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礼宾,覃利媚
大化瑶族自治县水产管理站,广西大化,530800
摘要:近年来,罗非鱼的养殖和销售与其他产业一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养殖成本有所增加,因此更需养殖人员提升养殖技术,关注市场走向,创新经营策略,克服多种影响因素,以实现节本增效和创收增益目的。
关键词:罗非鱼;高产高效;养殖
1.清塘消毒,通过防病治害实现节支增收
科学养殖罗非鱼,一定要注重养殖生产场所的消毒工作。清塘消毒既可杀灭野杂鱼,减少争食对象,又可杀灭水体中的致病因子,改善水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养殖池内野杂鱼、杂虾较多,则会与罗非鱼争食饵料,凶猛性鱼类还可能残食罗非鱼,降低饲料利用率。
因此,放苗前新旧池塘都必须清整消毒。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底泥10厘米左右即可;放养鱼种前10~15天可用药物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养殖水体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一般可采用干法清塘或带水清塘两种方法。
干法清塘,可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使用生石灰75千克;带水清塘每亩可用生石灰150千克全池泼洒,池底淤泥应与生石灰拌匀,以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减少争食对象,提高饲料利用率。
2.提高养殖技术
良法养好鱼。养殖罗非鱼,要想达到生长快、品质优、效益好,必须科学养殖。
一要选择优质鱼种。种好一半收,据笔者调查,目前尚有部分地区由于不注重选种放养,明显影响罗非鱼养殖效益。所以,放养罗非鱼必须选择优良鱼种,最好选养正规良种场生产的全雄罗非鱼苗种,雄性率高,生长性能良好。同时,合理搭配品种,可以充分利用饲料,实现互利共生,提高饵料利用率,实现多品种增收。适宜和罗非鱼混养的鱼种有鲢鱼、鳙鱼、鳊鱼、草鱼及淡水白鲳等。
二要科学合理放养。适宜的放养时间、合理的放养密度、科学的放养方法是决定罗非鱼养殖成败的关键。罗非鱼属热带鱼,放养时机要把握好。早放会使罗非鱼产生冻伤或感染疾病,迟放则延误生长季节,必须在春季水温回升并持续稳定在15℃以上时放养。放养密度要合理,过密影响罗非鱼生长,过稀则浪费水体。池塘主养罗非鱼时,每亩可放养罗非鱼种2 000尾左右,为控制水质,可搭配放养鲢、鳙鱼种各50~60尾。为防止外来鱼种带入疫病,鱼种进池前必须用3%食盐水溶液浸洗鱼体5~10分钟。
三要合理施肥投饵。适度施肥,尤其是施用农家肥,可以培育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增加水体中的饵料物质,利于罗非鱼生长。按照传统养殖方法,可以通过施足基肥、合理追肥方式进行施肥。施基肥能改良水体底质,培育天然饵料,可按每亩施用鸡粪等农家肥250~300千克。养殖中期则要酌情施用追肥,可采用农家肥或生物肥料。养殖过程中还可在水体中投放适量红萍、绿萍、水浮莲等水草,既可为罗非鱼提供优质植物饵料,又可补充维生素。罗非鱼偏杂食性,各种农家饲料、自然饵料都可广泛利用。罗非鱼养殖初期,一般可通过肥水为主、投饵为辅的方法,施足基肥、适时培肥水体中的生物饵料,同时辅以投喂小麦、玉米、饼粕、米糠、麦麸、青菜等农家饲料,每天投喂1~2次,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2%。罗非鱼快速生长时期,则可采取投饵为主、培肥为辅的方法,加大农家饲料或投喂正规厂家生产的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投喂时,要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群生长情况等适时调整。
四要加强养殖管理。主要抓好调水、防病、监管。一定要保持水质清新,要求水体呈黄绿色,透明度30~40厘米,溶氧3毫克/升以上。一般每隔15天左右加换新水一次,每次换水10~20厘米。根据天气、水温及鱼群摄食情况,适时开启增氧机增氧。病害防治要重预防,定期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发现病害及时对症治疗。要加强日夜巡塘,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灵活经营,通过多方式多途径创收增效
一要重宣传,体现养殖特色。
要倡导传统方法养殖罗非鱼,确保所产罗非鱼绿色环保,保健营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打造好自身的特色和品牌,以货真价实、绿色健康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和推崇。
