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8/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9期   作者: 刘磊1 田雪岩2
[导读] 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降低安全隐患的重要基础
       刘磊1 田雪岩2
       松辽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 130061
       摘要: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降低安全隐患的重要基础,在当前水利工程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强化监督管理成为了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如何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需要施工单位给与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1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施工的耗时长,投入资金大,涉及项目复杂,施工环节多,使得监督管理的难度增大。如果无法保障施工质量,自然会产生安全隐患,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工程顺利推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为项目施工提供全方位的制度保障,通过严抓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强化项目建设的效率,保证工程质量。此外,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通过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计划,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施工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并通过可行的解决方案迅速排除安全隐患,保证工程项目安全推进,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保证。可见,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2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水利工程监管能力薄弱
       在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虽然有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监管,但是缺乏相应的专职和专业人员。而水利工程涉及到建筑、施工、机电、地质、电气、检测、质量、安全等专业,对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从事质量安全监督的工作人员因自身工作经验不足或者专业知识的局限性,有时会造成监督工作不能系统全面地开展;而单纯依赖于监督人员的定期巡查,并不能够保障安全监督的效果。同时,一些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建设会下放到基层实施,这也进一步增加了专业人员匮乏的状况,再加上建设管理经验的缺失以及现场管理能力的不足,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无法全面保证施工质量。
       2.2工程质量控制意识薄弱
       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中的核心问题是建设单位和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薄弱。就现阶段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而言,很多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利益,重视施工进度而忽视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而有些施工人员受到自身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影响无法完全了解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结果在水利项目的建设中出现许多不负责任的施工操作,产生了劣质的水利工程项目。
       2.3施工未严格遵循程序进行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遵循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是实现质量控制的有力保证。但是在某些水利项目施工中,施工单位没有严格遵循既定的施工流程,而且水利项目的建设需遵循相应的建设计划,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单位并未严格遵循施工计划,没有严格落实质量终身制。还有些水利工程建设单位无视国内法律,进行非法操作,最终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构成了巨大的隐患。
       2.4现场监督不足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不足,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不足,制约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和检查未严格按照相应标准进行。一些施工人员经常违反安全规定,同时隐藏的危险也很难及时发现,不能进行有效处理。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又无法及时解决,就会降低整个项目的质量。
3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对策
       3.1提升监督队伍素质
       强化对监督人员的培养与扶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注意全面提高监督人员的技术和技能水平,提升其专业能力,针对性地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涉及到的综合学科内容进行专业化培训,建立一个技术覆盖面广的监督队伍。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可基于工程项目进度,派遣专员常驻施工现场,严格把控每一个施工环节,并基于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3.2强化施工前的监督管理体系
       在施工准备前,施工单位要基于施工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保证施工顺利开展。同时强化各个部门的沟通和交流,细化各方主体责任,让水利监管部项目法人、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司其职,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提升安全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同时,要相应地搭建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监督职能,对于参与各方的责任进行细化监督,全面掌握项目原始资料和设计方案信息,并同具体施工紧密结合,保证施工同项目预期设计标准的一致性,严格审查施工单位各项施工组织方案的合理性。此外,也要做好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强化采购管理,保证原材料质量,做好检查检验,对原材料的质量保证书、出厂合格证以及质量检测报告等材料进行检查,分析材料性能是否满足实际需要,并强化原材料选用和操作的合理性。
       3.3完善监督管理流程
       水利工程项目经理要统筹监督管理,通过全面管控项目总工和质检科,对于工程施工中的问题进行监督管理,而质检科则设置配套的质检员、试验员和施工员具体落实监督工作,在施工工区展开监督,成立施工班组,推进现场监管开展。同时,当地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应派出流域水利工程监督分站工作人员、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监督工作人员以及地方性水利工程质量监备中心工作人员展开监督指导工作,对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监督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对水利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3.4提升监督管理的实际效果
       水利工程施工要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实际效果,解决流于形式的问题。为此,要持续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申请、项目划分申报审批、质量评定申请等相关制度,严格审定建设项目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划分,并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监督评定标准,依标依规提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确保质量评定客观、公正。同时,施工单位要强化质量安全检查工作,保证常规检查,并不定期进行专项巡查,通过查现场、查人员、查实体、查资料,尤其对于隐蔽部位、关键分部、阶段验收、竣工验收等环节强化管理。
       不仅如此,施工单位要不断创新监督模式,不断挖掘数字化监督方案,强化水利数字化支撑系统应用,定期拍摄影像,上传电子资料,拓展监督检查面。例如在河道清淤过程中,可以借助超浅水地形地貌测量技术进行监督管理,以全断面测量施工前后的情况,全面还原水下施工情况,提升监管的效率。
       3.5抓好施工材料设备管理工作
       材料和设备管理从采购环节开始,选拔诚实可靠的人作为采购人员,负责购买施工设备和材料,对购买的材料、设备进行质量检查。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当地的原材料工厂进行实地检查。选择的材料必须确保相关质量文件完整且成分符合施工标准,检查合格后才可使用。在施工现场调试机械设备时必须遵循制造商说明中指定的要求,在成功完成安装和调试工作后,应认真执行相应的安全监控工作,查看在设备实际操作期间生成的各种参数并记录在案,以便在以后的使用中获得可靠的数据支持。在正式施工前应先对各种施工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和校准,以确保其性能稳定。
结束语
       通过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全面保护水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近些年我国虽然优化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断完善了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但仍旧存在不足之处。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丽,栾媛,凌莉.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探究[J].科技风,2020(25):130-131.
[2]米璐.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8):294+296.
[3]金秀实.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05):238-240.
[4]王军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问题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4):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