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琳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213104
摘要:经过了前两年的认字识词等最基础的语文学习阶段,学生在三年级时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自主的进行思考。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对语文的学习是否更进一步,是否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教师要注意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使用“导读单”引导学生的学习,据此,本文将从意义和策略两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更好的使用“导读单”。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读单
正文: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教师不能只看重学生的分数成绩,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语文课堂侧重点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这个大方向没问题,但是过程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样的课堂不容易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缺乏理解。所以新课标要求下,教师要追求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的“真学习”,就是能更好更快更长久的掌握知识,而“导读单”就是给予学生自主性极好的工具。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使用“导读单”的意义
“导读单”作为课程导入的新模式,其在一线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第一,“导读单”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牢固的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引导学生不断的思考,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第二,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给教师一个放松的机会,教师重点任务放在了引导和点拨学生之上,讲课压力降低,学生和教师沟通也在无形中增多,搭建起有效的师生互动桥梁。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使用“导读单”的有效策略
2.1恰当设置“导读单”内容
“导读单”作为一种新的课改模式的应用工具,每个教师都有必要深入的了解,才能根据班级学习进度和内容打造出属于每个班级学生和教师的“导读单”。通俗来讲,“导读单”其实就是一种课程导入的方式,其中包含了学生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所需要的各种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增添或减少内容。要巧用“导读单”,教师就必须要学习如何设置其中的内容模块,根据“导读单”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思考,得到成长。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第一单元第二课为《花的学校》,教师讲授这一课内容时,可以提前制作一张有吸引力的“导读单”。首先,“导读单”的基本模块课文导语、相关背景介绍、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巩固等都是可以由教师自由选择的。教师在导语中可以通过《花的学校》这个题目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课文主角;在相关背景部分,可以介绍泰戈尔的作品、生平等;根据本文的文章风格,教师也可以选择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总之,教师要想办法让这张“导读单”看上去丰富且有价值,达到“真学习”的教学目的。
2.2在合理的时间下发“导读单”
巧用“导读单”不仅仅是拥有一张合理的“导读单”,其次就是要把握好“导读单”下发的时机,要在课程开始前就下发导读单,给学生一定的预习空间。现在的小学语文一线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已经采用了“导读单”,但是并没有正确使用,没有恰当的利用“导读单”的内容。有些教师仅仅把“导读单”看作是课后巩固知识的手段,忽略了“导读单”的前半部分,这样不利于学生真正的学习语文,达不到最大效果。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中,第六单元第十七课为《古诗三首》,教师在讲解这一类型的知识时,很容易忽略课程导入,教师就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下发“导读单”,让学生有一个机会提前了解古诗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准确的把握其中的关键所在,体会意境的描绘。这样一来学生才是利用“导读单”进行学习,“导读单”中所有的功能才能被合理利用。
2.3通过小组合作解析“导读单”
关于“导读单”的解析,才是学生能力得到提升的关键,教师就要运用合适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的解析“导读单”的内容,小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导读单”其实就是传统模式下课文导语的进阶版,就是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和学习,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在册,既能根据新课改要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也能避免给予自由时间时,三年级小学生因为自制力不强而影响学习效果的问题。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第三单元第五课为《守株待兔》,教师在进行这一课的知识讲解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认真研读“导读单”。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制能力或者知识接受度来将学生均等的分配在不同小组中,一定要分配的合理,学生才能有效交流。然后教师下发“导读单”后,让学生自主的根据其内容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在小组中讨论解决。最后,记录小组遇到的问题即可,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点拨就可以达到“真学习”的目的。
结束语:综上所述,三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应用“导读单”是可行且有必要的,教师只要把握好导读单的精髓,合理恰当的设置内容模块,就能让“导读单”起到它该有的作用。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新鲜的课堂模式,也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姜凌佳. 小学语文整本书导读单的设计[J]. 教学与管理,2020(08):37-40.
[2]尤春媛.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有效性探析[J]. 知识文库,2021(1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