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绿色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1期   作者:刘娜
[导读] 绿色课堂是指在“绿色思想”的指导下,从课堂的各个环节着手,协调平衡各种主客观因素,以促进学生自由、自主、自然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
        刘娜
        辽宁省凌源市瓦房店中心小学
        [摘 要]绿色课堂是指在“绿色思想”的指导下,从课堂的各个环节着手,协调平衡各种主客观因素,以促进学生自由、自主、自然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 构建;小学语文;绿色课堂
        绿色课堂是指在“绿色思想”的指导下,从课堂的各个环节着手,协调平衡各种主客观因素,以促进学生自由、自主、自然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在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强调教和学的有机整合,为学生构建一个良性发展的课堂,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就是绿色课堂。
        一、营造和谐的绿色课堂氛围
        语文教学情境指教师设置一些与文本内容有关的场合或意境。它可以使原本枯燥的知识通过情境来引导学生领悟文本内容,或激发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教育理论认为:优质的情境既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去了解、探索,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如在教授《祝福》时,我这样创设教学情境:同学们,在大雪漫天、狂风恕吼、爆竹声声,大家都在欢快地过年时,有一位四十上下的妇女,在风雪中蹒跚地走过来,她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目光呆滞,她左手提着竹筐,右手拄着下端开裂的竹竿。你们想了解她是谁吗?怎么会走到这样的境界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祝福》……这样的导入立即吸引了学生,从而激起他们了解课文的兴趣。又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先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在过年时的一些快乐的事。然后,我讲述了这一故事:有个小女孩,从小没有妈妈,但她善良而且勤劳,每天靠卖火柴维持生活。在大年夜,天冷极了,还下着雪,但没人买她的火柴,她又冷又饿……小女孩的命运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关注,从而促使学生去读课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这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捕鱼”比给学生“鱼”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如在教授《草原》一课时,我对学生说:“假设你们是导游,你们如何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草原呢”?于是学生就课文的相关内容以及平时对草原民族风情的了解进行了介绍。这样,既使学生理解了课本知识,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增加了其他方面的知识,扩展了视野,也锻炼了口才。此外,我又设计了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草原知识。学生讲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拿来交流、讨论。通过交流学生了解了我国四大草原的状况,草原人民的风俗习惯,还了解到草场退化十分严重,还提出防止草原沙漠化的一些措施。

这个过程中,由于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他们乐在其中,不但了解了相关的知识点,而且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竞争,让学生感受到激情和快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例举真实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具备较高竞争力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取得强者的头衔。教师要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竞争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知识,在竞争中提高能力。竞争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比如朗读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即兴表演、作品展示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持续发展。形式各样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强烈愿望,在参与中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
        四、精讲多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以往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面面俱到的讲解,使学生失去了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只能把作业留到课后去做。其实这样的作业布置形式,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效果也不好,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讲解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学生在练习中也会学到新的知识。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有所侧重,尽量在作业中能够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效率。首先,让学生能够对作业产生兴趣,这是有效作业的前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都喜欢充满挑战的东西,所以教师在留作业的时候,要有发展的眼光,要围绕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去留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锻炼。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使作业形式富有挑战性,做到少而精,使作业题目具有思维价值,把握好学生高效写作业的时间。在教学中要做到精讲多练,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练习,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勤反馈,及时纠正和引导,进而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绿色课堂氛围中,教师不但要积极引导,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发问,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当今社会需要大批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次质疑,保护好学生勇于质疑的热情。
        五、注重知识迁移,有利培养发散思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学习经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这些经验、实践,经过再加工、应用,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从学习中总结出规律,有利于今后自觉地运用这些规律去探索。如在教学《精彩的马戏》一课时,课文内写了三场马戏表演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发现了一个写作顺序:什么节目――怎样表演――观众反应。在“猴子爬竿”“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的描写方法类似。对于学习此类课文时还可以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以达到培养发散思维的效果。从而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在实践中领悟学习方法。
        总之,创建绿色课堂,促进师生和谐互动是构建绿色课堂的基础,教师以一颗热爱学生之心,一颗医生般的仁心,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语文课堂环境,学生就会把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绿色课堂,是现代教育发展和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绿色课堂是更活泼、更自主、更和谐的课堂,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的课堂,是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课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构建绿色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构建这一赋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是我不断的追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