二要重市场,适时均衡上市。罗非鱼是热带鱼类,长江以北一般很难越冬,所以要采取均衡上市策略。养殖时,可通过适当稀养提高个体规格,放养大规格苗种,尽早上市;也可轮捕轮放,捕大留小,调整水体载鱼密度,随行就市。最好在大型市场设立活鱼销售点,长年供应销售。也可与商超、企业、学校等部门单位对接,搞活市场,实行点对点运输销售。
三是要重融合,实现综合经营。罗非鱼养殖一定要与二三产业融合,罗非鱼适应性较强,食性较广,属底层鱼,可在湖库、池塘、稻田、沟渠等各种水体中养殖,也可与四大家鱼及甲鱼、虾类等品种混养,所以罗非鱼养殖可与种养业结合实现增效增收。罗非鱼是垂钓的最佳品种,个体适中,形体优美,易于上钩,颇受垂钓爱好者青睐,所以罗非鱼养殖可以与休闲垂钓结合起来实现增效增收。罗非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肌间刺,食用方便,老少皆宜,各种罗非鱼特色鱼肴深受消费者追捧,所以罗非鱼养殖可与餐饮服务结合实现增效增收。罗非鱼个体标准,方便加工,食众较广,且具出口创汇能力,所以罗非鱼养殖也可与加工出口结合实现增效增收。
4.科学放养,通过多品种多季节创收增效
一是放养密度。适宜的放养密度及搭配品种,可充分利用饲料,互利共生,达到水体中的和谐,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确保实现多品种增收增效,达到养殖致富目的。要提高罗非鱼养殖成活率,减少饲料浪费,必须控制好放养鱼种、放养密度和配养鱼种。
二是养殖品种。目前全雄罗非鱼养殖较受欢迎,如吉富罗非鱼生长速度较快,奥尼罗非鱼抗病力较强,规格大病害少,各地应根据实际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
三是养殖方式。罗非鱼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采用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适宜于与罗非鱼混养的鱼种,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淡水白鲳等。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便可开始放养冬苗,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罗非鱼种1 500~3 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与其它鱼混养时可亩放养罗非鱼种200~500尾。罗非鱼在网箱中可以单养、主养或搭配养殖。
四是鱼种规格。鱼种规格应以大规格为好,进箱规格一般为尾重10~50克,平均以30克为好。放养量应根据水质条件确定,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时,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放养15~20千克。
五是分批起捕。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养殖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及轮捕轮放,以调节水体中的载鱼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实现轮捕上市多季节增效增收。
5.养殖管理,通过养水提产实现增产增效
一要调节水质。池塘养殖管理,首先要养水,水质好坏可明显影响罗非鱼的生长及饵料系数。罗非鱼喜清新水质,水质好,生长快,疾病少,可充分利用饵料,降低饵料系数,因而养殖罗非鱼应注意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一般要求水体呈黄绿色,透明度为30~40厘米,溶氧3毫克/升以上。
二要定期换水。池塘养殖罗非鱼,必须注意定期换水,保持清新水质,严防浮头和泛池。一般可每隔15天左右加换新水一次,每次换水10~20厘米,池塘水位应保持在1.5米左右,高温季节可适当增加换水次数。
三要开机增氧。罗非鱼池塘养殖期间,还要根据天气、水温及鱼群摄食情况,适当开机增氧,天气变化、气压较低,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鱼群出现浮头预兆时,要加大开机频率和开机时间。
四要加强管理。罗非鱼池塘养殖期间,一定要注意加强巡塘,注意日常管理,搞好病害防治,为罗非鱼快速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红燕,袁永明,贺艳辉,等.中国罗非鱼产品出口贸易特点及展望[J].农业展望,2018,13(9):104-107.
[2]?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20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25-36.