童子兵牺牲两人。
两童子兵坟茔面朝赣江,在太阳光下肃目庄严。
日军大势已去,败阵前的挣扎猖獗一时,从农民这里搜刮粮食到日本去。一辆征粮车在路边停下,十几个征粮兵持枪跳下,径直往农户家征粮而挣执起来,早有准备埋伏的黄国光童子兵等二十多个游击队员神速而上,征粮兵当即死亡。
正在这时征粮汽车上的日军,朝这边机枪扫射,茅屋燃烧,昌北街一时成了火海,百姓呼声凄怆。当晚,黄国光和童子兵参加了牛行车站周边数百名游击队夜攻日军营房库房。猛烈的枪炮声,爆炸声,短兵相接的厮杀声交炽一起震夜空。浓烟中熊熊火光燃天,红光大片染苍穹。日军死伤遍地,游击队伤亡甚多,童子兵牺牲两人。
凌晨,黄国光和仅幸存的两个童子兵将牺牲的童子兵葬在赣江边,四个童子兵的墓朝滔滔赣江水。三人默哀后离开墓地,东方红日刚露脸。
抗战胜利了,黄国光忧虑会不会打内战?自己手中的枪如何面对国民党的兵?长眠地下的父亲不正是国民党吗?
数百名国民党在昌北牛行扎营,内战要开始了。这时党组织知道了黄国光内心的矛盾,允许他离开游击队去经商。在战火纷飞的内战期间,黄国光经营药材,不断为西山游击队送来急需的药品。
1946年的一天,颇多感慨的黄国光来到父母的墓前,把自己的心里话细细地诉说……他重新回到了西山游击队,次年和两个童子兵一道报名参加了红军。1948年11月,黄国光主动要求参加了淮海战役。
1949年4月22日拂晓,天色朦胧中,国民党主力军在中正桥上由南向北急逃。桥上铺满了炸药。当主力军全部过桥正往牛行附近撤离时,桥上炸药轰隆,桥梁断裂声震天,火光照红了南昌城、牛行街。
已修复好的中正桥桥头红旗招展,喜气洋洋的人们夹道欢迎解放军往中正桥上迈步。他们抬着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举着“欢迎英勇强大的人民解放军!”的红色标语牌,高呼“欢迎解放军进城!”“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
牛行街浸泡在明媚的春光里。满脸喜色的行人如流,生意人在自己摊前高声叫卖。马路两边店铺门前随处可见“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标语。
从淮海战役回来的黄国光在4位牺牲了的童子兵墓前默哀……
昌北牛行曾经承载着战争的枪弹纷飞。这一段战火硝烟的历史,已是南昌军旗升起的荣光。
三 中正桥的遐想
我胸膛五星红旗在飘扬,情难自禁放声歌唱《我的祖国》,庆祝祖国生日,庆贺我的家乡南昌解放。
穿越七十二年前的岁月,那是1949年的5月22日夜深,天空为什么不蔚蓝?云团沉重地游移,群星怒视横跨赣江两岸的中正桥。朦胧的夜色里,国民党残部为阻止解放军跨赣江进入南昌城,派兵在中正桥上将炸药包铺得满满的,只剩下中间道,这是为国民党兵逃走而留。
中正桥下江水怒吼翻腾混沌的浪,似乎感知到灾难即将来临。天上滚滚乌云无际,雨滴密密下来,雨烟笼罩南昌城。
国民党主力部队在悄悄地转移,从南昌城里路经中正桥往牛行撤逃,当逃离完毕,瞬刻中正桥上炸药包爆炸,轰隆巨响中,桥梁断落声震天。熊熊的火光,血红漫天。断梁下落击起赣浪千丈。江水碎红泛起,一波接一波。
在逃的夏威兵团,最终未能逃脱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围剿的命运。南昌解放了!人民的力量强大到战天战地,战胜国民党造成的一切灾难,在短短的几天里,中正桥抢修好了,工程的巨大,能说不是奇迹吗?!次日,新生的南昌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中正桥上及南北两岸桥头红旗招展,工人农民商人学生,大人小孩夹道欢迎解放军进城。他们脸上滚着激动的泪水高呼口号: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东方红日正冉冉升起,万道金光在进城的人民解放军身上闪耀。桥下赣江水红波逐浪,涛声悠扬。南昌迎来了明朗的天空,一曲《解放区的天》响彻云霄!
今天的八一大桥前身是当年以蒋介石命名的中正桥,承载了历史的沧桑,见证了战争的弹雨纷飞。
南昌中正桥座落南昌和昌北牛行之间,建于1934年,两年后的1936年才竣工,1939年日军从九江企图攻战南昌,蒋介石命令炸断了中正桥,是为阻止日军进入南昌城。然而,残忍的日军坦克、装甲车、毒气弹在昌北虎威,强迫民船夜渡进,南昌沦陷了。
八一大桥战争年代历经枪炮焚毁,如今宽阔的桥上车水马龙,是南北经济的要道。电动车道、人行道一并齐全,连接着南昌新老城区的人民生活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