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媒体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张网
[导读] 不同于过去的信息交流时代,现如今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中
        张网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辽宁锦州 121000
        摘要:不同于过去的信息交流时代,现如今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并且让人们获取信息及彼此交流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对于走在信息交流前列的青年学生,新媒体更是成为了他们生活学习中的重要资源获取方式,而且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在收获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媒体对青年的影响是双面的,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必须要全面看待。文章以新媒体对于青年学生的教育为切入点,阐述了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教育的意义,当前新媒体教育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提出了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青年学生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实践与思考


        新媒体技术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主要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交互流通,使得公众可以资源共享。新媒体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很多方便,改变了传统交流方式,对于青年在未来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的可能,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一些青年的成长发展不能及时跟上新媒体发展的步伐。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要注意如何提高青年对于新媒体的适应能力,如何更好的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
        一、研究情况
        新媒体提出后,就有不少学者对这个课题进行了研究,这些成果对于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刘庆飞在《运用新媒体教育引导青年的实践与思考》中,论述了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的现实意义,阐述了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的实践,分析了如何运用新媒体教育引导青年。余天威、汪斌、张晖在《利用校园新媒体矩阵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实效性研究》中,深刻阐述了新媒体教育大学生的内涵,分析了新媒体与青年大学生教育的关系。李媛在《新媒体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中,思考探索了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二、新媒体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的意义
        1.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媒体技术不同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它的信息传递性、信息获取的方式等更加快速和方便,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新媒体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如今的人们,每天平均会触摸手机一百多次,可以说手机离人们的距离非常近,我们每天与他人的交流方式也基本使用微信,这些新媒体已经在我们身边不可剥离,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离不开这些新媒体了。这一趋势也高速我们,一定要充分挖掘新媒体、充分运用新媒体来为我们服务,这样我们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但是也要注意有效的引导,尤其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要合理充分利用好新媒体。
        2.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意义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现如今世界各地的信息都如同洪水般在网络信息交流中倾泻出来,知识的大汇聚是社会发展的表现。作为新生一代的青年学生,他们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助推力量,一定要用好新媒体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而且新媒体也将是教育引导他们的主要方式之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信息的飞快传播,这里面有好的一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利用新媒体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时,要注意甄别,形成有利的教育局面。
        三、新媒体对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影响
        1.新媒体影响青年的价值观念
        青年学生对于知识、新闻等内容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浏览网络或者手机APP客户端,并且通过手机软件进行网上交流、观看网络节目、进行网上购物等,这些新媒体不仅使得青年学生的知识面变得越来越广,而且也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之处,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过也要看到,新媒体在为青年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有着一些消极的影响,有一些学生会受到网络上偏激思想的影响,思维方式发生变化,还有一些学生的价值观念会因为不良网络思想的影响而变得歪曲,这些弊端和复杂性是我们在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时不可忽略的。,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2.新媒体影响青年表达意愿的方式
        传统的表达方式是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述,但是对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对自己的思想意愿进行表述。新媒体影响着青年意愿的表述,这主要体现在快速及时性、一定的组织性和非理性三个方面,这几个方面交互影响。快速及时性是新媒体最基本的特点,青年意愿通过新媒体可以快速的表达出来。

所谓的组织性是指青年学生对于一定的问题有共性的认知和表达而形成了一个小的共性观点群体,比如现在的一些网络交流群等。非理性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而且非常重要。网络表达方式的好处是及时、匿名,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正是由于这是一个虚拟的表达空间,就造成了一些内容传播的失真,传播范围不受到限制,使得好坏信息混杂在一起。而由于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于问题不能全面客观的看待,就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
        3.新媒体影响青年学生的聚集方式和动员方式
        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及聚散形式相比,新媒体的号召力和聚集力更强大,更容易使得青年学生参与其中,尤其是 一些网络交流谈论平台,因其开放自由等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学生聚集。渐渐地,随着新媒体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自发组织网络聚集和动员,势头发展很快,这些形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参与模式,甚至逐渐发展到现实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具有很大的现实动员性。
        4.新媒体影响青年学生教育的整体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充分,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学习、娱乐、思考、交流的需要,促进了青年学生的发展。不过也应该看到,新媒体技术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带有一定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由于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心智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有的学生因为新媒体及网络的影响、荒废了学业、思想变得偏激、心态变得消极、人际交往遇到障碍,这些弊端要加以重视,这些都会阻碍青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新媒体可以说具有双重的影响,一方面,新媒体为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使得他们的知识面拓宽、获取的资源更加丰富,思维不断扩展;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一些弊端也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成长,甚至对于一些家长、学生和学校教育,提到新媒体就会有很多顾虑。
        四、运营新媒体引导青年学生实践的策略
        1.加强新媒体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立法
        法律保障是维护新媒体正常正确运营的基础,可以根据实际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有效的政策规定,对于青年学生给予一定的法律保障和保护,明确限制或禁止青年学生浏览有害网页、不良信息;针对运营商进行立法,使得他们的工作有法可依,避免他们钻道德和法律的空子;同时也要对于社会、学校进行一些公共性的规范,使得他们切实履行监管学生的职能,净化网络环境和校园环境,保障青年学生合理、合法、有效运用新媒体,让新媒体成为引导教育学生的有益途径。
        2.加强新媒体服务青年成长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力度
        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有效管理新媒体的途径,在这一方面,首先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的责任,各个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的监督管理,并且建立有效的常态化的机制、净化运营环境,对违规者加大处罚的力度和决心,坚决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使得青年学生能够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和发展。其次要注重青年学生的公益性新媒体平台建设,比如教育、宣传、学校、文广新局等部门可以合力建设有益、适合青年学生运用新媒体的平台,运用多种形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探索建设服务青年学生的新媒体平台新机制。再次要有充分的财政保障。有关部门可以设立相关的费用支出预算,也可以将青年新媒体平台建设项目列入公共开支中,通过公共服务来为青年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让新媒体能够充分展示其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的作用。
        3.建立青年学生舆情监测研判预警机制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之处,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他们的价值观念没有完全形成,就容易受到侵蚀。为了更好地运用新媒体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不仅要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公共服务机构,还要加强舆情监管,做到及时、准确、充分地跟踪了解青年学生的舆论情况,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正面、正确 引导,使得他们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也要注重加强媒体对于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关注,在青年学生中弘扬正面、积极的信息,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
        参考文献
        [1] 金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遇大于挑战[J].东方企业文化,2012,(2).
        [2] 方向华.青少年群体新媒体使用现状的分析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0,(14).
        [3] 王传中.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的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09,(7).
     作者简介:张网(1992.6.5-),女, 辽宁省阜新市人,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的发展教育和学生管理体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